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建筑能耗模型搭建—以长沙商场建筑为例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y3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建筑群能耗模拟通过建立自下而上的建筑能耗模型,可有效地评估不同节能技术在指定城市的节能效果.由于数据有限,城市建筑群能耗模拟一般基于各类型建筑的典型能耗模型.以长沙地区商场建筑为例,主要研究典型能耗模型搭建的方法.首先,对长沙地区商场建筑进行现场调研,包括建筑几何特征、内部功能分区、室内平均温度等.其次,通过调研设计规范与标准,确定商场建筑的围护结构、室内热扰、空调系统、生活热水系统的形式和能效参数.接着,通过对部分商场的分项计量实测数据进行聚类来获取长沙地区商场建筑的运行作息,包括灯光、设备、空调系统的作息.最后,使用SketchUp和OpenStudio软件搭建了典型商场建筑EnergyPlus能耗模型.模拟结果中年均用电量为192.7 kW·h/(m2·a),燃气用量为0.21 GJ/(m2·a),与调研的长沙商场平均用能较为接近.搭建的商场建筑典型能耗模型,将用于评估长沙市所有商场建筑的能耗特点及其未来碳中和路径.
其他文献
文章依托实际工程,探究冲击碾压施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使用效果,并与其他压实方式进行比较对照.试验结果表明,冲击碾压技术相较于其他技术,压应力与压实度增加得最快,可减少路面施工时间,对提升公路路基施工效率具有明显的效果.
为了研究植物灰分在公路工程沥青改性中应用的可行性,文章选取稻壳、蔗渣、小麦秸秆三种农作物废料,制备纳米级稻壳灰(RHA)、蔗渣灰(SCBA)、小麦秸秆灰(WSA),并结合植物灰分特性,分析植物灰分对沥青常规指标、储存稳定性以及PG分级高温指标等的影响.结果 显示:植物灰分提高了沥青软化点,降低了针入度、延度;植物灰分改性沥青具有较好的储存稳定性,但掺量不宜过大;加入植物灰分后,沥青高温分级等级可提高1~2个等级.经综合分析,植物灰分具有应用于沥青改性的可行性,推荐RHA、SCBA、WSA最佳掺量分别为6%
文章基于重庆市城区扩容现状,结合通勤圈交通发展趋势和特征,通过本地条件分析和案例分析,提出重庆主城都市区内在现有的路网格局中应规划区域快速路,形成层次分明、结构完善的路网体系.
为研究不同孔隙率对PAC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文章采用马歇尔击打仪和轮碾仪来调整PAC沥青混合料的孔隙率,对不同孔隙率PAC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能、低温抗裂性能以及水稳定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表明:孔隙率选择4%时混合料的动稳定度最大、车辙变形量最小,此时PAC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能较好;孔隙率选择4%时PAC沥青混合料的最大弯拉应变达到最大值,超过4%后PAC沥青混合料的最大弯拉应变开始大幅度减小;增大孔隙率可以增大PAC沥青混合料的残留稳定度和冻融劈裂强度比,从而有效提升PAC沥青混合料的水
以长沙市某办公室电致变色(EC)窗为研究对象:首先,基于采光实验研究了夏季EC窗调控方法与垂直立面太阳辐射强度的关系,并据此提出了EC窗分层控制策略;其次,结合EnergyPlus能耗模拟,分析了EC窗采取此分层控制策略的节能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当垂直立面太阳辐射强度不超过70 W/m2时,EC窗处于透明态即可保证室内舒适的光环境,而随着垂直立面辐射强度增大,EC窗控制方式根据太阳直射光线入射位置而有所不同;当太阳直射光入射位置未在人眼视野内时,调整下层玻璃着色往往比调整中层玻璃着色更能有效控制室内眩光;
半刚性路面结构由于其材料特性将不可避免地出现反射裂缝,而采用抗裂材料进行反射裂缝防治是目前最行之有效的手段.为更好地评价抗裂材料性能,文章选取了市面上常用的抗裂贴、土工布和高性能应力吸收膜三种抗裂材料进行室内试验,主要包括拉拔试验、扭剪试验、抗水损试验、疲劳试验以及综合成本比选.结果 表明:抗裂材料能够有效增强结构的力学强度、抗水损性能以及疲劳寿命,高性能应力吸收膜增强效果最强,抗裂贴次之,土工布最弱.综合各方面成本比选,抗裂贴是性价比最高的抗裂材料,可大规模推广使用.
锚固加强植被系统(ARVS系统)由高性能植被保护垫(HPTRM)、植被和锚杆组成.文章通过在裸露边坡、植草边坡、ARVS系统防护边坡进行的现场试验,对比三种边坡降雨后的土体变形数据,评估ARVS系统防护膨胀土边坡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ARVS系统能约束膨胀变形,有效地防护膨胀土边坡;ARVS系统施工完成时,主要由HPTRM与锚杆限制膨胀变形;当植被生长到定规模后,HPTRM、锚杆和植被三者共同作用,极大地约束了膨胀变形,有效地防护膨胀土边坡;强降雨条件下,ARVS系统防护膨胀土边坡的效果明显优于植草边坡
为顺应南海岛礁开发建设与可持续发展,针对该地区建筑内部空调负荷较大,传统围护结构节能效果较差的问题.提出将相变屋顶应用于该地区,利用风洞试验测试探究其在不同辐射强度、相变层厚度和水平风速条件下的传热特性.并结合Matlab模拟进一步确定适合该地区的相变层应用形式、厚度及相变温度,结果表明:增大辐射强度可增加屋顶相变层融化和凝固初始阶段的外表面温升速率;增大相变层厚度及风速均可明显增加延迟时间,而风速对传热衰减度的影响不明显;当相变层厚度由0 mm增加至40 mm时,各风速下的传热延迟时间平均增加1.6h,
为研究橡胶沥青碎石封层在沥青路面养护中的性能效果,文章通过碾压试验、湿轮磨耗试验、低温冲击试验对其路用性能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 表明:碾压试验中,构造深度主要受碎石粒径和沥青层厚度影响,碾压初期摩擦系数主要取决于构造深度,经过荷载长期作用后,摩擦系数主要受构造深度和碎石棱角性影响;湿轮磨耗试验中,橡胶沥青碎石封层脱石率比普通沥青碎石封层脱石率低1.8%;低温冲击试验中,橡胶沥青碎石封层脱石率比普通沥青碎石封层脱石率低96.5%,说明橡胶沥青碎石封层可有效改善沥青路面抗水损坏性能和低温性能.通过实际工程验证
为解决空气源热泵室外换热器在低温潮湿的工况下运行时的结霜问题,从结霜影响因素及霜层生长条件出发,改善了一种抑霜表面改性方法,制备出接触角为158.3°的超疏水铝基翅片;基于超疏水抑霜机理分析,并通过所建立的模拟低温、高湿环境的强制对流可视化实验平台,对超疏水铝基竖直翅片的抑霜/融霜效果进行理论及实验研究.结果 表明,超疏水表面液滴成核位垒大、冰桥传播慢、液滴与冷表面接触面积小、液滴频繁发生合并-弹跳-滚动-滑落现象;霜层初始生长阶段,超疏水铝基表面较常规铝基表面结霜时间延迟165 s、霜层覆盖率增速小;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