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评价“四诀窍”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junu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语文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口头语言评价,而口头语言评价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对生、生对师、生对生的瞬时的、即兴的、即时的、即地的一种评价。笔者认为,符合素质教育思想的教学口头评价,应该努力以真诚的语言、亲切的语调去激发学生,激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参与评价,激起学生不断创新的欲望和需要,促使学生常常处于积极的心理状态,最终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赞赏、激励
  一位心理学家说过:“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层都具有得到别人赏识和表扬的愿望,小学生更是如此,他们需要从老师和同学的肯定和表扬里感受成功。”因此,教师在评价时要做到以激励为主,注意学生的情感效应,这样才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激发他们的上进心,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才能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识字教学中,因为不少汉字都是学生以前生活中常见的,所以在教学《乌鸦喝水》时,学生在预习、自读课文之后,我就说:“有的同学已经认识了本课的生字,能不能当一次小老师教教大家?”大部分学生跃跃欲试,其中有位同学在教大家“岩石”两个字时,边比划边说:“大家看嘛,‘岩’字是‘山字头’,下面是石头的‘石’,我们可以用猜字谜的方法记住它,如:山下有一块石头就是岩石的‘岩’。”“你的想象力真丰富啊!”老师马上表扬他。“这样的好方法,老师还没想到呢!”其他孩子听了也都兴趣盎然,接下来跟小老师起劲地读着,比教师领读还认真多了。在小老师的启发下,各种各样的识字方法也随之蜂拥而出,花样繁多,形式新颖活泼,充满童趣,学生的识字兴趣大增。学生学习的空间更加广阔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随之得以更加充分地发挥,学生真正把自己当成了学习的主人。
  二、言语提示
  在学生解答问题时,教师对学生解答的评价不是按标准答案,而是用语言提示诱发、鼓励学生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独创性。
  如,教学《司马光》后问学生:“今天老师就让你们来当一回小小司马光!假如司马光没有用砸缸的方法救小朋友,你还能想出其他的办法来吗?想出办法的同学我要给他一个‘异想天开’奖!”课堂又进入了一个高潮。同学们一共想出了十几种办法,各种奇思妙想云集,出乎意料。有的说去找绳子,用绳子救小朋友;有的说找梯子;有的说爬到假山上去救;还有说用直升机;用手机叫大人来;打110叫警察叔叔……这些方法都是他们的思维所得,我给予了表扬,学生的自信心陡然增加,上起课来也特别认真。
  三、精心补问
  对学生理解不正确或不完善的地方,教师根据学生学情、学生错误所在,补充设问,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在不断的争辩中明确认识,经历一个自悟自得的创新过程。
  如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课,学生分别展示自己朗读的成果时,教师指导学生也像老师那样评一评同学读书的情况。经过老师一番的点拨指导,同学之间互评朗读的情况也不再用模糊性的语言“很好”、“不太好,声音有点低”等对同学进行概括性评价了,学生的评价也变得具体、贴切起来,有的同学说:“你读得不错,真像和鲤鱼阿姨在说悄悄话呀!”有的同学说:“不过,你就差一点,你和鲤鱼阿姨对话时朗读的声音有点生硬,不十分自然。”……慢慢地,经过多次互评,学生由拿着放大镜给同学找缺点逐步地向客观的评价甚至是欣赏同学方面努力了。
  四、巧用反问
  在学生理解得不够准确,表达不够完整时,教师运用反问,使学生对自己的认识产生疑问,引起思考,进行比较,进而排除谬误,获取真知。
  如《麻雀》的教学片段:
  生1(声情并茂朗读):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
  师:听你朗读是一种享受。同学们,你们听懂了什么?
  生2:我听懂了老麻雀很勇敢。
  生3:我读懂了母爱的伟大。
  老师肯定了这位学生后,马上反问:这么说这只老麻雀是母亲了?
  生4:我有不同意见,这只老麻雀也可能是小麻雀的父亲。
  生5:我认为也可能是小麻雀的其他长辈,只要是长者,都会保护弱者。有一次,邻居的小孩掉进水沟里,就是他叔叔把他救起来的。
  教师的这一反问是学生思维深化的兴奋剂,是开窍的电火花。
  (责编钟岚)
其他文献
新农村建设中乡风文明建设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而文化是乡风文明建设的核心,乡风文明建设离不开文化这个基础因子。文化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的总和,是历史的积淀,分为物质文化
论述了如何对机床主轴部件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主要包括主轴部件的优化设计,有限元结构分析和计算机绘图。通过采用先进的设计方法,可使主轴部件在满足风度等技术要求的前提下
<正>薄壁长管的下料加工,由于原材料空间尺寸较长,传统的各种机床,都不能达到所需要的加工性能。我厂手动立式千斤顶外套的下料加工,是采用砂轮片切割机切割下料的工艺方法,
课堂是教师实施教育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在课堂上,教师除了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更应该以学生的感受为出发点,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发展学生,使课堂成为“快乐享受的地方”。在我们平时的课堂中,教师往往站在比学生高的角度“居高临下”,让学生产生了压力。我认为,教师应该在乎学生,在乎他们的喜怒哀乐,关注他们的言行举止,在乎他们的情感态度,像他们在乎教师那样在乎他们,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快乐的课堂中
“学情”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能力差异和特点的具体情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种种问题是最宝贵的教学资源。我国新一轮课程教材改革的一个基本点是要为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学习材料。这就必须开拓课堂生成性资源以应用于教学。而作为教学主体——学生的学习情状,无疑应当成为最基本、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充分关注学情,才能机智地应变。让精彩随机生成。  1、关
<正>粉末高速钢在瑞典六十年代研制成功,七十年代初有了产品上市,此后发展缓慢。近几年来,欧美一些工业发达的国家,在复杂刀具特别是齿轮刀具和立铣刀上大量使用粉末高速钢,
笔者认为,课改的关键问题在于“如何使课堂教学真实高效”,必须围绕这一核心要素展开研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常态教学中“教师苦教,学生苦学”的现状。笔者通过近年来的数学教学实践和研究发现,“读懂教材”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前提。    一、教师“读懂教材”的含义    读懂教材是指教师突破传统,不再是枯燥地、机械地、麻木地“用”教材,而是根据对学生的研究、对生活实际的研究、对教材文本的研究,学生懂的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并出台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新时代我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
网上考试系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如何能在网上高效、快捷生成高质量的试卷,是许多教育者研究的课题。本文分析了在考试过程一些重要环节的关键问题,包括考生如何和计算机绑定;上机
对苏北徐州、连云港、盐城、宿迁、淮阴等5个城市住宅耗能设备的拥有量、空调设备使用情况、建筑节能现状等内容进行了问卷调查。从调查结果得知:城市住宅外围护结构总体保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