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培养作文批改能力入手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fei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魏书生老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借助上帝之力搬走两坐大山”的方法。我借用此法,让学生自主批改作文,我加以指导。开头有人議论纷纷,说我偷懒的有之,说学生水平低批不好的有之,说作文水平会下降的有之。但我心里有数,因为学生在批改过程中积极性很高,批改得比我还认真、还仔细。批改后,学生们对同学写的批语的关注程度远远超过以前关注我写的批语的程度,有的还为一条批语是否准确展开热烈的争论。既然这样,学生成绩一定能提高。果然,半年以后我们班的作文成绩在全校就领先了。从那时到现在,我就没有或者很少批改过一篇学生作文了。
  怎样培养学生批改作文?我从易到难,列出十条要求,第一次批改只提一条要求,大家觉得很简单,会做了,第二次,再提第二条要求。这样坚持下来,每位学生就都能围绕一篇作文,从各个方面写出批语了。
  我从下面几个方面加以指导,学生在这些方面进步很快,自己作文水平自然就提高得很快了。
  
  1 格式是否正确
  
  刚入学,我喜欢使学生感到写作文,批作文都不难。随随便便地写,老师只要求同学们作文的格式正确,批改作文时只写一条关于格式的批语。批作文的时候要抽签,谁都有可能抽到全班任何一个人的。抽到人家的作文本,打开作文一看,格式没锗,便拿出红笔,写上批语:1.格式正确。批文用减分法,此项倘不减分,此文则为满分,然后签上批改人的尊姓大名。
  
  2 卷面是否整洁
  
  显然这一条又是大家都能看得出来的。后进学生批改别人作文,指出卷面不整洁时,下次自己写作文也注意卷面了。
  
  3 错别字几个
  
  发现错字,要将错字在原文处打上标记,并且写到批语处,再在后面写上正字。有的粗心的同学错字挑不出来,怎么办?我们就搞流水作业:每人要批四篇文,每篇文要经过甲、乙、丙、丁4个人之手。甲批错别字六个,乙发现本文错别字不是6个,而是7个,那么甲就要对为什么漏掉这个错别字写出一百字的说明书。丙发现本文错字是八个,那么甲、乙同学都要被追究责任,各追加一百字的说明书。学生批改之后,我还要抽查,重点抽查那些粗心的同学。这样使粗心的同学也认真起来,批改的时候,手里抱着大字典,唯恐漏掉了错别字。发现错别字,每两个扣1分,最多扣5分。10个以上也不再多扣,但要一一给予指正。
  
  4 有几处病句
  
  挑出一篇作文中的病句,凡病句,都要在下面划上横线,写出病在何处,再在文后批语中,写清病句几处。每处病句减1分,减至5分,不再多减。
  
  5 标点符号有几处明显错误
  
  强调句号、引号、叹号、问号的使用。发现明显错误的地方,有一处扣一分,有五处扣五分,超过五处,不再多扣。
  以上五条,都是写文章最低的要求,学生经过半学期的批改实践,才能够掌握。
  
  6 看文章的中心是否鲜明、集中
  
  这两点在作文指导时,就具体举例,告诉学生什么叫鲜明、集中。学生批改之前,我先大致看几篇文章,在进行批改指导时,又简介两篇好的文章,再举两篇中心不突出,不集中的例文,学生从老师举的正反两方面的例文,举一反三,就能批得符合实际。
  
  7 看文章的选材
  
  这条批语提三点要求:①是否围绕中心。②是否符合生活实际。③是否具有典型性。这三点中最要紧的是第一点,随着作文水平的提高,才提出选材具有典型性的要求。
  
  8 看表达方式
  
  主要看其是否符合文章体裁的要求,记叙文以记叙为主,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议论文当然以议论为主。除此之外,还要看其是否符合作文指导的要求。
  
  9 看语言是否简练、通顺、准确
  
  语言不简练,重复、罗嗦者酌情扣分,此项不超过二分。语言不通顺,不是指有病句,而是指句与句之间衔接不连贯者,扣分也不超过二分。
  后四条要求,每条5分,不做太具体的减分规定,由批改人酌情处理。由于我讲课用的时间极少,批改作文的任务多数都在语文课堂上进行,老师指导,学生抽签互批,每个人都要在作文本上写出十个方面的批语,一般情况一篇作文的批语都在200字以上。有一次我们班学生写作文《仙人掌》,这篇文章的平均字数才600,可全班同学批语的平均字数却有260字。有一位同学用红笔写满了两页作文纸,仍意犹未尽,在第三页又写了几行,批语竟达560字之多。
  学生批改作文,关键在于同学生商量,研究学生的写作兴趣、阅读兴趣、批改兴趣。适应学生心理,组织得好了,才有实效,学生的批改能力才会提高。
  有一名学生问我:“老师,您猜我最爱上什么课?”我说:“不是体育,就是音乐!”“都不对,我最爱上批改作文这节课。”“为什么?”“我特别愿看别人的作文,又很愿给人家挑毛病。”
  
  学生互相批改作文有什么好处呢?
  
