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灵芝多糖预处理对体外循环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来源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不同剂量灵芝多糖(Ganoderma lucidum polysaccharide, GLP)预处理对CPB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方法

清洁级雄性SD大鼠100只,体重350~4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每组20例):假手术组(S组)、CPB组(C组)、GLP低剂量组(G1组)、GLP中剂量组(G2组)、GLP高剂量组(G3组)。各组大鼠均麻醉状态下用透光法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右颈内静脉、左侧股动脉和右侧股动静脉穿刺置管,C组和G1组、G2组、G3组建立无血预充CPB伴心脏不停搏模型,行CPB 1 h,S组不建立模型只观察1 h。G1组、G2组、G3组分别于术前连续7 d给予12.5、25.0、50.0 μg/g GLP溶液灌胃,S组和C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于CPB结束即刻、CPB结束后5 h取血清,并于CPB结束后5 h麻醉下处死大鼠取海马组织,用ELISA法检测血清S100钙结合蛋白β(S100 calcium binding protein β, S100β)和脑损伤标志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 NSE)浓度,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组织B淋巴细胞瘤/白血病-2(B-cell lymphoma/leukemia 2, 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cl-2 related X protein, Bax)的表达,计算Bcl-2/Bax,TUNEL法计算海马组织神经元凋亡指数。

结果

与S组比较,C组、G1组、G2组、G3组血清S100β、NSE浓度在CPB结束即刻、CPB结束后5 h均明显升高(P

其他文献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属于肺动脉高压的第四大类,以肺动脉血栓机化、肺血管重塑致血管狭窄或闭塞,肺动脉压力进行性升高,最终出现右心功能衰竭导致患者死亡。CTEPH发病机制有待进一步阐明。然而,对于CTEPH的诊断以及治疗方案尚需要探索,其预后及其机制尚未明确。本文对CTEPH病理机制及基础转化研究新进展进行梳理。
肺癌是最常见的癌症之一,也是致死率最高的癌症。肺癌患者高凝状态与肺癌疾病本身相辅相成,推动肺癌的转移进展,抗凝治疗在肺癌治疗中有很大益处。肝素及其衍生物一直是临床上使用最广泛的抗凝药物,随着研究的不断进展,肝素抗肿瘤活性的效果也越来越被医疗界所认可。本文就肝素的抗肿瘤机制及其在肺癌中抗肿瘤活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呼吸系统疾病是人类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在当今世界中其疾病负担居第三位,已成为我国最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与医疗问题之一。呼吸系统疾病是由许多化学、物理及生物等原因导致的肺部损伤,主要表现为炎症细胞浸润、细胞因子释放、上皮细胞受损以及气道重塑和肺组织纤维化,最终导致肺组织结构破坏。目前对于这些慢性肺部疾病可行和有效的临床治疗策略是有限的,主要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为主。研究发现干细胞可以分化成多种细胞类型,它具有免疫调节、改善微环境作用,还可以产生大量有益的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分泌的外泌体有利于组织修复
ROHHAD综合征是一种以快速发生肥胖,伴低通气、下丘脑功能障碍以及自主神经功能失调为特征的罕见疾病,病因尚未阐明且存在一定争议,新近俄罗斯学者报道了1例与新型冠状病毒相关的类ROHHAD综合征。一半以上此综合征患者存在神经内分泌肿瘤,合并疾病多且病死率高,预后不良。本文系统地介绍了该综合征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以及当前治疗。
间质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ILD)是指慢性纤维化性间质性肺疾病患者呼吸功能的迅速恶化(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明显增加),同时伴有新的、广泛的肺泡损伤,并且影像学表现在原有纤维化病变基础上新发弥漫性、双侧磨玻璃样改变,病情迅速恶化,致呼吸衰竭甚至死亡,在临床上并不少见。AE-IL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诊断标准尚未统一,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但越来越多的研究提示感染与AE-ILD具有密切的关系。本文就感染在AE-ILD中的作用、相关基础和临床研究、治疗进行综述,以提高对AE-ILD的认识。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睡眠过程中反复发作的上呼吸道部分或完全塌陷会诱发频繁睡眠微觉醒。觉醒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可通过增强通气驱动力恢复正常呼吸,缓解气道阻塞,但频繁睡眠微觉醒会破坏呼吸代偿和睡眠结构。研究觉醒的皮质脑电图和呼吸反应的神经回路,有助于提高对OSA多种病理生理的理解,探索新的OSA相关药物治疗。本文综述了介导OSA觉醒的相关通路,及臂旁核在反射中的整合功能。
神经外科麻醉主要包括脑肿瘤手术麻醉、脑血管病手术麻醉和颅脑创伤手术麻醉等。作者团队自2018年以来,每年都会跟踪神经外科麻醉最新文献进展,文章针对2021年神经外科相关疾病的围手术期管理、围手术期药物应用、麻醉方法等进行阐述。
目的调查国内帕金森病患者行脑深部电刺激(deepbrainstimulation,DBS)手术的麻醉管理现状,进而为优化DBS手术麻醉策略、改善患者预后提供参考。方法利用问卷制作软件设计线上问卷调查表,设置医院名称、性质,开展DBS手术时间和数量,不同手术阶段的麻醉方式、药物选择和气道管理,术后谵妄和苏醒延迟发生率等38道题目,并对回收的调查表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共回收来自全国36家三级医院的有效问卷59份。目前国内开展DBS手术的医院分布并不均衡,虽然很多医院开展DBS手术时间超过5年,但医院每年开
目的探索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dexmetomidine,Dex)对颅脑肿瘤切除患者术后谵妄(postoperativedelirium,POD)及外周血相关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1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行额颞部肿瘤切除术的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Dex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20例因为血液样本缺失剔除,故最终入组患者60例(每组30例)。两组患者麻醉其他用药相同基础上,Dex组患者于插管后10min给予静脉输注Dex0.6μg/kg负荷剂量,然后以0.4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联合阿扎司琼用于术后静脉镇痛对女性患者后路腰椎融合术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nauseaandvomiting,PONV)的防治效果。方法择期后路多节段腰椎融合术的女性患者180例,年龄18~65岁,BMI18~30kg/m2,ASA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60例):Dex 阿扎司琼组(DA组)、Dex组(D组)、阿扎司琼组(A组),术后静脉镇痛配方分别为Dex1.5μg/kg 阿扎司琼30mg 舒芬太尼2μ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