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胡制作“量身定制”的非遗技艺

来源 :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whli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洪派京胡制作技艺第三代传承人许易东作品。
市級传承人许学慈和区级传承人许易东在工作室。

选材严谨,做工精细


  和京胡制作技艺的两大派系传承人约在北京市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进行采访。穿过古色古香的院子,见到史派京胡制作技艺第三代传承人史优生和洪派京胡制作技艺第三代传承人许易东。
  在两位老师的对面就座后,便在敞亮的屋子里开始了围绕京胡制作技艺的畅谈。京胡的主要材料是竹子,用于制作京胡琴杆,一般手工艺人称它为担子,作为整个京胡的支撑,在制作上可谓分量十足。在开始制作前,要先挑选竹子,竹子的品种有很多,一般用于京胡制作的有紫竹、斑竹和罗汉竹等,多产于福建、江西和安徽。挑选竹子的其中一个标准是“听声音”,敲竹子时有堂音、很清脆、穿透力强就说明这根竹子是比较好的京胡制作材料。
  竹子在生长过程中会形成竹节,越靠近底部,竹节和竹节的间距就越短,越往上越长。担子则是反过来使
洪派京胡制作技艺第三代传承人许易东作品。
洪派京胡制作技艺第三代传承人许易东作品。

  用,将竹节间距长的朝下,竹节间距短的朝上。另外一个挑选的标准就是竹子的粗细和长短。拿竹子的粗细来说,担子的直径一般要在1.8厘米至2厘米之间。而竹子的长短,由西皮和二黄决定:西皮的担子从第一节到第四节的长度一般要在40厘米以内,二黄的担子从第一节到第四节的长度一般要大于40厘米,如果超出这些范围,就不适合用来做京胡的担子。
  那么,应该怎么选取竹子的品种呢?我不禁好奇起来。许易东老师表示制作京胡的原材料没有绝对的标准,因为每一把京胡的制作都是“独一无二”的,就如京剧的四大名旦各有特色:梅兰芳先生的雍容华贵、尚小云先生的响亮遒劲、程砚秋先生的委婉悲切、荀慧生先生的花颜俏丽,手工艺人依着演唱者的演唱风格和音色,结合有的竹子软一些,有的硬梆一些,有的适中一些进行“匹配”,才能相得益彰,为演唱者量身定制也就成为了手工制胡的独到之处。
  挑选完竹子后要对新的竹子进行烤制,将新竹子里的水分都烤出才能进入下一步的制作——刮筒子。筒子也就是琴筒,所用的材料是毛竹,拿刨子去薄,再用大耪和小耪细刮,哪儿的音高了些就再调整调整,直至找音时能发出自然的音,也就刮得差不多了。
  筒子打磨好之后,拿出打眼的工具——武钻,形状与桅杆相似。在打磨好的筒子上确定要打的位置,固定好筒子后一上一下地快速拉动武钻,不一会儿在筒子上出现一个明显的小孔来,对着这个小孔拿烧得滚烫的火筷子一烙,“眼”的两头就通了,往复几次,直至这个“眼”的大小适合将担子紧实地安进去。
1 竹子是制作京胡的主要材料。2-7 史派京胡制作技艺第三代传承人史优生制作京胡的部分步骤。

  由于京胡的发音不单是依靠琴弦,而是整个琴身与琴弦共同作用下的结果,所以制作京胡的每一个步骤都需要非常精细,如果稍微偏了点,松了些,没安紧致,就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比如接下来的蒙皮子就是至关重要的活。
  这蒙皮子的主人公“皮子”是野生乌鞘蛇的蛇皮,产于湖南、云南、湖北、贵州等地,最佳的“皮子”用这么一句话形容:“白如线,黑如缎”,也就是蛇皮的花纹要黑白分明且越大越好。该怎么蒙皮子才能紧实?过去老艺人蒙皮子用的是传统“八卦法”手工蒙制,现在史优生老师还延续此法来蒙皮子。拿出符合筒子大小的一块蛇皮,拿出在鳔锅子上熬好的鱼鳔,拿出楔子和托子板,所有工具齐活之后,将刮好的筒子立在托子板上,在蛇皮的外围均匀地糊上鱼鳔后盖在筒子上找正,接着拿绳子上下绕八次,绕的过程里头劲要使得匀实,不能忽而紧忽而松,得让八个小竹棍儿都能吃上力才算蒙得正确,蒙得越紧调门就越高,反之则越低。等到蒙好之后还得拿着鱼鳔在皮上从头到尾给它温一遍,一是鳔子冷了之后会没有黏性;二是鳔子怕受潮,潮了之后调门就会落。
  这一系列弄下来,蒙皮子也就完成了,经过24个小时的自然风干,摸着鳔硬实了就说明琴筒制作完成,可以拿着和担子、琴轴、琴弓、琴码、琴弦、千斤等进行组装。组装时,史优生老师常是将担子夹在胳膊下,手握着筒子一起使力,让担子和筒子安得紧致,时不时眯眼对着担子和筒子看看是否安正了,轴眼安进担子也是同样的道理。   洪派京胡制作技艺也有它的独到之处,除了根据演唱者的演唱风格、音色,琴师的把位力度,对原材料的精挑细选,蒙皮采用“八卦法”,轴眼用手工烫制,琴杆与琴筒都采取涂保护漆之外,洪派琴轴为“馒头顶”轴形,与史派京胡琴轴制成八瓣玉蓉花型不同之处是:手持的时候舒适且饱满,有利于紧弦,尤其是调高调弦时手不易滑脱。
  两个派别无论是在制作技艺上的共同之处,还是不同之处,都是一代一代的传承人将智慧和其个性融入到了创作中,各有千秋。
制作京胡的工具。

