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生产视域下的西南联大教育空间审思

来源 :现代教育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zhao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国社会学家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将空间与社会联系到一起,拓展了空间的外延,也为教育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空间化视角。以空间视域来审视教育,教育的空间内涵也极为丰富。根据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的理论内涵和“空间三元辩证法”,西南联大的教育空间是物质空间的实践、制度空间的表征和表征的社会空间三者的建构。以空间生产为切入点,从上述三个维度透析西南联大教育空间在民国抗日战争时期的生产演化、变迁过程,其蕴含的大学精神、自由民主及人文情怀可以为当今高校提供镜鉴。
其他文献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战略任务,是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遵循。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课程,高校思政课肩负着讲好中国故事
国内外一流大学校训的内涵存在差异性和共通性。国内“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国外一流大学校训的词频分析显示,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校训凸显道德追求,并在学问、道德与创新
随着学前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幼儿园师资队伍的质量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建设高素质幼儿教师队伍的核心是依据“所有学习者均成功”的目标导向教育建设专业课程,最终培
随着我国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体制转型中的新情况、新事物不断涌现,职务犯罪日趋智能化、技术化,犯罪分子的反社会性和对抗司法的心理增强。21世纪的司法证明将是以“物证”为主
青年大学生文化消费现状从深层次反映了其文化自信的缺失,具体表现为青年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疏离、对外来文化的盲崇,以及对未来文化发展的迷惘。文化自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为考察社会支持和工作投入在大学教师工作压力和工作生活质量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工作压力、社会支持、工作投入、工作生活质量等问卷为工具,对358名大学教师进行调查。结果发
始于2015年的“双一流”战略将建设目光投放到了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主体,地方高校在“双一流”建设中存在着优势、迎来了机遇,但同时也不得不面对劣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