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内部控制核心的内部会计控制在组织业务实施过程中受到诸多方面的影响,包括内部环境,制度建设,人力资源等,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对企业的发展发挥着作用。这些因素又导致诸多问题的发生,会计控制制度缺乏科学性,财务舞弊及经济犯罪现象严重。笔者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诸如优化内部控制环境,加强内部审计等,通过这些方面的努力,使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能更完善,更有效。
【关键词】内部控制;监督;审计
随着企业组织规模化和资本市场的社会化,企业管理水平亟待提高,一系列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势在必行。而目前我国尚处于经济转轨时期,经济环境趋于复杂,许多企业的内部经营管理还处于凭经验的被动阶段,内部控制十分薄弱,会计信息失真、财务舞弊和经济犯罪的现象比较严重。那么什么样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才有利于企业健康长足的发展呢?笔者试图对此展开论述,对我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设完善方面提出一些建议。
一、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现状分析
内部会计控制是内部控制系统的核心。当前,我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运行现状很不理想。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实践中存在一定的问题。(1)对会计控制认识不深。有的企业在处理内控与管理、风险、发展等的关系的问题认识上有偏差,把加强内部控制与发展和效益对立起来。有的则严重忽视对会计控制的认识,简单地认为会计控制就是内部成本控制、内部资产安全性控制。有的企业虽然建立了规章制度,但制度不全或长期以来制度一成不变,不及时进行修订和补充。(2)会计制度本身缺乏科学性。有的企业虽然建立了一些会计控制制度,但不够科学、严谨,没有针对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各个部门制定出相应的规章制度,顾此失彼现象严重。致使会计控制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功效。有的企业只重视对货币资金的控制,忽视对实物资产的控制及人员的控制,而这些可能给企业带来不可预料的后果。(3)制度的执行、监督不力。企业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系通过纳入管理过程的大量制度及活动实现的。目前我国有些企业虽然有内部控制,但只是形式,没有人认真地去考核检查执行的效果,考核奖惩机制不够健全、有效。这样一来无论制度多么先进、多么完备,在没有有效控制、考核的情况下,都很难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而且,整个内部控制的过程必须施以恰当的监督,并通过监督活动在必要时对其加以修正。
二、企业内部会计失控的成因分析
(1)市场发育不全。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及相应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交易不规范,此时,若披漏会计内部信息,可能引起投资者的疑惑和不安。(2)控制环境失效。对于我国大多数企业来说,虽然在形式上建立了董事会,聘任了总经理,但实际工作中真正的法人治理结构并未建立。且由于我国还没有真正形成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大环境,因此,在一个单位也就很难形成有章必循,违章必究的局面。(3)风险意识较差。由于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间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经营风险不断提高。然而,从我国企业的现状来看,企业的风险意识并没有提到应有的高度,没有形成风险意识,更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
三、加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几点建议
(1)优化内部控制环境。环境包括了经济环境,法律环境,企业会计制度环境及会计职业道德环境。在市场经济中,构建内部会计控制体系正是为了保证会计的真实公允。加强法制建设,增强普法教育,提高人员的法制观念,使其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以及本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完善法人治理结构。(2)加强内部审计。要不断加强审计力量,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同时切实运用好审计工作,对公司的管理和内部控制作出恰当的分析、评价,提出建议。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聘请具有专业胜任能力的人从事审计工作,对财政、税务和中介机构的外部监督要注意信息交流,形成有效的监督合力,对内部审计发现的问题,及时予以纠正和改进。(3)培养强化风险意识。现代企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风险影响着每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企业管理当局必须密切注意企业可能遭到的风险,并采取有效措施。针对这种情况,必须加强企业的风险意识,公司应对广大外部投资者和公司员工进行风险知识培训,强调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总之,要建立并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必须从企业内外的环境着手,从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资源的整合处出发,使企业处于一个能产生最大经济效益的临界点。
参 考 文 献
[1]张福康,姚瑞马.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35~42
