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左旋乳酸可吸收内固定系统在颌骨骨折中应用

来源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聚左旋乳酸可吸收内固定系统在颌骨骨折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于粤北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颌骨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男23例、女37例,年龄(30.25±2.37)岁,给予微型钛板及螺钉固定;观察组男24岁、女36例,年龄(30.49±2.28)岁,给予聚左旋乳酸可吸收内固定系统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咬合力、咀嚼效率、固定力及骨折愈合时间、手术时间,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效果。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咬合力、咀嚼效率、固定力分别为(160.92±4.18)lbs、(0.75±0.22)、(4.58±0.32)N,均高于对照组(100.28±4.46)lbs、(0.61±0.17)、(3.58±0.29)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其他文献
移植后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PTL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一种罕见且致死率高的并发症。现报道1例急性混合表型白血病的青年女性患者,接受Allo-HSCT后并发浆细胞瘤样PTLD,应用利妥昔单抗、硼替佐米、甲泼尼龙治疗后缓解,截至2021年9月7日,浆细胞瘤未复发。
目的分析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冠状动脉钙化(CAC)及其评估方法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10月在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确诊为ESRD患者共228例,分析ESRD患者合并CAC的病例特点,并通过logistic回归法分析CAC评估方法CT重建技术中Agatston积分(AS积分)、质量积分(MS积分)和容积积分(VS积分)对ESRD患者发生MACE的评估和预测效能。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
目的回顾性分析膀胱癌术后尿路感染的细菌类型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医师选择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9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膀胱癌术后尿路感染患者277例的中段尿进行常规培养,其中男126例、女151例,年龄(66.7±8.7)岁,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膀胱癌术后尿路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77.62%(215/277),主要为大肠埃希菌42.24%(117/277)和肺炎克雷伯菌15.16%(42/277);其次是革兰阳性球菌21.30%(59/27
目的探讨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电生理技术早期干预恢复控尿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12月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5例前列腺癌患者接受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术后3d采用电生理技术早期干预,年龄(63.20±6.14)岁。术式均为筋膜间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术中膀胱尿道无张力吻合后,行膀胱颈前壁与耻骨前列腺韧带缝合。术后第3天进行可视化电生理诊断与治疗。治疗后对5例患者进行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CI-Q-SF)评分、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I-QOL)评分及24h尿垫使用量。结
目的研究腹膜透析患者规律性随访与发生并发症的相关性,为临床诊疗及患者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单中心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10月期间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花都医院随访的212例腹膜透析患者随访数据:患者本人每月到院1次随访为规律性随访好,否则为规律性随访差。规律性随访差56例作为非规律随访组,规律性随访好共156例作为规律随访组;分析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和临床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相关性使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非规律随访组的透析月
期刊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患者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与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水平的表达及其关联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肾内科住院的慢性肾脏病患者300例,采用慢性肾脏疾病流行病学协作(CKD-EPI)方法计算肾小球滤过率(GFR),按GFR对300例患者进行分组:Ⅰ组GFR>60ml/min(86例),Ⅱ组15ml/min
目的调查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科普健康信息的需求情况,为制定CKD宣教处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20年12月至2021年1月采用便利抽样法对广东省中医院、海南省中医院、湘潭县人民医院的332例CKD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和肾病知识需求情况。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结果332例患者中,男性占54.2%(180/332),女性占45.8%(152/332),年龄
目的分析儿童脑肿瘤切除术中大出血的危险因素,并探究其对患儿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20年12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择期行脑肿瘤切除术29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72例,根据术中失血量(BL)占估计血容量(EBV)的比值(BL/EBV),分为小量出血组(BL/EBV≤0.5)和大量出血组(BL/EBV>0.5),比较患儿相关指标,分析大出血对术后恢复的影响,并对大出血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术中大出血的危险因素。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目的通过测量骨皮质厚度,探讨不同瘫痪程度脑瘫青少年的骨发育状况。方法选取广州市社会福利院2020年7月至12月青少年肱骨骨皮质检查共51例(男29例、女22例,年龄10~18岁),其中运动功能正常组30例、轻度脑瘫组8例、中度脑瘫组6例、重度脑瘫组7例,拍摄右侧肱骨X线片,测量肱骨骨皮质厚度。计量资料整体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结果运动功能正常组、轻度脑瘫组、中度脑瘫组、重度脑瘫组骨皮质厚度分别为(4.04±0.82)mm、(4.50±0.82)mm、(3.57±0.99)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