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耳鼻咽喉研究所2014年第六届颞骨解剖及耳显微外科学习班通知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xiangren19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促进国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科的发展,提高耳鼻咽喉科临床水平,规范耳鼻咽喉科学相关诊疗技术;传递最新的技术理念及基础理论;由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市耳鼻咽喉研究所联合研究中心、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医院主办的2014年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第六届“颞骨解剖及耳显微外科”学习班定于2014年4月26—30日在深圳召开;

其他文献
患者 男,40岁.因右面部肿胀、疼痛3个月于2013年1月6日、院.患者8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乏力,并出现意识不清3次,清醒后有恶心、呕吐症状.在外院检查血钠:110.5 mmol/L,初步诊断为“低钠血症”,予高渗盐水静脉滴注纠正电解质紊乱后症状消失.行肺部CT、脑电图、脑脊液常规及生化、甲状腺功能检查均未见异常.头颅MRI检查显示右侧上颌窦内可见异常信号影.诊断为“低钠血症、右侧慢性上
目的研究吞咽过程中舌压传感器的应用是否对屈曲传感器所记录的喉部运动波形产生影响.方法选取12名健康成年男性为受试者,嘱所有受试者端坐位吞咽5 m1水,比较同一受试者在同时贴附属曲传感器和舌压传感器以及仅贴附属曲传感器而不贴附舌压传感器两种情况下吞咽屈曲传感器的记录参数.结果统计显示,无论贴附舌压传感器与否,屈曲传感器所记录吞咽过程中喉部运动波形的同一标志时间点彼此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及核因子κB (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信号传导通路在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发病中的作用,进一步研究Toll样受体介导调节固有免疫与获得性免疫的作用机制.方法100只大鼠完全随机分成A组(对照组)、B组(AR组)、C组(AR+ LPS20组)、D组(AR+ LP
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是一种极不稳定的生物自由基,其生成依赖一氧化氮合成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1978年Murad等[1]发现,NO可引起血管舒张.1980年Furchgott和Zawadzki[2]发现,血管内皮细胞产生一种未知的物质,可导致平滑肌松弛,这种物质就是NO,但当时被称为“内皮源性舒张因子”.1998年上述三位科学家因发现NO在
目的研究二甲双胍对下咽癌Fadu细胞的作用及其对常用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二甲双胍干预Fadu细胞不同时间,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测细胞的增殖情况及5 mmol/L的二甲双胍分别联合不同浓度的顺铂、氟尿嘧啶(5-Fu)及紫杉醇作用不同时间细胞增殖情况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检测二甲双胍主要作用靶点一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dependent/act
目的总结并分析原发性咽旁间隙肿瘤的临床特征、诊断方法、手术入路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91例原发性咽旁间隙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术前增强CT检查,7例另行MRI检查,并依据影像检查结果制定手术方案.手术入路方式为经颈外入路73例,经腮腺入路5例,经口入路5例,经下颌骨裂开8例.结果本组患者术后病理诊断良性肿瘤20种,恶性肿瘤9种.80例良性肿瘤术后6例
由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主办,山东省立医院集团眼耳鼻喉医院协办的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2014年全国感音神经性聋专题学术会议”拟于2014年9月25—28日在山东省济南市召开。
目的检测健康人和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口、鼻呼出气一氧化氮浓度(分别用FENO和NNO表示),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健康志愿者96名,不伴哮喘的中-重度持续性AR患者51例,用瑞典NIOX MINO仪器无创检测FENO和NNO浓度.以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健康人的NNO浓度为245.0[189.8;331.3] ppb(中位数[25分位数;
目的初步探讨1 ~16岁具有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症状的儿童变应原致敏性的高危因素.方法采集2011年4月至2012年11月518例1 ~16岁具有AR症状患儿的病史资料,包括基本情况、发病特点、伴发其他变应性疾病、生长发育史及遗传史等.采用UniCAP 100系统测定过敏原,分析1 ~16岁儿童AR变应原致敏性(特异性IgE≥Ⅲ级)的高危因素.以SPSS 17.0
例1 患者,男,26岁,以“右耳前反复肿胀、流脓2年”为主诉入院.专科检查见右耳廓小耳畸形,耳轮脚前方有瘘口,局部充血、肿胀,无皮肤溃破.外耳道内有大团暗褐色物堆积,清除后见外耳道骨部狭窄,鼓膜正常.既往曾行“唇腭裂修补术”.有耳前瘘管家族史.纯音听阈测定示右耳传导性聋,平均骨气导差30 dB.未行颞骨CT、MRI及肾脏彩超检查.临床诊断为右侧先天性小耳畸形并耳前瘘管感染、外耳道狭窄、唇腭裂修补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