[2]谢静.完善国有企業内控制度的探讨[J].财会研究,2007,(8):61~62
[3]崔玉倩.论会计控制目标与公司治理目标的联系[J].企业导报.2009(5)
[4]张怡媛.浅谈内部会计控制的几个问题[J].财务与会计,2007,(7):43~44
【关键词】内部控制;监督;审计
随着企业组织规模化和资本市场的社会化,企业管理水平亟待提高,一系列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势在必行。而目前我国尚处于经济转轨时期,经济环境趋于复杂,许多企业的内部经营管理还处于凭经验的被动阶段,内部控制十分薄弱,会计信息失真、财务舞弊和经济犯罪的现象比较严重。那么什么样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才有利于企业健康长足的发展呢?笔者试图对此展开论述,对我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设完善方面提出一些建议。
一、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现状分析
内部会计控制是内部控制系统的核心。当前,我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运行现状很不理想。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实践中存在一定的问题。(1)对会计控制认识不深。有的企业在处理内控与管理、风险、发展等的关系的问题认识上有偏差,把加强内部控制与发展和效益对立起来。有的则严重忽视对会计控制的认识,简单地认为会计控制就是内部成本控制、内部资产安全性控制。有的企业虽然建立了规章制度,但制度不全或长期以来制度一成不变,不及时进行修订和补充。(2)会计制度本身缺乏科学性。有的企业虽然建立了一些会计控制制度,但不够科学、严谨,没有针对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各个部门制定出相应的规章制度,顾此失彼现象严重。致使会计控制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功效。有的企业只重视对货币资金的控制,忽视对实物资产的控制及人员的控制,而这些可能给企业带来不可预料的后果。(3)制度的执行、监督不力。企业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系通过纳入管理过程的大量制度及活动实现的。目前我国有些企业虽然有内部控制,但只是形式,没有人认真地去考核检查执行的效果,考核奖惩机制不够健全、有效。这样一来无论制度多么先进、多么完备,在没有有效控制、考核的情况下,都很难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而且,整个内部控制的过程必须施以恰当的监督,并通过监督活动在必要时对其加以修正。
二、企业内部会计失控的成因分析
(1)市场发育不全。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及相应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交易不规范,此时,若披漏会计内部信息,可能引起投资者的疑惑和不安。(2)控制环境失效。对于我国大多数企业来说,虽然在形式上建立了董事会,聘任了总经理,但实际工作中真正的法人治理结构并未建立。且由于我国还没有真正形成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大环境,因此,在一个单位也就很难形成有章必循,违章必究的局面。(3)风险意识较差。由于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间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经营风险不断提高。然而,从我国企业的现状来看,企业的风险意识并没有提到应有的高度,没有形成风险意识,更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
三、加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几点建议
(1)优化内部控制环境。环境包括了经济环境,法律环境,企业会计制度环境及会计职业道德环境。在市场经济中,构建内部会计控制体系正是为了保证会计的真实公允。加强法制建设,增强普法教育,提高人员的法制观念,使其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以及本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完善法人治理结构。(2)加强内部审计。要不断加强审计力量,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同时切实运用好审计工作,对公司的管理和内部控制作出恰当的分析、评价,提出建议。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聘请具有专业胜任能力的人从事审计工作,对财政、税务和中介机构的外部监督要注意信息交流,形成有效的监督合力,对内部审计发现的问题,及时予以纠正和改进。(3)培养强化风险意识。现代企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风险影响着每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企业管理当局必须密切注意企业可能遭到的风险,并采取有效措施。针对这种情况,必须加强企业的风险意识,公司应对广大外部投资者和公司员工进行风险知识培训,强调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总之,要建立并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必须从企业内外的环境着手,从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资源的整合处出发,使企业处于一个能产生最大经济效益的临界点。
参 考 文 献
[1]张福康,姚瑞马.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35~42
[2]谢静.完善国有企業内控制度的探讨[J].财会研究,2007,(8):61~62
[3]崔玉倩.论会计控制目标与公司治理目标的联系[J].企业导报.2009(5)
[4]张怡媛.浅谈内部会计控制的几个问题[J].财务与会计,2007,(7):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