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跨境资本流动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研究

来源 :经济体制改革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b9036300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我国目前经济金融体系的宏观视角,多维度构建基础指标体系并运用综合指数法合成系统性金融风险指数,度量和监测我国整体所处的金融风险状态,并进一步构建SV-TVP-VAR模型分析短期跨境资本流动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短期跨境资本流动对股票市场价格有正向促进作用且短期影响更加显著;汇率市场化改革可明显削弱跨境资本流动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影响;跨境资本流入的增加在短期内会降低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水平,但中长期来看系统性金融风险水平不降反增。因此,在对我国跨境资本流动的监管和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工作中,应加强短期跨境资本流动的监控与管理;稳步推进汇率市场化改革,提升人民币汇率弹性;继续发展和完善资本市场。
其他文献
古筝独奏曲《长相思》是王建民先生于1991年创作而成,其主要素材来源于李白的同名诗歌《长相思》,筝曲与诗歌紧密相连,通过散板——慢板——快板——广板——尾声五个部分,渲染出诗歌中"在长安、摧心肝"的意象意境。本文主要通过对诗歌《长相思》的审美意象进行分析来阐释王建民先生所创筝曲《长相思》中所蕴含的传统音乐美学思想。
金龟子种类繁多,且大部分种类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意义,正确识别其种类至关重要。传统分类方法依据口器、触角、阳基侧突等形状对金龟子进行分类,要求专业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与长期的经验积累,而且鉴定工作耗时、主观性强。利用分子技术和形态测量技术能准确进行金龟子分类识别,但分子技术要求更高的技术水平和试验设备,形态测量方法着眼于对形状自身的比较,能很好的解释生物体形状和大小的变异,是筛
土地功能错位利用、过度利用和不充分利用导致人地关系加剧,资源环境问题突出;土地产出效益低,财富供给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根源在于土地的属性和土地功能内涵认识不清晰。将土地等同于土地资源,将土地的作用误认为土地功能的情况不在少数,土地功能不能得到正确解译,难以提出科学理论指导下的土地功能评价及实践思路。鉴于此,本文以系统论和复杂系统理论为基础,通过演绎推理和建立概念模型等方法辨析了土地的涵义,
细胞周期调控是维持细胞正常增殖和基因组稳定的核心与基础。细胞周期Gl/S检验点是监测细胞是否进入分裂周期,决定DNA复制起始的重要关卡,在酵母中被称为“START”检验点,哺乳动物中称为限制性点(Restriction Point)。细胞周期Cdk1蛋白是真核生物G1/S转换的关键激酶,其调控机制成为细胞增殖研究的核心。酿酒酵母作为最简单的真核模式生物,在细胞周期调控领域做出突出贡献,也为癌症关键
在全民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今天,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并全面推行之际,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教育改革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得到了教育管理部门与各级各类学校的高度重视。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特殊教育学校,"培养智障儿童的健康心理"是一个易被忽视、难度较大的课题,
期刊
"飞动"意象是敦煌壁画的灵魂和经典符号,它赋予敦煌壁画独特的意境和鲜活的生命。"飞动"意象是多元文化交融的产物,是一个在特定时代特定语境下产生的物象。如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源于印度佛教文化又历经汉文化的浸润洗礼才最终形成,具有无翼状、群体性、舒展自如的飞动特质。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角度,把握中国化的审美趋势和民族共同的情感认知,将"飞动"意象映射到现代舞蹈、现代绘画等艺术创作中,以原
棉花是世界上广泛种植的天然纤维作物,是纤维素纯度最高的天然资源,其纤维发育机制一直是科学家研究的热点。棉纤维是由胚珠表皮细胞分化而成,其表皮细胞可发育成长纤维和短绒,其中长纤维是纺织工业的材料来源。所以揭示长纤维发育机制对创制纤维品质优异的新种质具有重要意义。转录组测序技术广泛应用于棉花纤维发育相关基因的挖掘,然而当前纤维转录组测序所用的材料都无法排除短绒发育的干扰。因此,本研究以有长纤维无短绒n
随机部署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广泛应用于智慧农业、现代军事、生态环境等领域。为了解决应用过程中因节点稀疏造成的定位困难问题、异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部分覆盖问题、数据采集时能耗效率问题、稠密节点的数据冗余问题和多对一通信时传输时延问题,本文从理论和实验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工作及创新成果如下: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稀疏而造成的定位困难问题,提出了被动事件辅助的节点定位方法(PEAATAL)。被动事件是
黄瓜流胶病(Cucumber bacterial gummosis,CBG)是近年在黄瓜上发生的一种新病害,具有扩展蔓延速度快,危害严重等特点,目前仍缺乏有效的黄瓜抗性品种和防控药剂。随着设施黄瓜种植面积日益增大,设施环境具有的高封闭性以及高温、高湿等特点导致黄瓜流胶病频繁发生,对黄瓜生产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该病为两种病原的复合侵染,一种为丁香假单胞流泪致病变种(Pseudomonas amygda
玉米(Zea Mays L.)是全球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干旱是影响玉米生长和发育的主要非生物胁迫。尽管近年来对玉米抗旱性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调控玉米抗旱性的关键基因以及途径的研究仍不完整,对于玉米耐旱性分子机制的解答仍不完善。提高玉米耐旱能力的育种工作需要更好的了解其耐旱的机理,筛选参与耐旱的关键基因。因此,本研究对干旱环境下鉴定到的QTL位点进行元分析,对耐旱杂交种农单476(ND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