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理论试卷遗传部分解析

来源 :中学生物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laniem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理论考试于5月11日在全国各考点进行。笔者对2008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理论试卷遗传部分进行了统计分析。今年遗传部分试题单项选择集中于42题~56题,和多项选择的第109题,共16题,总分17分,占卷面分值的11.6%,比2007年试题数及分值略有增加。下面就2008年遗传试题进行解析。 全文查看链接
其他文献
摘要:以南京T小区拆迁中居民利益表达的创新做法为例,论证社会组织化对化解城市拆迁矛盾的作用。研究认为,组织化有助于化解城市拆迁中的矛盾,维持社会稳定,避免极端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组织化 城市拆迁 利益博弈  中图分类号:F2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13-0047-02  城市化除了是城市的向外扩张也是对原有城市功能的优化和调整,城市的拆迁由此而生。近年来随
摘要:公寓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高频场所,更是学校开展思想教育、延伸教育战线的重要阵地。作为展现学校校风、学风的窗口与载体, 学生公寓在大学构建全方位育人格局中的作用举足轻重。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为例,通过分析高校学生公寓育人机制存在的问题,提出高校学生公寓育人新思路,并详细分析了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商学院在公寓育人机制建设中的具体实践,为高校构建学生公寓育人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高校 学生公寓
多媒体教学是时代发展必然趋势,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多媒体网络是指由教师机、学生机、服务器和控制台联网而成的个人计算机系统,可以实现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点对点、点对面的通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可以向每台学生机传播教学信息之外,还可以通过教师机观察每一台学生机屏幕信息,以达到对教学的反馈和监控;学生可利用教师设计的教学软件自主学习,学习时碰到的问题可通过网络向教师或其他同学提问,并进行
摘要:信息时代下,移动学习成为新兴学习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元的教育资源。从农村初中生的角度出发,探索基于手机网络的移动学习在农村初中英语课外学习中应用的可能性,并结合农村初中生家长与英语教师的意见,探索家长与教师如何对学生的英语移动学习进行监管引导。分析农村初中生在英语移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建议,为农村初中生提高英语移动学习效益提供借鉴。  关键词:手机 网络英语 移动学习 农村初中
1 原实验存在的问题    ①教材中仅仅给出S02对植物危害的介绍,并没有对SO2危害植物进行探究,使得学生对SO2危害性认识不足。  ②很多教师在探究SO2对植物的危害时,也往往是用Na2SO1与稀盐酸反应制取SO2,不利学生充分认识空气中SO2的来源。  ③探究SO2对植物的实验时,往往耗时较长且实验效果不理想。  ④实验时教师向集气瓶中注入少量的水吸收SO2,探究酸雨的性质,但水不能与S02
摘要:通过对柏拉图的《洞穴隐喻》和阳明心学的观点进行比较,对阳明心学的“心即理”“致良知”等观点进行了简要概述。简述了两位不同国家、不同年代的哲学家通过教育与引导的方式共同面向同一目标——善。只有实现真正的灵魂转换,才可能抛弃原有的思维习惯,去看到原来看不到的善。两者皆有通过引导和教育改变自己惯性的、被眼前所蒙蔽的思维,从而转向善。这就进一步说明了:每个人的心中都含有宇宙的最高原理,人人都可以成為
摘要:“洗”是汉语中常用的基本动词,在词汇的不断发展变化过程中,“洗”有由单音节动词向单音节构词语素变化的趋势,且构成了许多新词。这些词反映了比喻义产生的三个阶段:并驾齐驱阶段,如“洗手”短语义和比喻义并行;仪式性引申阶段,即比喻义的出现必须有其他语义成分作为背景,如“洗耳~听”;虚拟式引申,构词语素的一般义消失,只留下比喻义广泛使用,如“洗脑”。在充分描述这三个层次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比喻义的生
摘要:“了”是现代汉语学界的一个热门研究对象,“了”的定义和划分数不胜数。以吕叔湘先生对“了”的划分为标准,并以贾平凹《读书示小妹生日书》一文中的14处“了”为例,来简要讨论“了”的语法意义。论证“了”并非单纯表示过去,不是完成体和完整体的标记;探讨“了1”和“了2”各自的语法意义;通过“了”的习得先后、难易顺序研究,指出对外汉语教学时,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应该如何安排“了”的教学顺序。  关键词:了
1 同课异构的涵义  同课异构一般是指由不同的教师选用相同的教学内容,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根据现有的教学条件、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自身的认知水平,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并亲自执导上课,以体现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展示教师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水平。在讨论交流中教师们相互切磋,取长补短,达到教育教学效果明显提高的目的。英国剧作家萧伯纳就曾说过:“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苹果,
摘要:探讨大学生越轨同伴交往对其问题性网络使用的作用路径,以及非适应性认知与意志控制在其间的中介作用。研究以481名大学生为被试对象,测量其越轨同伴交往、非适应性认知、意志控制及问题性网络使用情况并进行检验。结果发现:越轨同伴交往、非适应性认知、意志控制及问题性网络使用两两显著相关;越轨同伴交往能够正向预测大学生问题性网络使用行为;非适应性认知在大学生越轨同伴交往与问题性网络使用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