源于西域被本土戏剧广泛使用


  古丝绸之路这条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之路,使得东西方的文化交流密切起来,我们民乐的乐器就是其中最好的例子之一。胡琴这个名称最早是用来泛指所有从北方少数民族地区和西域传来的乐器,包括琵琶、二胡、四胡、板胡等50多种乐器,京胡在内,它是一种以拉为主的乐器。
  胡琴大概在隋唐时传到中原,在唐代的时候,胡琴还不是以拉为主,而主要是弹拨,在南宋逐渐发展成以拉为主。宋元明清之际,民族、民间音乐发展迅速,交流频繁,胡琴也在明代得到了高度的发展。当时民间戏剧活动活跃,戏剧和说唱之间需要频繁地使用胡琴,这个由西域传入、逐步本土化的乐器,在本土化的过程当中,得到了本土戏剧、各种说唱门类广泛地使用,越来越普及,种类也越来越多。
  1790年正逢高宗的八十大寿,四大徽班从南方陆续进京为庆典表演,徽汉合流形成京剧也在此时期,并有了皮黄之分。而胡琴由于地方戏唱腔风格的需要,逐渐分裂成了几种不同的样式,京胡应运而生,成为京剧文场中的主弦乐器。
史善鵬制作的四大名琴。

  后来京胡的发展可以说是随京剧发展而发展。因京胡质量的好坏决定着京剧演出的效果,所以许多著名的琴师与制作京胡的手工艺人一起参与到京胡的改革中,最初的京胡担子全长只有1.4尺长,为了高亢的唱腔而设计的筒子内膛直径为1.3寸。在上个世纪20年代,为梅兰芳伴奏的各琴师,根据梅派特点,将京胡担子加长到1.62尺,筒子内膛加大到1.45寸,使其可以拉出宽厚的重音。
  后由京剧演员在演唱中不断降低高音,讲究行腔圆润,京胡的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京胡的尺寸从小变大,音色变得更浑厚,调式丰富起来,新增了半音、开花音等调式。软弓京胡也开始向硬弓京胡转变,硬弓京胡发出的声音刚劲嘹亮,在那时没有麦克风的剧场里,使最后一排都能听得见。
史派京胡制作技艺传承第二代传人史志贤向其子史优生传授京胡制作技艺。

醉心作品,传承精粹


  史派和洪派是京胡产生之后两大有口皆碑的京胡制作技艺派系。洪派的创始人是当时著名的京胡制作大师洪广源。洪广源老师1923年进京后在其表姐夫开的文兴斋乐器店学徒,经过不断地研发和打磨,形成了自成一派的制琴风格,并得到当时许多著名琴师的认可和青睐。第二代传人许学慈经推荐拜洪广源为师,从为全国各地的民族乐器维修到后来为杨宝忠、姜凤山、燕守平等京剧大师制琴,首创了京胡制作技艺的四项内容:“琴担向后弯曲”工艺、京胡“上漆”工艺、京胡琴筒后口“圆截面”工艺、用月乌木和红木做轴料。
洪派京胡制作技艺第三代传承人许易东作品。

