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曾经的生活

来源 :作文新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an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梦,应该多姿多彩,应该美丽绚烂,应该是一个人渴望的理想……
  ——题记
   她拿着录取通知书直发愣,她考上了,她实现了爸妈的理想,只是硬生生把她自己脆弱不堪的梦扯了个粉碎扬在了空中,它们划过的抛物线衬着她的悲凉。
   她知道,只要自己的情绪有一点变化,不要几天,全校都会知道。是啊,谁叫自己出过风头呢?
   小时候,当别的孩子在院子里嬉闹时,她却爱独自坐在小板凳上想心事,大人们都说这孩子文静。
   每次幼儿园最好的画总是她画的,妈妈欣喜,爸爸却不以为然。当妈妈带着她去串门的时候,听着阿姨们大谈达·芬奇、徐悲鸿时,她已经在为自己编织着一个彩色的梦。
   这个梦很快被爸爸妈妈的一次争吵打碎了。当她赶到里屋的时候,妈妈正坐在床边哭泣,她默默地扶起妈妈,走出屋来。身后,爸爸的声音仍在高高地响着:“画画能顶什么用!考不上大学,你什么也别想干……”
   她好像是一下子长大了五岁。她更用功,更听话,只是对画画只字不提。可是,她觉得自己天生不是学习的料,做题像是啃着一块块钢板,她觉得自己不是在做、在算,而是在啃、在撞。那一本本参考书,像是一个个堡垒,虎视眈眈,又像是一个个无底洞,要将她吞进去,吞进去……
   老天爷突然良心发现,给了她这样一个机会。一位小有名气的画家,不知怎的看中了她的画,推荐上去,先是市里获奖,再是省里,最后是全国。她的名字,一下子风靡全国。她的画办过展览,上过杂志,不断地有人请她作画,而她偏又有求必应。她的时间,一天一天地飞逝着,爸爸的脸色也一天比一天阴沉。
   终于有一天,她发现,老师讲的题她都听不懂了。老师的目光变得越来越冷淡,同学们对她也越来越疏远。而爸爸每天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她抱来一摞参考资料。她的心一直一直向下沉,向下沉……
   吃过晚饭,她坐在书桌前做功课,爸爸在身后坐着,虽然离得很远,可她觉得那目光像是要把她烤化一样,她战栗了。她觉得自己就像一个溺水者,在汪洋大海里上下起伏,奋力拼击,可不论她怎样努力,总是到达不了彼岸。
   “爸爸,我游不动了。”
   “爸爸看到你瘦下去了,可这一年无论如何都要拼,不能松动。”
   “我坚持不住了,我被抛下去了。”
   “爸爸知道你累,你苦,别怪爸爸狠心,这是为了你好!”
   “爸爸,妈妈,救救我呀!”
   她常常羡慕徐悲鸿笔下的马,那么洒脱、自如、灵秀,而想到达·芬奇画蛋的故事,她又感到自己的软弱无力。她觉得自己就像是一个陀螺,被人抽着、打着,不停地转,她觉得累极了,可是她不能停下。为了这个,她的一切爱好都必须放弃。
   每晚,当她觉得倦怠时,她就听听音乐。每每想到童年,总觉得是一种享受,自从上了学,一切都不是那么回事了,她的任务从画画一下子变成了学习。虽然不再去求教,不再去写生,可是爸爸妈妈可曾看见,她的练习卷子背后,作业本背后,全都是她信手画下的一个又一个图案。沉浸在艺术的世界是美的,可现实总将她从梦境中拖出来。
   她常常做同样的梦,她奋力地呼喊,奋力地在海里拼搏,可是没有人理会她,她总是无援地奋斗。每次梦醒,泪水总会打湿她的头发,可她知道,她必须游出来。
   走在路上的她,一遍一遍地回忆着爸妈的期望,一遍一遍地回忆着自己的梦想。当她看见爸妈在门口紧张的神情时,她知道,他们在期待着什么。默默地拿过通知书,她径直走回了房间。
   三年了,这三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毕竟所有事情都已结束,所有事情都已开始。所谓人生,就是一步一步踩着梦想爬到巅峰,又何必执着,这也只是曾经的故事罢了。
  (指导教师:蒋平)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 海宁中学 吕之磊rn[嘉兴市2018—2019学年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测试第6题]rn请观察下面的漫画,回答问题. (6分)(1)请用简洁的文字说明漫画的画面内容. (4分)(2)请概括这幅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其实,与其处于人前,被人围绕,受人羡慕,倒不如独自躲于最后,即使被人遗忘,也照旧自由洒脱、逍遥快活。只是,这个道理,我懂得太晚了。”望着身后饿狼般如影随形的人们,我强撑起精神,牵出了一抹虚假的微笑,却丝毫掩盖不了心中的后悔。一切都被改写,在那一天……   放学了,我默默地看着有说有笑的同学三五成群地从我眼前掠过,心中尽是不甘,为什么,我总被丢在最后,没人关注,不被在乎?我目光浓烈而又炽热地盯着前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记得小学的时候,语文老师常常会在作业里布置一项“摘抄”。那时看的书并不多,往往是在书店里买一本《好词好句》,内容从名言警句、风景描写到人物心理活动无所不包,并且分类细致,只要一摊开,就有大把大把的好句子可以记录。而那时也不过二三年级,写作水平要求并不高,因此以这样大批量且语言风格类似的段落来填充对付也绰绰有余。   直到后来上了初中,我才开始学会有选择地做摘记。   然而在面对作文素材的时候,我的
嘈杂纷乱的教室为何突然安静?前桌的他为何回头背起了单词?是巧合,还是不为人知的秘密?   答:教室后门那杀气腾腾的一张脸。   这个流传甚广的段子,在我们班里几乎每天都会上演。   我们尽职尽责的“女强人型”班主任鲍旭黎——我也只敢在纸上直呼她的大名,平时顶多敢叫一句“老鲍”——总像“牢头”一样盘踞在班里,偶尔离班也不忘杀个回马枪突击检查一番。   老鲍的负责和好强是出了名的,作为一名金牌班主任,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福建本“外聚珍”的版本比较复杂,乾隆至光绪间有五次主要的印本。这五次印本所收之书多有不同,以往对此并未作详细梳理。本文借助北京大学图书馆所藏福建本“外聚珍”的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