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领事保护新发展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来源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anzhibo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领事保护面临新形势和新挑战。领事保护工作被赋予新的内涵,使命重大,“供需矛盾”也更为突出。中国政府充分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和独特资源,推动领事保护工作不断取得进展,呈现出参与多元化、协调网络化、管理法制化、预防精细化的发展趋势,这些在近期新冠疫情防控中得到了充分展示。与西方国家相比,鲜明的“全政府”特色是中国领事保护实践最大的特点。要完善中国领事保护,除政府部门须继续努力外,也有赖于更多企业和社会组织力量的参与以及公民法制观念和责任意识的强化。
其他文献
网络空间军事化是指各国将网络空间相关的资源及技术持续投入军事和安全领域以实现战略目标的过程。近年来,国际网络空间军事化的速度明显加快,各国先后通过一系列举措来完善网络安全战略规划,扩张网络军事组织体系,并在物理、应用和人文层面强化自身的进攻性网络行动能力。网络空间军事化对国际政治领域造成了较为明显的影响,网络空间威胁被"过度安全化","网络军备竞赛"提上日程,"网络恐怖主义"如影随形。为了应对这种复杂局面和态势,各国开始发展在网络空间的威慑能力,积极投入网络空间国际规则的制定,并致力于推动关键
为什么在湄公河流域已经存在数十个国际合作机制的情况下,还要建立澜湄合作(LMC)这一新型次区域合作机制?既有研究大多强调湄公河流域大国国际制度主导权竞争的宏观背景因素,而较少关注澜湄合作机制的新制度特征及其形成原因,即澜湄新型次区域合作机制究竟"新在何处"。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GMS)等既有国际机制相比,澜湄合作机制具有两大新的制度特征:一是议题范围更加广泛,除了传统的区域经济合作议题外,还增加了区域安全合作以及水资源合作等新议题;二是集中程度更高,与之前合作机制主要由"职能部门引领"以
世界政治领导国的对外技术政策很大程度上源于应对大国战略竞争的需要。当美国面临直接、迫切的大国战略竞争压力时,更愿意通过放宽技术进口和出口限制来争取合作者、应对竞争者,即"利用强者打败更强者"。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对华技术政策经历了从逐步放松再到加强限制这一过程。苏联的安全竞争压力迫使美国在加强对苏技术出口限制的同时,放宽对华技术出口限制。日本的经济竞争压力促使美国在加强对日技术进口限制的同时,放宽对华技术进口限制。应对直接、迫切的大国战略竞争压力,会促使世界政治的领导国更重视当期利益,同时也为
自特朗普执政以来,中美关系进入战略竞争时期。从2018年特朗普发动对华贸易战到2020年中美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中美战略竞争的形式、程度和领域呈全面扩大加剧态势。2019年5月中美经贸磋商出现重大分歧和争端是中国战略决心表达的分水岭,美国低估中国的主权原则、民族情感与政策底线,引发中国升级战略决心信号,此前中国虽有反制,但较多以合作、磋商和诚意等策略应对。中国对美战略决心信号的升级,表现为冲突代价可接受度上升和战略专有资产的外交信号呈现增多,体现出模糊性、决心与合作信号并存等特性,是中美战略博弈中中国增
2000年以来,中澳关系长期保持了良好发展的态势。但自2016年起,双边关系出现大幅恶化。本文重点解释为何澳大利亚政府在2016—2018年间全方位“重置”对华政策。本文认为,澳大利亚国家利益应是理解澳大利亚政府“重置”对华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澳大利亚独特的战略地理、历史和文化来看,澳大利亚国家利益由内到外大体可分为四环:第一环是确保澳大利亚本土和通往澳大利亚的海上和空中航道的安全,第二环是维护周边地区的安全和稳定,第三环是维护亚太/印太地区的稳定和繁荣,第四环是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201
“知识分享”指国际发展参与主体以生产、传播和推广应用行之有效的知识经验来促进发展的重要形式和过程。由于全球治理效力长期不足,提高国际发展成效已成为各国广泛关注的议题。作为全球最大的国际发展组织,面对多元的发展路径,世界银行把“知识分享”列为实现其发展目标的核心战略,借以提升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能力,把握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发展机遇,强化自身核心竞争力,提高发展项目成功率,从根本上推动国际发展。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如今“知识分享”已进入国际发展舞台的“中央”,成为继经济和技术援助之后的第三大国际发展支柱。世界银行
对于北约存续至今而华约早已消亡的现象,学界存在较多争议。在能力聚集、自主—安全、国内政治和制度化四大视角中,制度化理论更具影响力。但是,制度化理论只强调制度化水平高低对联盟存续的影响,而忽略了制度化的具体内容。本文结合制度化与自主—安全视角,认为制度化对联盟存续的影响不仅在于制度化水平的高低,还取决于制度化在不同层面对成员国自主性的保护和塑造。在约束性、灵活性、开放性三个层面,北约制度化能较有效约束主导国权力,对于成员国退出联盟或对外结盟较为灵活宽容,并且重视协商解决成员国之间的分歧,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