  许易东老师是洪派京胡制作技艺的第三代传承人,2005年开始向其爷爷许学慈系统学习京胡制作技艺。现许易东老师的工作室位于中国戏曲学院附属中学院内,为学校的老师、学生、全国各地的琴师和票友修琴、制琴。在中央电视台十一频道“戏曲春晚”的节目上,有些琴师使用的便是许易东制作或修理的京胡。许易东老师每一个月除去维修乐器所用的时间,还可以制作约六把新的京胡。
  另一位著名的京胡制作技艺流派便是由史善鹏创立的史派。1932年创办了史善鹏竹琴社,现在史善鹏竹琴社的纸匾还挂在史优生的家中。史优生老师是史派京胡制作技艺的第三代传承人,1982年高中毕业后,于1983年1月在南新华街46号又重新挂牌史善鹏竹琴社。一间10平方米左右的房间既是他的制胡之地,也是他的家,这样的形式与1949年之前的乐器行十分相像,都是家店合一。
洪派京胡制作技艺第三代传承人许易东作品。
梅兰芳的琴师姜凤山给许学慈民族乐器修理部工作室题字。
  非遗手工艺具有一种安静、专注的文化力量,一把京胡从选材到制作再到最后出来的作品,虽然现在有了机器能替代一部分,但大部分都还是手工制作,手工艺人们的这份技艺和情怀都倾注在手工制作的过程里。他们经过多年的实践,在制作步骤上摸索出了自己的心得,这些心得往往是一个眼神、一种手感、一声音调,就能知道各个步骤的完成度达到了几分。看似平常的操作深藏了非常强的功力,“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的含义莫过于此。
  除了不断打磨技艺,如何传承和推广也成为了手工艺人需要考虑到的因素之一。京胡制作技艺由区级代表性传承人以家传、授徒、参加区级非遗保护部门组织的非遗志愿者招募等活动传承技艺。许易东老师表示洪派制作京胡技艺曾参加过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到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日本国的大使馆进行京胡制作技艺的传播和交流等此类的宣传活动。史优生老师以一对一的方式传授给一位70后的徒弟,在传授过程中最难传授的是哪一步呢?对于纯手工的技艺来说,每一步都是不可分割的,比如蒙皮子的時候要注意使劲使匀实,同时使八个寨子吃上力,这样蒙皮子蒙好了,也给下一步留出环扣来,为下一步做好准备,打基础,“在传授的同时也在互相学习”,史优生老师如是说。
  后来因拍摄拜访史优生老师家店合一的工作室,沿街而开的大门显出历经岁月打磨的痕迹,大门旁侧有一个锃亮的非遗标志牌。穿过屋子与屋子间仅有的一条窄道,在一棵高耸直立的大树下的屋子里见到了刚午休结束的史优生老师。进到屋子里,退去街上的喧嚣,屋子向阳开了一扇窗,窗边是工作台和几盆零零落落放着的植物,平时制作京胡便是在工作台前,一张不大的工作台上摆放的都是京胡的制作工具,台下还放着一些备用的竹子。面对着门靠墙而立的柜子里放着史老师珍藏的两把京胡,上方悬挂着“史善鹏竹琴社”的纸匾,纸匾的下方和右侧牵着钢管,整齐地挂着做好的京胡。
洪派京胡制作技艺第三代传承人许易东作品

