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把英语专业写作课向创作课转型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rpheu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尽管英语专业的写作课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学生的基础较弱,思想意识不到位,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法单一,课程设置僵化,资源配比不合理等因素导致该课程普遍成为了教师和学生吐槽的中心。改变学生观念,让他们有话可写,以教材为依托,丰富内容,灵活教法;合理课程设置,壮大写作教师队伍,才能使写作课成为创作课。
  【关键词】英语写作;教材教法;课程设置;师生配比
  【作者简介】黎程立,李梦露,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外国语学院。
  引言
  近年来,全国各大高校的英语专业都开设了写作课,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写作训练。实际教学经验证明,学生用英语写作的能力完全可以培养。写作要求表达清楚而完整的思想,写作课的主要目的不是帮助学生熟悉某些语法项目或某些词汇,而是提高学生用英语表达思想的能力。然而,大学英语写作课在各大高校都普遍受到冷遇。针对我校2016级英语专业发放的问卷调查显示,75%的学生认为写作课很枯燥,45%的学生比较反感每周的写作作业,另一方面,全院有多达90%的老师不愿意上写作课,大多认为写作课备课压力大,课后批阅任务繁重,相对而言是最费力不讨好的一门课程。通过对相关数据、信息的整理分析,对写作课陷入如此尴尬局面的原因进行了如下分析:
  一、学生基础较弱,思想意识不到位
  英语专业教学大纲(2000)中明确指出,英语专业四级的写作水平应达到:“能根据作文题目、提纲或图标数据等,在30分钟内写出长度为150-200个单词左右的短文,内容切题,结构严谨,条理清晰,语法正确,语言通顺,表达得体”但数据显示,仅有68%的大二学生能够达到这一要求,专四过级率不容乐观,作文得分率更是堪忧。由于写作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技能,它是对学生的词汇、语法基础知识的运用,以及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综合考验。就词汇语法而言,55%左右的学生在平时的写作练习中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拼写语法等错误。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2018年4月的专四考试中,作文题干中有一个词“conservation”,很多同学都误看成了“conversation”或是“conservative”,导致审题错误,文章内容一塌糊涂。另一方面,很多学生仍然把写作视为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任务,心理有很强的抵触情绪。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法单一。
  我院使用的写作教材是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丁言仁主编的《大学英文写作》1-4册。“第一册重在帮助学生打消顾虑,能用常用的文体表达自己的思想;第二册帮助他们学会使用规范的英语书面表达,并进一步训练常用的语言修辞和篇章修辞技巧,更深入、更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第三册的重点是议论文写作,使学生敢于并能够写出学术性的文章,表达和论证自己的观点;第四册侧重增强学生对研究过程的了解和对学术论文写作规范的把握”。可见这一系列的教材内容是递进且丰富的,但教师在课堂上往往照本宣科,满堂讲授的形式,学生自然越感无趣了。
  二、课程设置僵化,资源配比不合理
  《大学英文写作》明确指出:“这套教材大致上第一、二、三册分别供大学一、二、三年级使用,第四册则供四年级使用一个学期。”但我院在大一下学期开设写作课,大三上学期结束,对于大四的论文写作而言中间不仅留出了空窗期,而且指导性也较弱。16级由于老师们不愿承担,有的老师带班多达4个,很不利于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针对以上原因,提出三条对策以期能为写作课正名,为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支招。
  1.改变学生观念,让他们有话可写。75%以上的同学支持取消每周例行的Journal, 认为“无话可说”。生编硬造只能让他们更加反感写作。写作归根到底是一种创造过程。教师需要适当地引导,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参照“Read-Think-Write”的模式,鼓励学生多读多思,有感而发,写作就水到渠成了。
  2.以教材为依托,丰富内容,灵活教法。无论是丁往道的《英语写作手册》还是丁言仁的《大学英文写作》,都为英语写作课程铺垫了道路,指明了方向,但如何充分地利用教材,如何有效地教授课程对于都是极大的挑战。只有依托教材,整合资源,利用交际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口、手,让写作课成为创造性思維、批判性思维迸发的活跃战场。
  3.合理课程设置,壮大写作教师队伍。考虑到本校学生的英语基础,以及毕业论文写作的需要,如果能够在大二上学期开设写作课到大三下学期结束,那么就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而不拘泥于遣词造句,同时也更有利于与大四论文写作的衔接。当然,另一方面,“一师配百生”的局面必须被打破,才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更大程度上鼓励学生高效地创作。院方应当采取一定的鼓励措施,扩大写作课教师的队伍,原则上每个班级配一位写作老师最佳。
  三、结语
