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运用契机的探究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842429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多媒体被广泛应用到教学活动中。特别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大大改善了语文教学的效率。但是,随着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也出现了一些滥用多媒体现象。如多媒体一用到底,学生整节课都被多媒体视频牵着走,不能发挥主体性;有的教师不该用多媒体的时候,也用多媒体视频辅助教学,结果适得其反;还有的教师把多媒体课件制作得眼花缭乱,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变成了放映员,课堂由原来的“人灌”变成了“机灌”。如此种种,势必会影响教学效果。基于此,笔者结合语文实践教学,针对多媒体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谈几点体会。
  一、引导学生理解课文背景时,运用多媒体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是教材编写专家精挑细选出来的,各个时代的作品都有。这些课文的内容虽然都具有正能量,但是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可能由于时代的不同和学生年龄的特点等情况,对教科书中的内容背景不是很了解,这对学生学习产生了一定阻碍。这个时候,教师应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所学课文的时代背景,有助于学生了解课文的时代背景和课文的内容,或者借助信息技术和校园网等教育资源,提前了解课文的时代背景对学生全面了解文本内容和作者的写作背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都是有很好的帮助的。
  如在教学《包身工》前,教师可以提前在网上搜索相关的背景资料,然后制作成课件或微课,在布置预习作业时向学生展示,使学生清楚地了解本文反映的社会现实情况。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时,运用多媒体
  多媒体自身强大的视频效果,能够创设合适的教学氛围和生活情境,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现场制作教学氛围的优势,播放生动的声音,呈现生动的视频信息,营造沉浸式的教学氛围,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视觉感官,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如在教学《沁园春·长沙》时,学生对诗歌没有浓厚的兴趣,所以教师应用多媒体播放诗歌中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解决教学难点和突出教学重点时,运用多媒体
  每节课都有教学难点和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是每一节课收到教学效果的关键。面对教学难点,教师要借助多媒体播放生动形象的视频和类似于CT切片的模式,或利用多媒体的暂停、慢放、回放功能进行教学,以降低学生的认知难度,并化解教学难点,或者通过反复播放学习的功能来强化学生的重点,从而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如在高中语文复习课中,教师应用多媒体大屏幕总结、归纳、分类、整理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可以使学生条理清晰、记忆深刻。同时,通过大屏幕表格对比学习,更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和记忆。
  四、拓展学生知识面时,运用多媒体
  拓展学生知识面是高中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教学实践证实,只借助高中语文课本教学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是不够的,教师还要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通过课外阅读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备课时,结合科学的教学内容,上网搜索与教学内容相关联的内容作为本课的教学辅助材料,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这样一来,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微课视频,可以打破语文课本知识的狭窄,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为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拓展了空间,充实了知识文库。
  五、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时,运用多媒体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随堂练笔的机会很多,教师要抓住這一时机,运用多媒体辅助读写训练。在教学时,教师要以教学内容中的小练笔为契机,选取相关内容,通过多媒体及时给学生展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帮助学生理清写作思路,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多媒体语言呈现、声音模拟、视频展示与写作训练相关的文件材料和内容,都将成为学生习作的素材,加上多媒体具有强烈的感觉刺激,会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与写作欲望,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训练效果。
  总而言之,多媒体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契机,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摸索,逐步掌握恰当应用的规律。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应用多媒体,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高中语文教学的优势。
  (作者单位:河北省沧县杜生镇第三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以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个案,从该校的网络新媒体促进新时代班级文化建设入手,分析了目前取得的基本成效和基本经验。  关键词:网络新媒体 新时代 班级文化 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因此,高校要正确利用新媒体,提高高职院校建设班级文化的主动性、针
摘要:情感是音乐艺术的灵魂和生命。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力、艺术欣赏品位和音乐素养,最终提高音乐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音乐 欣赏教学 情感体验  一、巧设音乐情境,激发情感体验  有效的教学情境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在初中音乐欣赏教学
生物学科具有文科和理科的特点,高中生物知识冗杂抽象、记忆量大,且部分知识不易理解,而思维导图是在放射性思维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理论体系,是一个很好的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有效理清知识体系、构建知识框架,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加深记忆、理解知识。下面,笔者分析了思维导图在理解生物概念、课堂教学、课后巩固复习中的应用,旨在借助思维导图构建高效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  一、在理解生物概念中的应用  高中生物教材中
新时代赋予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新的使命和任务,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教师通过多样化的教育实践活动,能引导学生在获取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基础上,更加积极地关注社会生活,并在发现社会问题、分析社会问题、实践社会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自身的责任意识,将自身的命运和国家命运紧密结合起来。同时,在学习和人生成长的过程中,学生会形成健康良好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增强责任意识、
一、电子教室存在的问题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如今学生在机房上机已经得到了普及。然而,大部分机房都是多媒体教室布局,即教师通过投影机把要讲述的课件投射到屏幕上,然后通过麦克风向学生讲解知识。这样一来,投影机的清晰度、教室的大小和学生视力的强弱就决定了机房的教学效果。如在理工科编程教学的演示中,投影机投射在屏幕上面的字体较小,学生看屏幕就會感到很吃力,甚至有些学校为了节省成本,直接将图像投射在白色的
摘要: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情境教学可以很好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本文结合具体教学案例,论述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地理 情境教学 核心素养  在新课程改
摘要: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学会理性分析和表达,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本文主要从相互对比、回归文本、表达质疑、打破常规等角度出发,阐述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批判性思维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在分析问题时缺乏对信息的收集和处理,融入了过多的主观色彩,以情感冲动替代了逻辑分析。批判性思维是持有理性质疑的态度,在强
摘要: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就是信号与系统,这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与核心课程。教育信息化给高等教育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信息化技术,改善了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的不足。本文以信息化教学为切入点,分析了推动信号与系统课程改革的措施。  关键词:信息化条件 信息与系统 改革措施  教学信息化对高校提出了一项巨大的挑战,如何通过信息化方式促使学生掌握信号与系统课程知识点,如何提高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有效落实与深化推进,“有效引导”教学策略应运而生。小学生正处于培养思维方式和信息获取能力的初期,教师采用有效引导的教学方法塑造他们,远比灌输式教学方法好。本文针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有效引导”策略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 有效引导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会采用让学生背公式、刷题目等方法获取比较高的考试分数。但事实上,这样的教学方法极其不利于小学生的长
摘要:目前,我国听障学生数量较多,但社会对听障学生的关爱程度远远不够,甚至有部分民众在一定程度上歧视听障学生,这对听障学生的成长产生了不利影响,同时不利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品德的传承。本文阐述了听障学生在我国社会中受到的社会歧视现状,然后全面探讨了树立听障学生公共意识的策略。  关键词:听障学生 公共意识 传统文化  一、听障学生受到社会歧视的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听障学生在社会环境中受到的歧视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