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弘扬传统美德确立社会理想价值观的基本框架--传统美德与社会理想价值观的建构之一

来源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taiw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继承、弘扬传统美德,以生存价值、生活价值、生命价值(或者原价值、外价值、内价值)为基本内容构建社会理想价值观体系。人的全面发展和进步是人的终极价值目标,是人的生存价值,是社会理想价值观体系中人的价值的最高层次和归宿;人的生活价值指向于社会、指向于群体。为社会为人民为集体而生活,通过人的社会性创造活动,促进社会的发展,改善人民的生活,就成为生活的价值所在;生命价值是对个体生命的价值认识。 Inherit and carry forward the traditional virtues, and construct the social ideal value system based on the existential value, the living value, the life value (or the original value, the outer value, the inner value).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man are the ultimate goal of man’s value, the value of man’s existence, the highest level and destination of man’s value in the system of ideal social values. The value of man’s life points to society and points to the group. It is the value of life for the community to live for the people as a collective, create activities through social creation, promote social development and improve people’s life. The value of life is the value of individual life.
其他文献
到目前为止,我国教育决策者、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际教育工作者关于素质教育的理解和认识,虽然在教育目标上达成了共识,但是,由于三者分别从不同角度来理解之,致使出现了"素质
虽然我国社会经济在不断发展与进步,但是仍然无法避免许多自然灾害,干旱灾害是世界上危害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干旱灾害风险评估是灾害风险管理的关键途径.基于自然灾害风
庄子是极为关注人之自由的古代哲学家,也是对人生命的异化状态有最敏锐的知觉和深入批判的哲学家.中提出的齐物、物化理论是从异化的根源出发循理得出的消除异化、获得自由的
社会转型时期呼唤"人文精神",在这个意义上,学者的社会意义和时代意义就更加凸显,因为学者的使命就是帮助人们完成人的使命,即人的彻底的自我实现和整个社会的共同完善.
节日作为民族文化的活化石,它解读一个民族的民俗,认定和维护既有文明,是传播文化的重要媒介和工具.近年来,美国节日在中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国传统节日式微,尤其是年轻
比喻不只是一种语言修辞手法,它首先是一种思维活动或方法,是想象或联想的语文表达,是自然语言的存在和发展方式。要理解用自然语言铸就的文学艺术作品以及哲学、科学成果,就
本文主要论述阐明了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是从根本上加强和巩固执政党地位的重要保证.
历史是人的历史,人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的主体.因而,讨论人的创造活动是极有意义的话题.然而,以往主要是着眼于本体论、知识论、思维学以及理性与非理性因素
人文教育就是将人文精神,通过教育活动、环境熏陶等方式和途径,内化为人的品格因素,实现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全面塑造.相应,人文教育的基本要求也就体现在四个方面,在心理层面要
从假借必须遵守“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两条原则出发,论述了“假借”是一种独具特色的造字法。 From the pretext of obeying the two principles of “without word, acc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