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廊桥家族纵横风雨两千年

来源 :环球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scuc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287年的一天,经过数月的艰苦跋涉,马可·波罗来到中国成都。当他推开驿站窗户时,看到了一幅令他震撼的景象:安顺廊桥如长龙一样游荡在800米宽的南河上,红色的廊屋在霞光的照耀下呈现出一派富丽堂皇,桥上是熙熙攘攘的人流。桥下是穿梭往来的船舶,一座廊桥尽显天府锦绣。即使在遍布桥梁的水城威尼斯,他也不曾见到如此气势恢弘的桥梁。这个游历世界的旅行家对安顺廊桥终身难忘,把它记录在了《马可·波罗游记》之中。
  然而,马可·波羅并不知道,安顺廊桥并不是当时中国最壮丽的廊桥,像这样的廊桥在中国比比皆是,假如他看到今天遗存在中国各地的廊桥,不知他是否会发出“世界之人无有能想象其甚者”的感慨来。
  《中国土木建筑百科词典桥梁工程》中是这样定义廊桥的:在桥面以上立柱构顶,桥面形成长廊式的走道的桥梁。由于地域风俗不同,廊桥形成了各式各样的形制,我们通常将廊桥划分为木拱廊桥、石拱廊桥、简支木平廊桥、伸臂式木平廊桥等几种类型。
  我国历史上曾有过上万座廊桥,历经风雨保存下来的大致还有3000余座。在崇山峻岭之中,沟壑纵横,急流险滩。为了方便出行。先人将足够的智慧集中到河流上,遇水搭桥,山河从此贯通。千年来,一座座廊桥犹如彩虹般从河流上跨越而过,连接着千村百镇,天堑从此化作坦途。加上山河助阵,廊桥呈现出立体建筑的精彩,而以廊桥为纽带,山水与人文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对于中国廊桥诞生于何时何地,早已无从考证,但我们还是可以从史料的蛛丝马迹中寻找出结论一中国廊桥发端早在西周,最迟也不晚于西汉。唐宋,廊桥营造技术已基本成熟,赵伯驹、李嵩等名家创作了不少廊桥画作,让今人得以一睹宋代廊桥的风采。明清,廊桥在长江以南得到大量普及。清中期后,廊桥发展到了巅峰,人们将屋、亭、台、楼、阁、殿、水榭等传统建筑都搬到了桥上,桥头延伸出门楼、牌坊、碑亭、庙宇等附属建筑,形成了水上宫殿或水上园林的格局。此时的廊桥,承载了许多角色:交通工具、祭祀宗庙、休憩场所、交易市场、娱乐平台、团结乡民的纽带、传播文化的长廊……
  我生活在浙闽廊桥带上,从小与廊桥为伴,在我眼里,它们不仅是普通的桥梁,更是一个个活着的生命。从2005年以来,我追寻着这些跨越两千年的交通图腾,足迹遍及浙江、福建、安徽、江西、湖南等20余个省级行政区,对300余座具有代表性的廊桥进行了实地寻访。每走访一座廊桥。我都会为它整理出一份详细的档案。久而久之,我寻找到了廊桥的分布规律,密密麻麻的点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多个廊桥聚集区,一幅清晰而壮观的中国廊桥版图在我面前徐徐展开……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英语作为学生的三大主科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将通过对如何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丰富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进行多样化学习以及创造英语语言学习环境进行探讨。通过多种方式强化学生英语语感,使学生的成绩以及英语素养得到稳定长足的进步。  【关键词】兴趣;方式;全英课堂;多样化学习  【作者简介】孙小凤,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第三中学。  在我国现阶段的素质教育中,英语教育已是学生学习
长沙人是湖南人的代表,他们吃得苦、耐得烦、不怕死、霸得蛮。他们喜欢用调侃的语气说话,见不得人在他们面前傲慢,总要用口舌打你几十“军威棒”才痛快。爱吃爱玩的他们,尤其喜欢“策”,总能在不知不觉中,把你给“策”了……  天下人在长沙人面前还真牛不起来,你说官大,人家顺手指着天安门城楼上挂着的那张照片;你说画好,人家拿出齐白石的虾;你说歌好,人家会搬出李谷一;你说你是科学家,人家会请出袁隆平;你说钱多,
