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在提高中低危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中的作用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05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检查能否安全、有效地减少Grace评分为中低危的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进行侵入性冠状动脉造影(ICA)的数量,提高ICA阳性率。

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诊治的NSTEMI患者102例,其中男61例,女41例,年龄38~80(58±12)岁。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51例)和试验组(51例)。对照组患者根据危险分层安排择期ICA检查,若需进一步介入或外科手术治疗,为ICA检查阳性;试验组患者先通过绿色通道完成CTA检查,若CTA发现冠状动脉主支及其主要分支重度及以上狭窄,安排进一步的ICA检查,否则,予以制定二级预防药物治疗方案后安排出院,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ICA数量、ICA阳性率、住院时间、住院花费、医院焦虑抑郁评分(HADS)、1年内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及与检查或手术相关的其他严重不良事件等指标。

结果

试验组患者行ICA者共37例,ICA阳性率为94.59%(35/37),明显高于对照组[62.75%(32/51)](χ2=10.28,P<0.05)。试验组平均住院时间及ICA术前HADS明显低于对照组[(3.8±2.2)d比(4.8±2.4)d、8.8±4.5比11.4±6.8](t=2.21、2.20均P<0.05)。两组间1年内MACE(3例比5例,P=0.423)及其他严重不良事件(8例比10例,P=0.548)累积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CTA可明显减少Grace评分为中低危的NSTEMI患者的ICA数量及平均住院时间,提高ICA阳性率,且不增加1年内的心血管相关风险。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局部脑氧饱和度(rSO2)监测指导控制性降压对合并高血压的老年脊柱手术患者出血量及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麻醉科及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择期行脊柱手术老年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60):rSO2指导术中控制性降压组(A组)和对照组(C组)。2组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全程监测rSO2,七氟醚+瑞芬太尼维持麻醉并行控制
期刊
老年患者全身麻醉下多模式脑监测主要包括麻醉镇静深度监测、基于脑电图(EEG)的大脑伤害指数监测、无创脑氧饱和度监测(rSO2)、围手术期神经炎症调控。可以通过联合监测以及流程化干预,避免依赖单一监测造成干预的盲目性,由此根除老年患者术后严重脑部并发症以及对术后长期脑健康的影响。
本文报道了1例临床上较为罕见的胎儿面横裂合并唇腭裂,并详细描述了超声表现。孕妇因产检发现"胎儿颜面部发育异常"入院就诊,常规超声提示胎儿上牙槽连续性中断,双侧口角至面颊部水平裂开,双耳位置偏低,考虑为胎儿双侧面横裂合并右侧唇腭裂。孕妇住院后又未引产,待孕39+周外院顺产一女婴,新生儿颜面部表现与产前超声诊断一致。
目的比较髓内钉与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天津医院2016年4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37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男13例,女24例,年龄(66±5)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7例)和对照组(20例),分别给予Multiloc髓内钉内固定和锁定钢板内固定。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骨折愈合时间、疼痛模拟视觉评分(VAS)、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组间数据比较采用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的代谢性骨病,已经成为当代中老年群体面临的重要健康问题。但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寻求新型有效的治疗策略是当务之急。肠道微生物群被称为"人类第二大基因组",不仅可调控胃肠道活动,甚至还可影响宿主的骨代谢、免疫和矿物质的吸收,最终调节人体骨量。
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NOACs)在预防非瓣膜病心房颤动(NVAF)患者卒中和系统性栓塞(SE)方面的作用,已得到充分证实。随着NOACs处方量的递增,规范NOACs在NVAF抗凝中的剂量问题变得尤为重要,因为当处方不正确时,NOACs会增加缺血事件和卒中风险。因此,需要为合适的患者开出正确的剂量,以便在真实世界中,患者能够取得在随机对照试验(RCTs)中证实的NOACs益处。
期刊
目的通过观测桡动脉压力、流速、直径等指标,分析抬高上肢导致桡动脉有创血压改变的流体力学机制。方法选择2018年6至12月期间入住清华长庚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的血流动力学稳定的肝胆外科全身麻醉手术后患者26例。分别在抬高上肢前和抬高上肢时,记录有创血压数值,并以多普勒超声测量桡动脉置管处的动脉血管内径和血流速。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与抬高上肢前相比,抬高上肢30 s后桡动脉
颅内动静脉分流性病变是颅内动静脉间存在异常直接连接的一类疾病,颅内动静脉分流可使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引发颅内出血而致残致死。动脉自旋标记(ASL)是一种无创的磁共振技术,无需注射对比剂即可获取脑血流信息,在颅内动静脉分流性疾病的诊断、评估和随访中具有独特价值。本文从ASL技术、ASL在颅内动静脉分流中的诊断价值、颅内动静脉畸形(AVM)术前评估、识别颅内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皮质静脉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