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腹部脂肪(CT测量)分布与体质指数及代谢综合征的关系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shuang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老年人腹部脂肪分布的特点与体质指数(BMI)及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

方法

收集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放射科行腹部CT检查、≥65岁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腹部CT图像,按照不同年龄、BMI值进行分组,另选择同期一组正常体重、≥65岁的老年患者和BMI与正常体重老年患者相匹配的中年(40~60岁)患者腹部CT图像作对照,比较分析老年人腹部脂肪分布的特点和影响因素。腹部CT取L4/L5椎间隙水平面图像传至GE工作站,用专项软件计算腹内脂肪面积(VFA)和皮下脂肪面积(SFA)。

结果

纳入研究的腹部CT图像共390例(男252例,女138例),腹部总脂肪面积(TAF)女性与男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23±122)比(303±141)cm2P=0.146],用身高校正后,女性TAF明显高于男性[(128±49)比(105±49)cm2/m2P=0.000]。按BMI分层计算,可见TAF、VFA、SFA值随BMI值增高而逐渐增加。按年龄分层(>65~75岁组,>75~85岁组,>85岁组)比较各值间的变化未能看到TAF、VFA和SFA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多。与正常体重的老年人、BMI匹配中年人比较,有MS者TAF、VFA、SFA增高,且随着MS积分的增加而逐渐增加;但以仅有一种MS组分分组,单有糖尿病、高血脂或高血压的老年组与对照老年组的TAF、VFA、SFA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VFA值大(男:OR=1.03,95%CI:1.012~1.047;女:OR=1.06,95%CI:1.026~1.088)是老年人发生MS的危险因素,年龄、皮下脂肪均不是影响老年人发生MS的因素(均P>0.05)。

结论

老年女性较男性TAF明显高;增龄不增加老年人的腹部脂肪面积。TAF、VFA、SFA值随BMI值增高而逐渐增加,有高度相关性。≥2个MS组分叠加时TAF、VFA、SFA各值均明显增大,其中VFA是老年人发生MS的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最近5年临床送检标本血清肺炎衣原体抗体检测结果及其流行病学情况。方法对北京协和医院2008年5月至2013年9月采用微量免疫荧光法检测的7 802份血清标本肺炎衣原体IgG和IgM抗体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IgG和IgM抗体以及滴度判断肺炎衣原体既往感染或近期感染。分析年龄、性别等临床因素与肺炎衣原体抗体滴度的关系。结果(1)肺炎衣原体既往感染:IgG抗体滴度≥ 1∶16且<1∶512(
目的探讨应用5 mm腹腔镜双孔法(1.5孔法)腹壁皮下悬吊式腹腔镜在子宫肌瘤切除术中的可行性、优点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在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90例子宫肌瘤患者分成1.5孔法组46例和气腹组44例(气腹组),分别应用1.5孔法腹壁皮下悬吊式腹腔镜和气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并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1.5孔组分别为(78±36)min及(225
目的探讨双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伴结节性硬化症(TSC)的临床诊治特点。方法分析10例RAML伴TSC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观察临床症状与病变的大小、部位,比较不同方法治疗后肿瘤的进展情况。患者男4例,女6例,年龄9~44岁,平均23.5岁。5例患者因腰痛、血尿等症状就诊;5例因肾外表现诊断为TSC,行影像学检查发现RAML。结果10例患者为双侧多发RAML,并符合TSC临床诊断标准,RAM
目的明确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非依赖性双侧肾上腺大结节样增生(AIMAH)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自2001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AIMAH共30例,总结AIMAH的临床和生化特点以及治疗转归。结果AIMAH在不同性别的发病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平均起病年龄(44±9)岁,中位病程是5年,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高血压(100.0%)。血皮质醇昼夜节律均消失,24 h尿游离皮
期刊
目的评价女性膀胱全切原位尿流改道的中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2月至2012年8月28例女性膀胱全切原位尿流改道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膀胱全切加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其中6例一并切除子宫。开放手术19例,腹腔镜手术9例。新膀胱重建采用T型回肠膀胱17例,改良Studer回肠膀胱11例。结果2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 114个月,平均55个月。患者均能自行排尿,术后6、12和24个月,日
目的调查北京地区某老年男性人群代谢异常患病情况,探讨其与全因死亡及心血管死亡的关系。方法对1 447名从1996年开始于解放军总医院接受年度健康体检的老年(65~96岁)男性作为基线人群进行15年随访研究。Cox比例风险模型用于多因素分析,累积生存率估计采用Kaplan–Meier法,生存率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1 447名老年男性平均年龄(73.4±4.8)岁,随访15年间因各种原因
期刊
目的寻找适合于中国肝细胞癌患者最佳的分期标准。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10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外科治疗的908例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TNM分期第七版、BCLC分期、Tokyo分期、JIS分期、CUPI分期、CLIP分期以及Okuda分期对肝细胞癌术后生存情况的判断力。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应用赤池宏治信息准则(
目的观察脂多糖预处理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内毒素耐受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hUCMSCs(1×104个/孔)分别暴露于0、0.1、1.0、10.0、20.0、30.0、40.0及50.0 μg/ml的脂多糖24 h,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以1 μg/ml脂多糖为预处理浓度,50 μg/ml脂多糖为诱导凋亡浓度,核因子(NF)–κB特异性抑制剂PDTC浓度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