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分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dless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语文课程是以阅读教育为中心展开的教学活动,阅读教育的质量与学生语文素养息息相关。在新课程改革施行后,小学语文阅读教育的内容形式都有改变。但纵观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育,基础常识的单方传授仍然占领着教育的中心地位,过分重视表层常识的学习而疏忽深层含义建构的浅表化教育现象还普遍存在。这种缺少深度的阅读教育导致学生最终取得的仅仅一些记忆性言语常识,语文能力、思想品质、文明品格并没有得到有用提升,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一、 引言
  “核心素养”,是小学语文阅读的重点,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来说“语文核心素养”是必须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阅读最重要的就是理解文章表达的意思,但是语文阅读对学生的要求却不仅仅是这些,小学语文的教育应该从语文基础知识、平时语言的学习积累和语言使用技能方面来进行培养。小学语文教师需要自己在长时间的教学与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加速学生核心素养的学习。
  二、 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 未把握好阅读内容
  在平时的拓展过程中,教师挑选阅览内容应避免:第一扩展内容无序,第二扩展内容不精,第三扩展内容类型单一,第四扩展阅读主体不明。教师应从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出发,尽量选择与教材内容程度相当甚至稍微比教材浅显的内容让学生进行阅读,这样学生基本都能读懂,如果内容稍微深些,就要考虑篇幅适当短小,而且要有一些阅读指导,方便学生学习和理解,才能使学生读得懂,记得牢。我们认为应根据不同的目的选用不同的扩展阅读类型。
  此外,我们应该注意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阅读方式已经多样化,所以我们的扩展阅读方式可以包括文本方式,也可以有音像资料方面的扩展,图片资料的扩展,通过文字和图片的理解来扩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学习效率。
  (二) 没有良好的阅读气氛
  想要营造一个好的阅读氛围就应该先开放学校图书馆,并且保证及时更新图书,只有开放图书馆才能保证学生有书可读。低年级孩子喜欢从众,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因此,我们正好可以利用这一点,创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讲故事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只要有空可以利用课前几分钟,也可以在课堂中间穿插,还可以利用班会时间,教师便可以给学生讲故事,学生一般都喜欢听故事,只要听到老师要开始讲故事了,便会一个个坐直身子,全神贯注听得津津有味。有时候老师可以故弄玄虚在孩子听得入迷的时候戛然而止,讲头留尾,制造悬念,这样用不了多久班上就会出现一些小书迷,他们往往会在听过故事后向老师打听出处,这样我们的目的便达到了,久而久之班上的小书迷会越来越多,把孩子们的兴趣吸引上来以后便可以趁机在班级设立图书角,营造班级良好的阅读氛围。
  三、 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措施
  (一) 灵动讲堂何处是——叩问于传统讲堂发问背面的“谜”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管用什么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总会伴随着一些问题,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一个情况,就是老师提的问题学生不经过思考就能回答出老师想要的答案,所以这种情况是不是学生真的学好了呢?肯定不是。我们知道的方式通常有两种,第一就是开放式问题,问题的答案需要加入回答者自己的理解,答案不是唯一的;第二就是封闭式问题,答案只能是“是”或者“不是”。我们知道语文教学所需要的便是给读者一个个性化的阅读,需要知道的是读者的理解和感悟,既然如此,那就不是一个简单的“是”或者一个“不是”能够說清楚的。而是需要回答者自己阐述。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提问,就应该选择开放性的问题。在语文的阅读教学中还有一个要点就是语言思维能力的训练,对一个人来说思维能力的体现就在他的逻辑性上。语文阅读教学中,想要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就要设置一些具有逻辑性的问题。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要求,针对相关教学内容,设置一系列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思考或回答,以促使学生积极思维,提高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有效提问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二) 营造良好阅读氛围,促使学生主动阅读
  阅读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如果能让他在学校更好地阅读,养成阅读的习惯,那么就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让无声的环境变成有声的语言,学校应根据学生的需要充实学校图书馆,同时让学校空白的墙壁变成学生的阅读内容并且保证时常更新,不断地为学生提供扩展阅读的资源,保持阅读的兴趣。充分利用班级的图书角,没有书籍的班级是没有灵魂的,班级图书角的书籍可以来自学校图书馆,也可以是来自学生的捐赠,老师应严格控制,保证书籍的合理性、健康性、多种类、多学科。
  学校还可以设立专门的阅读课,依据课标和学生推荐展开丰富合理的阅读。
  (三) 分析不同文章的核心素养教育功能