  写作训练是全面的训练,不仅有助于提高语言水平,还有助于提高观察分析、逻辑思考的能力,有助于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希望通过学生、教师、学院三方的共同努力,改变传统意义上枯燥无聊的写作课,帮助学生真正用写作来反映思想,传达观念,表现自我!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丁往道,吴冰,钟美荪,郭棲庆.英语写作手册[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6.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对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基于人才需求,加强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育工作者要把中外文化与英语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而为现代社会培养专业的英语人才。本文就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策略作了相关分析。  【关键词】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
【摘要】新课改提倡:要通过智慧教学环境下信息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增强英语课堂的教学质量,以此演绎一个智慧性的英语课堂。文章鉴于此呢,则就从“有利于优化英语教学课堂,有利于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和有助于缺课的学生和‘学困生’”这三个方面分析了智慧教学环境下信息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优势,然后又从两个大的方面分析了信息技术在大学英语智慧教学环境下对非专业英语学生人才培养的策略,包括智
【摘要】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中,学生被动听讲,主体地位得不到重视,没有发言的机会,沉闷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倍感压力,回答问题时也无法运用思维,学业停滞不前。教师也没有了解学生的情况,和学生没有进行良好的沟通,无法提高教学质量。大学课堂要避免这些问题出现,就要进行充分的师生互动,在互动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也能够够通过学生意见吗,完善教学体系,提高教学水平。本文对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问
【摘要】本文先对产出导向法的基本概念进行分析,然后在激发学生兴趣和符合大学英语课程需求方面,对产出导向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优势进行總结,进而在目标设计、课程实施和评价等基础上,对产出导向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实践方式和措施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词】产出导向法;大学英语;实践研究  【作者简介】韩璐(1983.2- ),女,汉族,云南昆明人,硕士,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外语教研室,讲师,研究方向:
大学英语教学要注重培养大学生的英语能力,做到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也要会用英语简单的进行交流,熟练掌握最基本的听、说、读、写的技能.本文笔者将会根据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合作
【摘要】在“互联网 教育”发展战略逐步深入的背景下,文章在参考前人研究著作和实践调查的基础上研究大学生英语在线学习的学习策略。根据线上学习和英语学习的特点和要求,文章从基本策略和支持策略两方面展开,帮助大学生提高信息获取应用能力和维持稳定的学习态度,从而增强大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互联网 教育”;在线学习;英语学习;大学生;学习策略  【作者简介】韩晓倩,安徽理工大学。  一、引言 
【摘要】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会计类岗位对于其从业人员的英语听说能力有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调查,明确了会计从业人员应具备的英语听说能力,分析了目前我校会计专业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现状,并对进一步提升会计专业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提出建议。  【关键词】会计专业;英语教学;听说能力  【作者简介】孙建军,辽东学院外国语学院。  一、引言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以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优质应用
【摘要】本文针对联络口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基于任务型教学法的理念,把任务贯穿“译前准备—课堂活动—课后实践”全过程,以学生完成任务架构学生能力和认知发展道路,强调口译任务的“真实性”,致力于缩小口译教学效果与现实口译需求存在的差距,以提升学生职业能力。通过实验,发现任务型教学法能提高训练效果,提升学生职业综合能力。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口译;能力培养  【作者简介】梁敏娜(1987- ),女,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要】国内大学英语教学偏重词汇与语法教学,却没有对英美文化知识给予足够的重视。但是英美文化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输入与融合是其教学改革不可更改的重要要求。这就要求大学英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英美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并且积极探讨英美文化如何输入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从而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掌握好跨文化交际能力。本文首先探讨了大学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化输入的重要性,其次分析了英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