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程序轻微违法在司法适用中的障碍归纳

来源 :法制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ssdd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以下简称《行政诉讼法》)增加程序轻微违法这一新行政程序瑕疵类型,完善了行政程序瑕疵体系,结束了过往对程序瑕疵撤销或部分撤销一刀切的局面.配套增设确认违法的法律后果与判决方式在保障原告重要程序性权利的基础上,提高司法效率、节约行政资源.但在其实施的四年多里但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如“程序瑕疵”与“程序轻微违法”在司法实务中的混淆,造成同案异判.
其他文献
BT模式下的建设工程合同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特别是在合同性质、项目建设承包行为、投资建设方的角色等方面不同于普通的建设工程法律关系,就需要从合同具体内容和分工出发,不能简单地认定存在违法分包和转包,应该对类似于BT模式的新的工程建设方式在法律适用方面,进行全面客观地分析适用.
涉罪未成年人的保护与矫正效果与社会力量的参与密切相关,但当前涉罪未成年人的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上都存在着不足.对此,积极探索构建“1+5+N”的社会力量协同帮教的多元化社会支持体系对助力涉罪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意义.
“技术革新、发明创造”是我国减刑制度中重要的适用条件.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觊觎其制度效能,步入了违法违规减刑的歧途,损害了法律权威、社会公平,同时也折射出专利减刑制度存在的不足.应当从修改专利减刑适用条件、建立专利减刑监管实施细则、完善检察机关减刑监督方式等出发,进一步推进减刑制度的完善.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加剧的今天,传统的家庭养老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机构养老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对我国民办养老机构中存在的老年人权益保障的法律问题进行了探讨,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以保障好民办养老机构中老人的合法权益.
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是近几年最令公安机关头疼的犯罪,其此消彼长,屡禁不止.因此,从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概念的理解着手,紧接着对近几年我国主要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类型以及其特征进行简单分析,根据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特点总结出了四条侦查取证思路.
体系解释作为一种法律方法,因其独立性的价值在各部门法中应用广泛,尤其是运用到刑法体系中与其原则以及具体规定相辅相成.而作为法律解释方法的一种构成要素,解释规则更为细致,成为了引导法律解释最基础的一项思维规则.本文具体剖析刑法体系解释的相关规则,深入讨论后从两个视角,分别是刑法体系解释逻辑的分层式应用和刑法体系解释不应当局限于同一解释规则来建构刑法体系解释规则的具体应用,以更好地实现刑法体系内部逻辑清晰发展.
司法社会工作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将司法与社会工作相结合,是对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一种创新工作机制.本文从司法社会工作介入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角度,界定基本概念,分析介入领域,剖析我国目前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注入社会力量的发展现状,初步提出完善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对策建议.
当前,在我国公司法与劳动法的语境下,公司高管具有双重法律身份属性,其与公司之间的法律关系同时受到我国《公司法》与《劳动合同法》的双重调整.而我国《公司法》属于商法,尊重公司的意思自治,我国《劳动合同法》属于社会法,通过国家干预以平衡劳动关系双方的利益;这两种全然不同的价值取向使得实务中在公司解聘高管的法律适用问题上产生较大冲突,而明确高管法律身份属性是解决冲突的前提.对此,本文将着力于研究公司高管的法律身份属性,分析梳理实务中,对于公司解聘高管在法律适用上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路径,以期完善我国当
社会舆论对刑事裁判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在司法实践中要正确对待社会舆论中所反映的民意.在刑事裁判中要重视二者之间的有机结合,既要坚守法治原则依法公正地做出裁判,又要在刑事裁判中充分考量民意,积极回应社会公众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和期待.
企业法律风险是指基于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由于企业外部法律环境发生变化或法律主体的不作为,而对企业产生负面法律责任或后果的可能性.企业作为市场竞争主体,在经济活动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法律风险.为有效预防和防范风险的发生,降低和减少风险对企业带来的损失,建议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提高法律风险意识,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构建法律风险防控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