  在小学语文的学习过程中,重点在于学生对文章内容是否可以理解,只有学生全方位的理解了所读文章所要表达的内容后才可以理解其中的核心素养。当然,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离不开老师的指导,教师应在平时的教学中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沟通交流,从而提升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并且利用贴合实际的方案或者传统文化来开展教学,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通过学生对所学内容的了解,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来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
  四、 结语
  语文阅读是小学阶段最基础的学习内容,这一内容的学习对其他科目也或多或少有些影响,因此教师应该加强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不应局限在课堂上,还应该融入平时的生活中。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也应该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发展,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促进语文教学整体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陈平辉.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J].考试周刊,2018(8).
  [2]高利婷,宗和杰.有效开展拓展阅读提升学生核心素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3).
  作者简介:
  李萌,甘肃省白银市,甘肃省靖远县北滩镇北山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对创新型人才有着更大的需求,创新型人才承载着国家的兴旺、民族的进步。因此,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当今时代的要求,在教育改革中也更加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方面意义重大。农村教学环境、设施设备相对落后,所以九年制学校语文的阅读教学更要重视起来,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点拨,进一步激发其创新能力。本文主要对农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客观形势,要求我们必须以改革的眼光重新审视信息工作,以改革的精神变革过去旧的思想观念、工作方法和思维方式,以改革的举措打破计划经济体制
一、问题 (一)错标。不以文件所论述和反映的问题与对象为依据,仅凭个人想象随意标引,张冠李戴,主观臆断。或以非正式主题词作为标引词,词形不规范,专指性不强,影响文件的查
摘 要:在高中学习阶段,相对于其他逻辑性比较强的科目来说,语文的知识内容虽然难度不大,但是要想在考试中拿到高分,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自从新课改以来,我们的教学理念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变。如今,在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是一个人主宰整个教学活动,而是会采取各种方法来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使得他们的主动性更强,学习效率更高。在本文中,笔者针对激发主动性的对策来进行了一些分析。  关键词:高中语文;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瑰宝之一,在小学语文课本中设计古诗词教学,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但是,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受应试教育影响,部分教师在
科研单位秘书与行政机关不同,既要有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又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他们大多负有文字和事务双重任务,其中事务工作又占绝大部分。不少同志往往忙 Different fr
又是一年预算时,既要预算费用,更要预算投入产出。如何让广告投放更高效,你心中有数吗?信息爆炸,纷繁复杂的广告无处不在。多数企业的广告预算每年都在增加,但效果却不理想。
武平县桃地村属富氟矿型氟中毒病区,该村灌田用水含氟量平均达13.56mg/L,稻田土壤可溶性氟化物含量平均达64.62mg/kg,地瓜田土壤可溶性氟化物含量达27.98mg/kg,分别是解放村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了实现课堂的延伸与拓展,教师应注重融入本土化教育资源,为学生潜移默化地渗透本土文化知识,这对于延续民族精神文化、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因此,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应注重对本土化教育资源的挖掘,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各地名胜古迹、民俗风情、家乡特产等知识内容,发挥本土化资源教育优势,进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对此,本文深入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本土化的重要性,并据此提出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与发展,小学语文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的核心素养与创新思维培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拓展学生知识层面的主要途径,是强化学生阅读能力的基础保障,对学生今后的长足发展具有积极影响。本文主要就小学语文主题式阅读教学设计措施展开探讨,希望能够对日后的相关研究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主题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