  许易东老师的工作室也是如此,屋里满满当当全是与京胡相关的,工作台上叠放着各式各样的工具。作为传统的技艺,两位传承人都表示,手工艺人最重要的是作品,把作品做好做精了,自然也就有了口碑。
  对手工艺人而言,手艺就是他们的命根子,他们以此为生,养家糊口。对朝夕相伴的技艺,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中,用心无旁骛的那股子劲扎进去,不断打磨,彰显非遗手艺人的匠心和非遗技艺的精细。
  (本文部分图片由许易东提供)
  TIPS
  史善鹏竹琴社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南新华街72号
  许易东工作室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陶然亭路39号中国戏曲学院附中
其他文献
文化之旅云居寺浴佛节  云居寺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大石窝镇,距市区65公里,是北京地区著名的寺院之一。该寺始建于隋朝大业年问,珍藏着大量石经、纸经和木版经,并称“云居寺三绝”。僧人在此刻经千年,历经六朝十六代,刻经1122部、3572卷、14278块,分别藏于石经山9个藏经洞和云居寺地宫之中,堪称世界佛经镌刻之最,赢得了“北京的敦煌”“石经长城”等美誉。云居寺还完好保存唐塔7座、辽塔5座,有“碑海塔林
林是对墓的一种称谓,但不是什么人的墓都能用的。就如陵,就如冢。埋葬帝王的称陵,埋葬王侯的称冢,埋葬百姓的称坟。墓称林者,中国古代只有两人,一是孔子,孔子墓称孔林;另一人就是关羽。埋葬关羽首级的墓几经变化,最终称为关林。孔子、关羽都是经皇帝敕封的圣人,也是其生后走入平民百姓心中被平民百姓认可的、崇拜的圣人,分别为文圣和武圣。只有圣人墓才能称林。洛阳关林是有墓有庙、林庙合一的祭祀关羽的场所。汉时,曹操
千佛崖风景区位于黄松峪乡黄土梁,该景区地处山区,群峰耸立,壁立千仞,明长城横贯乡域中部山上。地势北高南低,生态环境良好,植被茂盛,山花烂漫,森林覆盖率达到90%,景区溪水长流,时而舒缓,时而湍急。  千佛崖景区现发现千余尊浮雕佛像,大部分保存完好,后经专家初步考证为宋辽时代佛刻。这也是华北地区目前发现的唯一一处石刻佛像群,数量之多,雕工之精美为世界罕见。最大的一尊佛像隐身在松林之中,高5.3米,宽
山居破城子与河西城堡  古北口,山河纵横,形势雄险,关隘门户。潮河川,通畅大道,地形复杂,兵家必争。气候上极为特别,常发洪水。《长安客话》中描写:潮河川原本以水为险,若逢雨季,周边山上雨水直下,险要异常。有诗为证:“雷声急处雨如倾,电火光来满室明。忽道溪湍高十丈,鼋鼍岸上断人行。”川内形势,险要异常,明人依据长城关堡,布兵列陈。嘉靖年间,曾为蓟辽总督的杨选到此巡视,大发感慨:“潮河潮河,流迫山阿,
关键词:《烛之武退秦师》;人物语言;个性形象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是一篇记叙秦晋围郑,郑大夫烛之武临危受命智退雄师的故事。文章篇幅较短,但情节完整,语言精练,较好地向我们展示了先秦散文卓越的艺术成就。尤其是故事中的人物辞令不仅生动而且巧妙,是一篇难得的可以发展与提升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等素养的文章,这也是其被多版高中语文教材收录的原因。笔者就文中出现的五个人物,按照
1打树花表演。  这次的蔚县之旅,让我最期待的便是打树花了。  从南张庄村出发,沿雪绒花大道一路向西,前往暖泉古镇。暖泉古镇位于蔚县的最西端,是一座无比安逸的边缘小镇。走进暖泉古镇  暖泉古镇里有西古堡、北官堡、中小堡三座古堡;还有暖泉书院、华严寺等名胜古迹。西古堡是暖泉古镇的精髓。它是三座古堡中最大的一座,建于明嘉靖年间。清顺治年间又在南北城门外增建两座瓮城。  来到西古堡南瓮城,发现券门上镶着
日落时分的海神通信与市政厅钟楼。圣玛丽亚教堂与皇家礼拜堂。金门与皇家大道。  格但斯克,波兰北部的海边城市。历史上跌宕起伏,这里一度富甲波罗的海,也曾经是东欧地区人口最多的城市;这里中世纪的气质格局和尼德兰风格的建筑很容易让人一眼着迷。  格但斯克,可以说是我最喜欢的地方之一,被誉为“波罗的海的明珠”。城市形成于10世纪,在中世纪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都是波罗的海地区十分重要的航运和贸易中心。18世纪,
上等的东西不见得热闹、好看,但绝对用心。比如婆婆做的饭,那些家常菜肴让生活现出了本色的滋味:餐桌上盘盆错落有致,切成细丝的紫甘蓝、闪着光泽的土豆丝、绿格盈盈的毛豆米夹杂几缕红辣椒,让人见一眼就垂涎欲滴的红烧排骨正腾腾地冒着热气。还有锅里饭后待用的冬瓜肉丸汤,是儿子的最爱。我婆婆是个精细之人,虽没念过书,对于日常却能打理出一套独有的品质。单就每一餐的饭菜,从买、秤、拣、切、烧制,环环节节都不马虎,分
人类基因组编辑技术带来的法律问题与挑战  人类基因组编辑技术发展带来的首要问题是如何保障应用目的的合理正当。这关系到是否应当限定该项技术的应用目的,以及如何限定。  面对这个论题,我们可能会发出连珠炮一般的提问:出于健康的需要将基因编辑从“治疗”推广到“预防”领域,无疑有合理性,但如果要通过风险比例来确定实施基因手术的合理性,怎样的风险比例才是正当的?期望通过基因编辑改善健康状态、智力身高等是否具
习近平同志所作的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确立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对深化依法治国实践作出全面部署,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了科学指导。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充分认识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的时代意义  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强则国家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坚持不懈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