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肢带型肌营养不良2D型家系SGCA基因遗传分析和产前诊断

来源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yok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中国汉族肢带型肌营养不良2D(limb-girdle muscular dystrophy type 2D, LGMD2D)型的2个家系进行SGCA基因分析,明确病因并在此基础上为该家系中的胎儿进行产前诊断,提供遗传咨询与指导。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7年6月至2018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2个LGMD2D型家系,提取先证者和其父母的外周血,通过探针杂交技术对先证者LGMD相关21个基因编码区及其侧翼序列进行高通量测序,进一步采用Sanger测序和/或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对先证者父母目标基因区域进行检测,同时验证变异来源;明确先证者病因后,进一步对家系中胎儿进行产前诊断。

结果

家系1:先证者存在SGCA基因c.218C>G(p.P73R)和c.101G>A(p.R34H)复合杂合变异;产前诊断结果显示,胎儿与先证者一样同时遗传了父母双方的致病变异,胎儿父母选择终止妊娠。家系2:先证者携带SGCA基因c.218C>T(p.P73L)和该基因第7和第8外显子杂合缺失复合杂合变异,但胎儿不携带上述两变异,家属选择继续妊娠。胎儿足月分娩,随访至2岁,肌酶谱、体格、运动和智力发育均未见异常。

结论

SGCA基因复合杂合突变是2个LGMD2D型家系的致病原因,其中c.218C>G(p.P73R)、c.218C>T(p.P73L)为尚未报道的新突变。基于高通量测序可快速、准确地对该病进行基因诊断和产前诊断。

其他文献
X射线、CT以及核素显像等辐射性影像学检查可产生电离辐射,因担心胎儿暴露可能会增加先天畸形、发育迟缓和智力障碍等风险,导致临床应用时难以抉择。现基于国内外研究及相关指南,制订妊娠期应用辐射性影像学检查的专家建议,旨在指导临床应用。
期刊
妊娠期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MR)检查可以作为超声的有益补充,已广泛应用于非产科、产科母体及胎儿疾病。妊娠期MR检查相对安全,在孕妇或胎儿的获益高于潜在风险时,可以进行MR平扫检查。妊娠期含钆对比剂的使用会增加胎死宫内和新生儿死亡等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因此不推荐妊娠期常规使用含钆对比剂。MR检查的指征和扫描方案在妊娠期可根据需要进行一定调整。MR检查软组织分辨率高、没有电
期刊
期刊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母婴垂直传播问题引起了社会及围产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及热议,但目前尚无足够证据证明新型冠状病毒存在宫内垂直传播。本文重申了宫内垂直传播的相关概念,明确了相关研究的意义,并对未来在这一方面可能的研究方向及注意事项进行了阐述。同时呼吁科研工作者,坚持更加严谨求实的作风,进行科学的临床及基础研究,为提高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认识提供科学的证据和信息。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研究对象为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早产儿,进一步将其中的喂养不耐受组患儿按出生胎龄分为<31周组和≥31周组,以及按出生体重分为<1 250 g组和≥1 250 g组。分析纳入对象的病历资料,探讨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特征及其危险因素。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