  第一,经过多次批改实践,学生不仅准确地记住了写作文的基本要求,而且对这些要求理解得越来越深刻。他会指导别人应该怎样写,不应该怎样写,自然也增强了自己的写作能力。
  第二,每个人都有机会看到多名同学的作文,这样容易发现、学习别人的长处。别人的缺点短处,自己引为戒鉴,也是好事,学生的思想多了一个相互交流,开放的机会。
  第三,每次批改作文,每人只批一本,负担不重,每次又都抽签换人,批的人有新鲜感,有兴趣。每位同学的作文,每次又都换一位同学批,看不同的同学对自己的批语,当然也有新鲜感。这种新鲜感,有利于培养学生批改作文的兴趣和看别批语的兴趣。
  第四,批改作文时,学生站在批改者的角度,进入教师的角色思考问题,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心理平衡能力、角色互换能力,促进学生心理走向成熟。
  第五,教师只抽查翻阅一部分同学的批改结果,在短时间内看多篇作文,有利于教师比较思考,且保持较浓厚的阅读兴趣,容易激发教师的智力潜能与创造潜能。还可将节省的大量用笔批改的时间,用于研究学生心理,研究学习方法,进一步提高教书育人的效率。
其他文献
为了好玩,今天我们再谈谈图案设计这个话题。  美国人多萝西·K在《设计艺术原理》中,把二维图案归纳成17种(如图1),并提出每一种图案都由基础图形(后面我们把它简称为“基图”,它大多用三角形来示意,这样可使方位感更明确)经过四个基本运动来构成,它们是反射(沿平面上一条线)、平移、旋转(绕平面上的一个点)和滑动反射。  你能辨认其中的每个运动吗?能分析它们在既定的图案中是如何出现的吗?  举几个例子
【摘要】现代学校教育肩负着培养高新科技人才的重任,人才的关键就是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而各种创新行为与结果最终产生于成功的教学情境的设置,本文通过对数学情境概念与本质的阐述,并在追溯其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体现它们的价值与必要性,同时侧重于数学教学情境在数学教学中的功能与意义及新课标理念下数学教学情境设置的必要性,从而真正提高我们的创新能力与数学素养。   【关键词】教学情境;情境设置;数学教学    引
【摘要】作文是一种个性化行为。个性化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个性特征为基础,以内在的需求为核心,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在高中作文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观察、体验、表达生活,积累、提炼、升华素材。【关键词】快乐 激情 写作   作文教学是整个高中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是语文学习中最能反映学生综合人文素质、最适合发展学生个性思维的活动形式。作文是一种个性化行为。
【摘 要】为更好地落实素质教育,思想政治课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对学生的心灵进行很好的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指导学生正视挫败、正确利用成功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去追求真善美,以一种超然的心境享受生命的美丽和生活的美好。  【关键词】育心 正视挫败 利用成功感 激发创新意识    教育的目的在于育人,而育人的根本又在于育心。恩格斯说:“意识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雨果说:“比大地更广阔的
日前从《羊城晚报》上看到一条信息:英国的小学老师授课非常轻松,在“玩”中就能使孩子得到知识的滋养。例如:一年级第一学期只学习“L.Ocal(本地区)”一个词。老师带着同学们跑遍了学校所在地区的基本公共设施:邮局、公园、图书馆、各种公共交通的车站、博物馆等等,请来邮递员、警察、在公共设施服务的各行各业人士以及家长,给孩子们讲了许多有关的故事。回到教室,孩子们兴致勃勃地画画,把所见所闻都“写”了出来,
九年级毕业学生进入综合复习后,无论是从生理因素还是从心理因素来讲,正是求知欲最旺盛的时间,在这一阶段中的复习中,教师一方面应帮助学生把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进行归类,使之在原基础上进一步巩固提高,更重要的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智力素质。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
摘要:爱国主义是历史教育的本来之意。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教育中无可怀疑必须承担起来的思想教育任务。作为教育者应抱有怎样的爱国主义心态去教育学生?在教育教学中贯彻“三忌三要”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和健康的爱国主义心态。  关键词:爱国主义、防范、理性、多元    爱国主义是历史教育的本来之意。振兴中华,使伟大的民族复兴是中国公民应有的意识和职责,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有着优良的传统,但是中国历史上也有
5月28日,“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国际美术文献展”在沈阳辽宁美术馆闭幕。来自世界各地和全国各省3万余观众参观了展览。东北抗日联军老战士、原黑龙江省长陈雷的夫人,今年已93岁高龄的李敏女士和她的东北抗联老战友们,身着军装参观展览,并现场高唱抗联军歌和《松花江上》,闻者无不热泪盈眶,忆起九·一八”的那场空前的民族灾难,中国人民蒙受的残酷侵略和痛苦经历。风雨如磐,岁月如歌,历史的车
经常听有的同学抱怨:世界历史不好学。这固然有世界历史国别众多、内容庞杂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学生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论语》中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那么,我们在学习世界历史时应该掌握哪些“利器”呢?    一、树立“全球史观”,联系比较中外历史    由于我们的课程设置是到九年级才学习世界历史部分,所以很多学生容易将七、八年级学习的中国历史同九年级学习的世界历史割裂开来。其实,我们大家都知道
【摘 要】自学能力是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独立地进行学习的一种能力。一个学生有了自学能力,他就可以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将来长大参加了工作,他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继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去自由探索,去发明创造。在教学实践中,运用“预学、议学、导学、练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自学能力 预学 议学 导学 练学    自学能力是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