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实事求是,力戒空谈”——1945年为《七大纪念册》题词

来源 :党的文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rb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5年前,在中国革命面临光明和黑暗两个不同前途的关键抉择时期召开的党的七大,在党的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次大会,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将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概括为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对党的思想路线的确立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会后,毛泽东为《七大纪念册》题词:"实事求是,力戒空谈。"
其他文献
"伟大斗争"是新时代党的话语中的一个高频用语,要上升到政治的高度才能够确当阐释。从政治的角度分析"伟大斗争",就要明确"斗争"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语境中的哲学概念和政治概念的语义,在三个方面深刻阐释进行新的"伟大斗争"的内涵:"斗争"是解决矛盾和问题的基本手段,矛盾和问题的客观存在决定了斗争的客观必要,我们党运用斗争方式解决矛盾和问题有许多值得记取的历史经验与教训,新时代更是一个对"伟大斗争"有新需要新要求的时代;"斗争"是争取工作主动的基本方式,善于运用斗争手段可以化解被动、争
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和军队党的建设是人民军队建设发展的关键。军委主席负责制是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实现形式。实施军委主席负责制,明确了人民军队最高领导权和指挥权的归属,是对党领导军队和国防建设长期历史经验的总结,是新时代践行党的强军目标的必然要求。巩固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必须健全人民军队党的建设制度体系,应重点从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三个方面着力。党对军队绝对领导与军队党的建设统一于新时代改革强军伟大实践。在新时代改革强军伟大实践中,实现党对军队绝对领导与军队党的建设的统一,应重点把握以下几点:党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一文,详细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国家制度、政权形式和社会形态。对这个社会的性质、内涵以及如何构建,毛泽东根据历史条件的变化发展,不断在理论上深化,在实践中探索。他最初设想,革命成功后先建立以无产阶级为首领的各革命阶级联合起来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经过一段时间的新民主主义建设时期,然后进入社会主义。1952年底,实际形势的发展超过了毛泽东的预期设想,使他作出新的理论思考和决策。出于对社会主义的理想追求,及受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1953年,毛泽东推动确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
人民立场是《论联合政府》的基本价值遵循。顺应人民对"建设新中国"的基本要求并坚持"走团结和民主的路线",实现全国力量的动员,这是毛泽东基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深刻反思中国抗战的曲折历史,并对抗战以来两个战场、两条抗战路线分析审视后得出的结论。同时,毛泽东在该文中强调,要制定"一个互相同意的共同纲领",建立"一支彻底站在人民立场上的军队","实行土地制度的改革"解决民主民生问题,保持"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等举措,指明了坚持人民立场的途径,成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夺取更大胜
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作为共和国首任总理兼外交部长,从新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和国家建设的需要出发,明确提出了"与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和平共处"的概念,进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他还提出了实现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和平共处的基本途径:通过和平协商,促进解决国际争端;加强外交往来,增进了解,消除疑惧,增强互信;建立一定的制度机制,通过法律和道义的约束保障各国间和平共处。另外,他还阐明了与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和平共处须注意的问题: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及坚持平等互利是实行和平共处的核心;国家建设能够为实现和平共处提供保障;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共运用反日统一战线策略在东北地区坚持抗日,引发日本方面的高度关注。日方观察到,中共起初灵活运用下层统一战线策略,领导团结东北抗日武装力量进行抗日斗争。1933年1月,中共中央发出"一二六指示信"后,中共东北党组织开始实施"反日的统一战线"策略,使东北的抗日斗争迎来新的突破。中共将党领导下的赤色游击队和红军改编为人民革命军并联合或改编其他抗日武装共同抗日,在农村的政权建设从创造苏区转变为建立人民革命政府,在宣传与苏联的关系时从"武装保护苏联"调整为"实行中国民众与苏联兄弟友
陈云在商务印书馆当学徒、店员和进行阶级斗争的七年,对他的革命生涯有很深的影响。这种影响,起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比较早地接触和认识了资本主义,二是练就了不怕艰难困苦的坚强意志,三是养成了自学的习惯和尊重知识、尊重科学的品格,四是初步显露和锻炼了组织和领导才能,五是树立了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回顾陈云在商务印书馆的革命实践活动,要领悟和学习他严于律己、认真负责、团结同志、刻苦自学、追求真理、敢于斗争的精神,像他那样端正品行、磨练意志、坚持学习、努力工作;作为共产党员,要像他那样端正入党动机,不忘初心,
中共中央南京局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派驻南京的秘密代表机关。在毛泽东对国际形势和格局的重要判断的基础上,中共调整思路,团结和争取国际国内的和平力量来对抗国民党政府。中共中央南京局的海外统战战略主要有:面向国际组织的"发声"统战战略、以香港为纽带的"二线"统战战略以及面向南洋与欧洲地区的统战战略。中共中央南京局的海外统战工作向世界揭露了蒋介石假民主、真独裁的和谈阴谋,戳穿了美国假中立的面具,赢得了国际上和平人士对中共的支持,创造性地发展了中共统一战线的理论与实践,开辟了解放战争的特殊战场。
新编《李大钊年谱》,以记录李大钊生平事迹和介绍诗文著作内容为主,从报刊、档案、日记和书信等史料中,广泛搜集和深入发掘有关李大钊的各种记载。在编撰过程中,编者首先从基础入手,广搜材料,特别是注重当时报刊的报道,李大钊同事、朋友、学生的日记、书信等史料,以及未刊档案或档案资料汇编中有关李大钊生平事迹的记载。在此基础上,编者坚持多方参证、严密考订的原则,对相关史料进行鉴别和筛选,努力使对李大钊生平事迹的描述建立在丰富可靠的史料基础上。年谱还注重吸收学术界新的研究成果,对李大钊的社会交往、革命活动、思想演变等进行
网上不时流传的所谓"抗战期间日机从未轰炸过延安,日军也未进攻过延安"的谣言,与当年国民党的造谣诬蔑如出一辙。事实上,抗战期间,延安曾经遭到日机的多次轰炸,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陕甘宁边区的积极应对下,延安军民不仅减少了损失,还把日军炸弹的碎片和未爆炸的炮弹加以利用,变废为宝。抗战期间,日军曾企图攻占延安并多次进犯,但均未得逞。铁的事实证明,所谓日军从未轰炸和进攻过延安的说法是根本站不住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