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结构变化的消费反馈效应——基于城镇和农村2016-2020年经验数据的比较

来源 :商业经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zol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基于我国2011-2020年近10年的人口结构变化数据,考察了人口结构变化对我国城镇和农村地区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同时还进一步考察了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效应.研究发现,城镇和农村人口结构(少儿抚养比)变化对居民消费规模扩大和消费升级的影响效应存在显著异质性,人口结构(少儿抚养比)变化对城镇地区居民消费规模扩大和消费升级的影响效应均存在,但对农村地区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效应不存在;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并没有得到城镇居民的积极响应,导致城镇人口结构(少儿抚养比)并没有发生显著变化,也没有带来城镇地区居民消费规模的明显扩大,但得到了农村地区居民的积极响应,对农村地区人口结构(少儿抚养比)的变化带来了明显影响,促进了农村地区居民消费规模的扩大和消费升级.研究得到的启示是,下一步政府急需在稳住农村地区居民积极响应“二孩”和“三孩”政策的基础上,通过相关政策举措来正向激励城镇居民多生育,改善城镇地区人口结构(扩大少儿抚养比),继而促进城镇地区居民消费规模的扩大和消费升级.
其他文献
国民经济增长和居民消费改善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目标函数,而流通业发展作为兼顾二者的重要经济驱动力,能否实现经济与消费的双重红利备受关注.基于流通业集聚、经济增长与消费升级的内在关联,本文在考虑空间溢出效应的前提下,依次构建流通业集聚发展的双重红利检验模型,进而以2004-2018年城市层面数据予以实证;进一步地,本文从产业结构、生产效率以及交易效率等维度考察流通业集聚发展实现双重红利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全国层面,流通业集聚发展对于本地而言具有推动经济增长和消费升级的双重红利.同时,流通业集聚发展对于周
作为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二手物品网络交易平台应当承担相关平台义务.在运行机制上,二手物品网络交易平台与一般电商平台相比,既具有共性,同时也因二手物品交易的特性与后者存在差异,因而不能直接套用一般电商平台的义务规则.考虑到实践情况和行业发展的需要,应当将不同场景下二手物品网络交易平台义务予以区分,从而张弛有度地规范发展二手物品网络交易市场.
本文在梳理跨境电商价值链稳定性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回归分析模型,实证检验四大影响因素对我国跨境电商价值链稳定性的影响路径,并根据结论提出相关建议.
目前,电商市场的竞争态势主要体现为大的电商平台占据着绝大部分市场,大多数中小电商平台为争夺少量份额而激烈竞争.在此背景下,中小电商平台唯有通过开创性创新才能开辟新市场.外部知识搜索为开创性创新提供了必要知识,而环境动态性则加重了市场不确定性,使电商平台无法确定创新方向.因此,本文将通过实证分析,探究电商平台外部知识搜索对开创性创新的影响,以及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旨在为电商平台积极推进开创性创新提供借鉴.结果表明:外部知识搜索宽度显著促进开创性创新;外部知识搜索深度显著促进开创性创新;市场动态性在外部知识
由于物流业市场竞争从“价格战”逐步转向“价值战”,所以物流企业将在创新活动中投入更多资本.但目前许多物流企业仍未意识到参与价值网络构建的重要性,这不仅会限制联合创新活动的开展,同样也会制约自主创新效益的提升.因此,本文将从网络位势视角出发,通过实证研究探索价值网络共生对物流企业创新效益的作用路径.结果表明:价值网络共生显著提升物流企业创新效益;价值网络共生显著促进联合创新和自主创新;联合创新在价值网络共生与物流企业创新效益的关系中起中介效应;自主创新在价值网络共生与物流企业创新效益的关系中起中介效应;网络
本文以关系治理理论为依据,通过对225个产业市场中的供应商展开问卷调研,探讨联合行动和数字化转型在供应商品牌导向对市场绩效影响中的中介与调节作用,构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结果表明:供应商品牌导向对市场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供应商与采购商共同制定计划和共同解决问题在上述关系中发挥完全中介作用;供应商数字化转型不仅正向调节品牌导向与共同制定计划的关系,还增强了共同制定计划的中介作用;但数字化转型对品牌导向与共同解决问题关系的影响不显著,也未能强化共同解决问题的中介作用.
数据是现代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产物,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数据对新经济增长极的形成、产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流通现代化是流通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为了更好明确数据生产要素同流通业现代化发展的关系,本文使用理论分析结合实证检验的研究思路,阐述了数据生产要素与流通业现代化发展的内在关联,明确了数据生产要素促进流通业现代化的内在机制.在此基础上建立门槛面板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可以促进流通现代化水平增长,但具有显著的门槛效应,意味着要充分发挥数据生产要素促进流通业发展的价值需要,重视数据生产要素
空间结构承载着产业发展的资源,同时也是区域产业结构不断高级化的基础.特别是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城乡差距不断缩小、产业现代化发展成果惠及更多民众的过程中,商贸流通业在支撑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生产生活等多个方面体现出重要作用.但商贸流通业空间布局仍存在较大问题,优化商贸流通业空间结构是促进商贸流通业转型创新发展的关键.通过对现阶段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的空间结构进行分析阐述,总结得出商贸流通业的空间结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以“点-线-面”三维结构探讨如何基于优化商贸流通业空间结构帮助商贸流通业实现转型创新发
本文选取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了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服务性消费需求与流通产业升级的关联程度进行了分析,进一步利用静态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服务性消费需求对流通产业升级影响的经济特征.结果表明:2009-2020年我国服务性消费需求与流通产业升级之间整体上处于良性耦合阶段,两者表现出明显的共振关系,并且呈现出理想的协同发展状态.根据面板数据模型的回归结果可知,服务性消费需求对流通产业升级的推进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并且长期效应较短期效应有所提升.最后提出要根据区域发展特征,为居民提供多元化商品供给,因地
商贸流通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在创新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商贸流通企业的创新要求企业搜索知识资源,并对其整合重构以提升创新效率.然而目前大多数商贸流通企业仅仅重视从内部搜索资源,难以弥补自身资源不足的缺陷.因此,本文针对跨界搜索对商贸流通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期为商贸流通企业积极进行跨界搜索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跨界搜索能够促进商贸流通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跨界搜索能够提升商贸流通企业的双元能力;双元能力能够促进商贸流通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双元能力在跨界搜索和商贸流通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