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斯抽采钻孔内部漏气检测及合理密封长度研究

来源 :煤炭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me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研究瓦斯抽采钻孔内部漏气问题,根据钻孔漏气检测原理,利用自行研制的封孔质量检测装置,在山西某矿3118工作面开展瓦斯抽采钻孔漏气检测试验.通过分析42个测试钻孔孔内不同位置处瓦斯浓度分布特征,判断瓦斯钻孔内部漏气情况;结合采用COMSOL数值模拟软件,研究不同密封长度的孔周应力变化情况,达到确定瓦斯抽采钻孔合理密封长度的目标.研究结果表明:(1)瓦斯抽采钻孔内部9~11 m位置处存在较为严重的漏气情况,其主要原因是孔内深处裂隙发育明显,钻孔封孔长度不足,形成煤岩体漏气情况.(2)通过数值模拟软件,对比分析相同栽荷下,不同密封长度钻孔孔周应力分布情况,当密封长度为15 m时,孔周应力值在应力平均值上下发生小范围的波动.(3)通过现场试验及数值模拟计算,得到一种判定瓦斯抽采钻孔合理密封长度的方法,建议3118工作面钻孔合理密封长度应达到15 m左右.
其他文献
矿井通风系统是矿山重要的生产系统之一,在通风日常管理中进行安全综合评价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矿井通风系统中较为复杂的问题,在层次分析法、熵权法及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非线性规划的组合赋权模型.并选取了3个矿井的实际数据进行了实践应用,从矿井评价等级,各指标隶属度等多个维度输出了矿井通风评价系统的结果.为复杂矿井的通风评价工作提供了参考.
地应力是控制煤体瓦斯流动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掌握测试地点的地应力特征及其对瓦斯抽采的影响,首先采用套孔应力解除法进行了井下地应力实测,得到在新集二矿实测深度范围内,应力解除测点的最大主应力范围18.92~19.80 MPa,最小主应力的量值11.75 MPa,最大水平主应力与自重应力比的范围1.38~1.41,测点处的应力以构造应力为主.在此基础上,根据现场参数建立数值模型,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多场耦合数值模拟软件,模拟解算不同地应力条件下和不同抽采时间段,抽采钻孔周围瓦斯压力变化规
以典型富水泥化巷道围岩稳定性控制为工程背景,分析支护失效影响因素,选取单轴抗压强度值、岩体完整性系数、岩体基本质量指标BQ值、围岩松动圈和围岩变形收敛率等5个指标,构建围岩局部失稳监控指标体系,进行失稳垮冒风险等级分类,并给出以“四段铰接锚杆桁架+高强注浆锚索补强+卸压槽”为核心的巷道围岩差异性分级管控技术措施,采用工程地质调研、现场实测方法对巷道支护失效机理和支护方案进行了分析,验证了富水泥化巷道围岩“四段铰接锚杆桁架+高强注浆锚索补强+卸压槽”为核心的差异性分级管控技术措施的有效性,为类似地质条件的富
针对千米深井综放工作面采场应力大、地质力学环境复杂、受开采扰动作用强、易诱发冲击地压等问题,分析了工作面冲击地压诱发及控制机理,提出了煤层注水+基本顶预裂爆破的“注-爆”一体化卸压防冲技术.通过对比不同注水孔及爆破孔布置间距条件下,采场超前支承压力分布特征、弹性应变能释放规律等,确定了大采高综放工作面注水及爆破钻孔的最优布置间距,在有效降低工作面冲击倾向的同时实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传统的瓦斯监测系统难以满足煤矿复杂工况的要求,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通过布置多类传感器的方式提高系统的容错率.对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的计算流程进行分析后,对基于多传感器的瓦斯监测系统硬件结构的整体形式以及监测分站的结构进行设计,并采用VC++6.0进行编程,设计监测系统的主程序.采用BP神经网络进行信息融合,达训练误差后进行测试,测试结果显示该方法准确率高,是有效的.
为研究浅埋深倾斜工作面采空区自燃“三带”分布规律,以某矿24311缓倾斜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室实验确定了煤自然发火特征参数.对倾斜工作面上覆岩层垮落规律研究,将采空区分为5部分,对采空区氧浓度进行数值模拟,并与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 发现:24311工作面进风侧散热带宽度0~95 m,氧化升温带宽度95~213 m;回风侧散热带宽度0~48 m,氧化升温带宽度48~160 m,与实测结果基本一致.研究结果表明:分区模拟的手段可以更准确地对倾斜工作面自燃“三带”分布进行研究,同时也证明煤层倾角主要通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煤层松软破碎,煤层透气性差,瓦斯含量高,该类煤层钻孔钻进困难,瓦斯抽采效果差.针对现有割缝钻具在现场施工中需要进行2次下钻作业、施工效率低等问题,研制出1套不需退钻超高压钻割一体化工艺,并在鄂尔多斯西缘突出煤层开展现场试验.现场试验得出,割缝钻孔平均单刀出煤量0.289 t,等效割缝半径达1.605 m;超高压水力割缝后,平均瓦斯抽采混合量1.456 m3/min,是未割缝钻孔的瓦斯抽采混合量0.764 m3/min的1.91倍;瓦斯抽采平均日纯量226.43 m3/min,是未割缝钻孔的
五家沟矿5105工作面属于典型的地表沟流下的浅埋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开采,该区内地下及地表水资源比较丰富,且大部分都覆盖在煤层上覆的岩层中,矿井内部地表径流、顶板与采空区积水随时会给工作面的安全开采带来一定的威胁.通过COMSOL Multiphysics数值模拟方法对采场上裂隙带的导水特性进行模拟分析,确定了大沙沟河流和宽导水裂隙带很有可能威胁到工作面的安全生产,所以有必要采取相关解决措施来预防水害发生.研究成果可为相类似浅埋条件下的矿井安全高效开采提供技术支撑.
封闭工作面的启封是恢复煤矿安全生产的常规措施,对照《煤矿安全规程》第279条规定对黄白茨煤矿021005工作面是否具备启封条件进行判定,并将气样组分比率RT作为指标对启封后火区复燃情况进行评估,由于工作面埋深相对较浅,且启封后回采期间对应地表存在冒烟裂缝,根据开采现状进一步对安全回采是否受到冒烟裂缝威胁进行评估.结果 表明:021005工作面已经具备启封条件且启封后引起复燃的可能性较小,地表冒烟裂缝对9#、10#煤层021005工作面安全回采不构成威胁,为类似工作面的启封及火灾危险评估提供借鉴.
为了准确预测急倾斜特厚煤层分层开采工作面的瓦斯涌出量,对该条件下的瓦斯涌出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瓦斯涌出规律进行总结,建立了适合急倾斜煤层瓦斯涌出量预测的数学模型.对试验工作面瓦斯涌出规律分析,针对其瓦斯含量、推进速度及开采工艺等瓦斯涌出量影响因素分析,得到了不同影响因素对瓦斯涌出的影响及相关关系.根据乌东煤矿实际开采情况,运用所建立的瓦斯涌出量预测模型,得出预测结果与实际瓦斯涌出量相差仅为8.63%,为急倾斜特厚煤层工作面瓦斯涌出量预测提供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