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如何“读”语文

来源 :学术论文金色年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wang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倡导“简简单单学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完完全全为学生”的教学思想,把这些理念融合起来加以落实,最好的办法就是“读”。说到“读”的重要,我们一口气可以搬出一大堆经典名句,加以诠注。“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等等。可见多读书是写作的基础,反复读是理解文章的根本方法,善于读书是能提高自身素质、智慧的。读中学会词与句,读中领悟情与趣,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大法。
  一、在“读”文本中养成阅读习惯
  培养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比讲解课文、传授知识、技能更重要。语文素养及语文能力的提高需要大量阅读和大量积累。语文教材提供的阅读量是有限的,语文素材积累也是有限的,只有借助教材通过“读”的引领,让学生养成了读书喜好,学生才会在课外找书读,在生活中拓展阅读量;只有凭借课本通过“读”的教学,让学生学会感悟文本的情趣,学生才会在潜心体会文本中实现语文素材的真实积累。
  教学课文《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教师抓住叙述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段句,反复导读,引领学生“读”进课文中去,漫步园内,观赏亭台楼阁,饱览风景名胜,见识名人书画,奇珍异宝,激发学生热爱圆明园,赞美圆明园,为祖国宏伟的建筑,悠久的文化骄傲自豪的感情。教师没有提什么问题,也没有提什么要求,只是作了几次范读,学生就在反复练读中读出了文章的感情。教师在有感情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把油然而生的感受写在行间页旁的空白处,再进行交流。简简单单学语文,读到深处情自溢,有的同学发自内心地赞叹:“多么美丽的圆明园啊!”有的学生动情地写道:“圆明园里有这么多宏伟建筑和迷人风景,还有那么多珍贵文物,我真想亲眼去看一看。”还有的学生表达更直接:“圆明园里有那么多的名人字画,我要有一张该多好啊!”这些感受来自学生自己的“读”,是可贵的心灵感动,这种内在感受不是教师能“问”出来的,也不是教师能“讲”出来的。
  在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既落实了识字认词,理解课文内容的教学目标,又实现了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目标。值得注意的是,在以读为本的教学过程中,在学生多样化、个性化解读文本,交流独特感受和体验的对话活动中,学生易于产生阅读兴趣,利于形成阅读习惯。入情入境读课文,把读书的感受、观点、疑问及时记录下来,乐于与人交流分享读书见解,体会等良好的阅读习惯都能在上述教学案例中得到培养。学习语文是慢工细活,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积累,大量的阅读。因此,有些字词和课文内容的教学不能急于求成,毕其功于一役。字词学习离不开语境,一些字词在不同语境中意义会有所变化;有的课文内容今天读不懂,明天会读懂,小时候读的感受和长大后读的感受会不同。这些语文特点,都在说明语文教学要重在读书方法引导,重在读书兴趣培养,重在读书习惯养成。
  二、在“读”文本中识生字学新词
  对于具有一定阅读能力的中、高段小学生,随文识字,在语境中学习词语是最好的。我以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课中“毁灭”与“宏伟”两个词为例,说说在“读”中学习词语的做法。观摩课中,我看到教师教学“毁灭”是在揭示课题时问学生:“毁灭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毁灭是破坏,消灭,烧毁的意思。”学习“宏伟”一词,也是在一问一答中进行的。这样教学虽然运用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但其本质还是传授,灌输教学,缺乏生机活力。
  我在教学“毁灭”与“宏伟”时,采取的是在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语境中感受的方法学习的。学生通过熟读、细读文本,身心自然融入到课文叙述的英法联军侵入北京的情境中去,在具体的语境里,感受,理解“毁灭”的意思,印象更深,效益更好。有的学生说:“毁灭就是把圆明园里的东西要么拿走,要么任意毁坏。”有的学生说:“毁灭就是把圆明园烧毁了,变成了一片灰烬。”在阅读描写圆明园昔日辉煌的章节中,学习“宏伟”一词,学生联系语境交流感受,理解独特而丰富。有的说:“宏伟是指圆明园里风景名胜很多,有亭台楼阁,有狮子林,有蓬莱瑶台,还有西洋景观,规模很大。”有的说:“宏伟是说圆明园里的宫殿、街市、景物的建筑高大雄伟。”同一个词,同一个意思,却有不通的表达,和各自独特的感受,这种语境中学习字词的做法,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全面、准确地把握词语的意思,还使字词教学富于情趣活力。
  三、在“读”文本中获得启悟教益
