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井下巷道掘进顶板支护技术应用实践

来源 :机械管理开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k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山西某煤矿81505工作面运输巷为研究对象,对巷道顶板采用锚网+锚索支护方式易出现失稳现象,进行优化设计,并对支护参数进行计算、校核.对巷道顶板支护施工过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及时优化施工方案.顶板离层量监测数据表明,采用优化后的顶板支护技术能够有效控制巷道围岩变形量,保障巷道安全开采.
其他文献
为确保3506综采工作面回采过空巷安全,提出采用单体、木垛及锚杆索组合方式对空巷围岩进行补强加固,并依据现场实际条件制定空巷围岩补强加固方案及采面过空巷管理措施等.现场应用后,3506综采工作面耗时5 d通过空巷影响区,期间空巷及采面顶板始终保持稳定,未出现冒顶、片帮及矿压显现异常等情况,现场取得较好应用效果.
为准确评价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对环境产生的影响,首先根据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周边环境特点,从声环境、社会环境、空气环境以及生态环境等4个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基于客观修正主观的序关系分析(G 1)—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同时结合优劣解距离法(TOPSIS)确定负正理想解,并计算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对正负理想解的贴近度,以此确定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综合评价值;最后以近年来立项的8条高速公路项目为例,采用该方法评价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提高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评价的客观性和
由于掘进机的振动冲击主要集中在截割头部位,为提高掘进机的截割工作性能,实现矿井高产高效开采,主要分析不同截齿数、摆动截割速度及煤岩性质等掘进机工况参数,研究其截割机构的影响分布.结果表明:随着截齿数的增大,掘进机截割功率也增大;且随着摆动截割速度和煤岩接触强度的增大,其截割功率增幅明显.
随着国内资本市场不断完善,建筑施工类央企越来越频繁的在资本市场亮相,运用直接融资手段助力实体企业发展.近年来,特别是叠加新冠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市场债券违约现象频发,永煤违约事件更是打破了市场投资者长期建立的国企信仰.本文通过对建筑类央企债券发行现状及新形势下的内外部风险进行分析,提出建筑类央企对债券风险防范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相关企业提供借鉴和参考.
矿用通风机为煤矿的关键设备,其轴承在高速旋转过程中受到交变应力的作用,容易发生磨损与失效,对矿井的生产安全造成威胁.对通风机轴承故障的失效形式、产生机理与特征参数进行分析,探究并计算了轴承各零件发生故障时的特征振动频率,并确定了以振动信号为依据的故障诊断方法,提出了一种故障诊断系统方案,通过振动采集设备对通风机轴承的振动数据进行监测,利用工控计算机进行故障诊断,并给出故障维修建议.
为确定最优的锚杆支护方案,分析在端头锚固、全长锚固以及加长锚固三种不同锚固方式下,选取不同锚杆长度1 900、2 200、2 500和2 800 mm对巷道变形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三种不同锚固方式下,巷道顶底板及两侧帮部的变形量随着锚杆长度的增大而逐渐减小,且在端头锚固和加长锚固下,岩帮锚杆长度宜选取2 200 mm,顶板、煤帮锚杆长度宜选取2 500 mm;而在全长锚固下,锚杆长度宜选取2 200 mm.
针对煤矿无极绳绞车运行过程中因存在的急停急启及加减速而无法实现精准控制的问题,基于变频器调速控制技术设计了煤矿无极绳绞车速度控制系统,并对优化升级后的控制系统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经变频改造后实现对绞车电机速度的精准控制,避免速度递减过快导致运行轨道突变对设备造成冲击,可有效提升无极绳绞车运行的可靠性.
为有效提高综采工作面通风除尘自动化水平、降低劳动作业强度、实现通风除尘与智能化机械设备的有机结合,研究设计了 一套智能化通风除尘系统,并在青磁窑矿2618工作面进行了实际应用,取得了显著应用成效.
为解决ZDY4000全液压钻机钻进速度低、精度不足的问题,重点从抱紧机构、液压系统和钻杆、钻头重新选型配套等方面对其进行定向化改造,并在西山煤电屯兰矿22302轨道巷中进行现场试验.试验表明,ZDY4000全液压钻进机实施定向化改造后测量系统性能较为稳定且实现了定向钻进功能,改造取得了预期效果.
为保证隧道安全施工,针对防水板铺设装置的结构提出采用轨行式设计方案.该方案中轨道沿中线对称,保证了轨道上同等高度结构的互换性;台架在保证最大净空通道的前提下,保证了行走安全;铺设小车适用于不同倾斜角度防水板的铺设要求,支撑油缸在一定角度内摆动适应凹凸不平的围岩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