这是个令人向往之地:碧绿的湖水,清新的空气,植物的乐园,中世纪古镇……两千多年前,罗马人就开始在湖畔休生养息,享受别具一格的生活——从自家的房间窗口抛出鱼线悠然垂钓。近几百年来,文艺大师们光临之后总会灵感大发,感慨良多,而那优雅的湖光山色,也频频出现在银幕上——这不是传说中的世外桃源,而是真真切切地存在于意大利北部的科莫湖区。  在意大利北部的阿尔卑斯山南麓,点缀着一连串明镜般的湖泊,形成了意大利
“一个罐罐,装些饭饭,不吃饭饭,要吃罐罐。”这是流行在重庆、贵州、云南等地广大农村的一个通俗谜语,谜底其实就是一种生长在山坡野地的小果子——刺梨子。不过,它的名字虽然带了个“梨”字,但实际上跟梨并没有关系,它是一种蔷薇科植物的果实,又名“送春归”、“文先果”等,是一种滋补健身的天然营养珍果。  刺梨子得名于其独特的外观。这种扁圆球形的果子体型较小,一般直径只有2~4厘米,比成人大拇指稍大。成熟之前
2017年7月7日上午,被英国《卫报》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贯通仪式在西人工岛隧道入口处举行,阳光、音乐、彩旗、礼炮,一切都恰如其分。仪式现场人头攒动,众多工作人员和国内外媒体见证了这一荣光时刻。  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贯通的消息一出,顿时轰动海内外,引来万众瞩目。  谁能想到,在尚未正式贯通前,港珠澳大桥曾遭到各界人士严重质疑。时隔5个多月,随着港珠澳大桥的建成,曾经的质
上海话,一个非常有特色的地方方言,是吴语的重要代表之一。和众多吴语系方言一样,上海话保留了许多古汉语因素,老派上海话有入声、有濁音,拥有强迫性的规则连续变调等。自从1843年上海开埠成为租界后,移民的涌入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使上海话一跃成为吴语区发展最快的语言,形成多种吴语方言共存的新上海话。  同时,上海租界设立后,对外贸易蒸蒸日上,为了与外商打交道,商人竞相学习英语,英语与上海话结合的“洋泾浜英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近年来,海南成为许多人过年旅游的首选地。人们往往选择到海边,与大海相拥,听海风低语。但其实,除了与海洋亲密接触,感受当地黎族独特的新年习俗,也是一种不错的体验。  黎族是生活在海南的土著民族,他们聚居在海南省五指山市、保亭、乐东、琼中、白沙、陵水、昌江等地,其中以五指山市的黎族村寨和传统文化保存得最为完整。黎族人擅歌舞,新年的娱乐活动繁多,舂米舞粗犷有趣,竹竿舞热情欢
大西洋海域上的法羅群岛靠近北极圈,海岸线非常曲折,有着让人惊异的美,在摄影师的镜头下,群岛时而低沉温柔,时而遗世独立。
椰子蟹属十足目,陆寄居蟹科,椰子蟹属,无亚种分化,主要生活在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热带岛屿上,不同岛屿的椰子蟹色彩也大不相同,其外壳呈现出紫蓝色或是橙红色。  很多动物家族中都有一类“怪胎”,比如不会飞行只会奔跑的鸵鸟,不仅会打洞还会滑翔的飞鼠……而在水陆两栖的螃蟹家族中,也有一群生来就与众不同的族类——椰子蟹。这种螃蟹不善水性,却擅长爬树;不爱横行,却可以直线行走;不喜欢鱼虾等美食,却偏爱果壳坚硬的
对于体型娇小的毛毛虫来说,伪装手段十分重要——在残酷的生存环境中,它们凭借巧妙的伪装而频频逃脱捕猎,因此它们的长相是其生存的关键。  2014年5月30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生物学家丹尼尔·詹森在哥斯达黎加进行科研时,意外地发现了一条外形奇怪的毛毛虫。起初他还误认为这是一条蛇,经过仔细观察后才发现真相:原来此“蛇”非彼“蛇”,而是一条货真价实的毛毛虫。  这种毛毛虫其实是天蛾科的一种飞蛾幼虫,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