  教学课文《金色的脚印》,学生初读文本,自然会对狐狸的聪明机智产生好奇心;再读课文,学生会对老狐狸冒死营救、陪伴小狐狸的浓浓亲情感到惊讶;反复读文章,学生会被老狐狸知恩图报的人性化友情深深打动。在渐进的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教学过程中,在佩服狐狸聪明机智,感动狐狸的母子情深和震撼于狐狸的知恩图报的过程中,学生获得的教益不仅仅是文本所承载的意义,还有联系生活实际的感受启悟。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支玉恒说:“语文的手段最主要是读,语言实践最重要的是读。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是最重要的。”朗读不仅具有理解感悟的工具化功能,还具有涵养人的文化素质,心理素质的效益。换句话说,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只要坚持以读为本,咬住“读”不放松,引领学生形成爱读书的习惯和会读书的能力,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教学目标就能得到很好的落实。一个朗读能力强的学生,肯定是语言积累丰富,口头表达强,作文水平高的,而且性格活泼,健康,办事具有勇气和自信心的好学生。
  上好语文课是一个综合性的素养能力的体现,既有教师自身文化专业素质要求,又有对学生学习基础,年龄特点,兴趣爱好的认识理解,还有对文本的理解感悟。本次教学比赛活动中,有的教师紧紧依照教案一步步进行教学,缺乏灵活性,师生互动缺乏活力;有的教师过于依赖多媒体课件,忽略了教材本身插图、导读、提示等鲜活资源的利用;有的教师表扬学生流于形式,言不由衷,缺乏真情。这些情况都是值得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思考探究改进的问题。总而言之,万法归宗,语文教学中“读”的教学才是最主要的,讨论得再多,演练得再多,思考得再多,都无法代替“读”的熏陶,都无法达到“读”的浸润产生的全面而深远的语文教学效益。
其他文献
技术是认识论的穷亲戚,但它依旧背负着对科学活动的奇怪界定带来的包袱.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对很多“物(things)”的描述无法表现出它们的“物性(thingly)”.它们实际上只是“对
本文在对电力配网工程预结算的有关概念内容分析基础上,结合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电力配网工程与阶段管理制度的创新策略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小学语文教学中,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正是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保护和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促使了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因而,教师应善于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诱发学生质疑问难,鼓励他们从“不敢问”到“勇于问”,并通过引导,
突然崛起的新贵rn近年,神秘的商贾富豪郭文贵迅速崛起,有的报道将其看作游走于政商之间的“官商猎手”,统领着神秘不可知的“盘古会”,似乎置身于权力顶峰……rn一时之间,众
期刊
三月初,早春.宜出行,寻找春天的味道.rn正值春寒料峭之时,清风细雨携带着早春的丝丝寒凉,淡烟翠林妩媚了重庆巴南二圣的明月山脉.峻秀的茶山在缥缈的云雾中若隐若现.当明媚的
期刊
现代社会中,配电线路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当发生故障后,如果不能及时排除,影响范围比较大.目前配电线路普遍存在的故障包括线路短路、超负荷、单相接地故障等.配电线路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我国的环境质量却不断下降,从雾霾爆表到输油管道爆炸都体现着我国环境法实践的困境。本文论述了我国法治环保的必要性、当前我国环境法实践的困境,意在寻找我国环境法实践的出路,为我国环境法实践提供可选择的路径。  关键词 法治环保 环境法 制度  2014年4月10日兰州发生自来水苯含量超标事件,此次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又将环境保护问题推至舆论漩涡的中心。在2013年,中国遭遇
德育是教育者按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政治思想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过程。其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
摘 要 基层医疗机构医疗纠纷发生多,处置压力大,为更好解决医疗纠纷,应配置适宜的处置环境、专业的处理人员、合理的处置流程。  关键词 医疗纠纷 处理配置  医疗纠纷是现阶段困扰基层医疗机构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究其原因,已经有很多人作出了相当多的研究,与社会大环境,与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与我们国家医疗事业发展过快,与整个国民素质的提升不够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可以想象,在未来20年甚至更长的一个时期
当前社会经济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逐渐加大了对电力能源的需求,因此对电力企业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力企业基层班组的建设和管理对电力企业各项经营管理活动有序开展起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