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通过以学生主体实践为基础的“自主性阅读”教学观点,确立以学生为中心,体验为中心,“生活”为中心的新教学观点,把知识、技能与方法,情感统一于学生“自主阅读”实践的过程中。通过研究发现经过自主性阅读训练后,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
【关键词】 自主性阅读 表达能力 教学实践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5(b)-0086-01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教育的目的应着重培养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阅读是中国人学习英语,巩固和扩大英语词汇量,获取英语信息,增进对英语使用国文化的理解,发展英语思维能力等的重要途径。自主性阅读是人们主动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实现学生个性发展和终身学习英语能力的最基本素质。为此,进行学生自主性阅读与表达能力的研究,对于推动英语学习中的“变化性互动”和大面积提高英语教育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理论依据
德国哥尔德斯坦从机体论的角度提出:机体是一个整体,它的基本倾向是实现自身能力,自身人格,即自我实现的倾向。因而“自主性阅读”教学是把自主阅读实践活动作为学生实现自我、发展自我的主要途径,并且注重在阅读中体验和感悟,注重学生与读物之间相互作用。当学习者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及学习方法时,对自己学习的责任感也会随之增强,会促使学生学习的进步。
课程理论认为,自主性两个重要的方面是选择性和责任感。我们应该设计适合学生水平的任务,让学生在自主选择完成任务方式的基础上自主完成任务,使学生充分体验自己对学习的责任感。
二、“自主性阅读”教学的涵义
“自主性阅读”教学的定义:“自主性阅读”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有目的的阅读实践活动,不断获取语言信息,感悟人文蕴涵,体验人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英语综合素质的过程。
我们提出“自主性阅读”教学就是以促进学生自主性发展为根本,在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的前提下,通过学生阅读实践,一方面注重培养学生阅读的适应性,另一方面注重培养学生阅读创造性。这里所说的“阅读适应性”即学生所具备的相应的阅读实践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如:掌握相应的词汇量、熟悉一定的句式、能正确流利朗读和背诵,能基本读懂课文内容,有相应的语言感受力,有一定的现实生活经验等等,这里所说的“阅读创造性”即学生阅读中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去思维、想象、概括、感悟等。并通过特有的方式富有个性特征地表现出来。如:再现语境,理解文章逻辑,想象画面和空白,概括内容和思想以及富有感情的朗读等等。实现“自我阅读”的目标,既要有能动的适应性训练,又要有创造的展示性阅读表现,二者的关系是辨证统一、相辅相成的。阅读教学只有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围绕“自主阅读”这一中心进行运转,螺旋式上升,学生才有可能进入“自主阅读”的境界。
三、教学实践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自主性阅读”教学为了促进每一个學生的发展,必须注重实践——阅读。为了自主性阅读更见成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1、应考虑阅读的层次性问题
即以适应性阅读为基础,以创造性阅读促进学生提高和发展。年级越低,越要侧重于适应性阅读的训练,随着年级升高,学生创造性阅读的比重可逐渐加大。就某一节课来说,既要考虑适应性阅读训练,又要适当地安排创造性阅读,灵活而多次地安排两种阅读实践活动。
2、要帮助确立适度的阅读目标
学生阅读拟差异性大,因而让每个学生确立与自己相适应的阅读目标则是“自主性阅读”教学的关键所在。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提供系列化的参考目标,如:(1)把某自然段读熟;(2)把文章读流利;(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背诵最喜欢的段落;(5)理解文章的逻辑顺序……等等,提供不同层次的学生灵活选用。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选择其中一个或几个目标,也可以自主确定其他的阅读目标。
3、要为学生创设自我表现的舞台
学生阅读成效如何,要有个信息反馈与自我调控的过程。如英语课上,把提问的权力还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利用旧知,学习新知,探索未知,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说出自己对文章的独特感受,给学生以表达交流的机会,培养敢于用英语表达的良好学习心理。在学生自主阅读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集中教学,更能起到导向和促进作用。
4、用良好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插上“自主阅读,自由表达”的翅膀
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点,选择适合学生水平的文章,同时教师加强阅读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有的通过表演来展示,有的通过画画来表达,有的通过写话来抒发,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学习的信心。
四、培养学生自主体验阅读技能的方法
1、读懂文章内容
默读是日常阅读的基本方式,是阅读训练的目标之一。略读是课外阅读的基本方法,通过略读,增加阅读量。速读也是课外阅读的方式。我们在课外阅读中有意训练速度,使阅读方式趋向多样化、科学化,如进行选择式的摘录、寻找信息的掠读和限时的阅读等训练,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2、对于不懂生字、词,适当借助字典
学生在“多读”中必然会碰到“生词”,对于不重要的、不影响文章大意的生词,我们首先让学生根据上下文猜测一下生词含义,对于重点单词就引导他们借助字典查找其读音、含义极其用法。
3、口头交流是一种省时省力、参与面广、收效快的形式
如长期坚持课前的Free talk,每节英语课开始,先让两位学生进行pairwork或朗读英语文章、讲英语故事、唱英语歌曲、学名人名言或谈点见闻,互通信息,阐述见解,交流课外阅读所得,不仅反馈了读书的情况,也提高了学生选择、归纳、概括、组织的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
指导中学生英语自主性阅读是新课程改革带来的挑战与机遇。自主性阅读与表达能力紧密相关,让学生“自由活动,自主探索、自我体验、自我感悟、自我提升”,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 自主性阅读 表达能力 教学实践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5(b)-0086-01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教育的目的应着重培养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阅读是中国人学习英语,巩固和扩大英语词汇量,获取英语信息,增进对英语使用国文化的理解,发展英语思维能力等的重要途径。自主性阅读是人们主动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实现学生个性发展和终身学习英语能力的最基本素质。为此,进行学生自主性阅读与表达能力的研究,对于推动英语学习中的“变化性互动”和大面积提高英语教育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理论依据
德国哥尔德斯坦从机体论的角度提出:机体是一个整体,它的基本倾向是实现自身能力,自身人格,即自我实现的倾向。因而“自主性阅读”教学是把自主阅读实践活动作为学生实现自我、发展自我的主要途径,并且注重在阅读中体验和感悟,注重学生与读物之间相互作用。当学习者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及学习方法时,对自己学习的责任感也会随之增强,会促使学生学习的进步。
课程理论认为,自主性两个重要的方面是选择性和责任感。我们应该设计适合学生水平的任务,让学生在自主选择完成任务方式的基础上自主完成任务,使学生充分体验自己对学习的责任感。
二、“自主性阅读”教学的涵义
“自主性阅读”教学的定义:“自主性阅读”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有目的的阅读实践活动,不断获取语言信息,感悟人文蕴涵,体验人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英语综合素质的过程。
我们提出“自主性阅读”教学就是以促进学生自主性发展为根本,在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的前提下,通过学生阅读实践,一方面注重培养学生阅读的适应性,另一方面注重培养学生阅读创造性。这里所说的“阅读适应性”即学生所具备的相应的阅读实践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如:掌握相应的词汇量、熟悉一定的句式、能正确流利朗读和背诵,能基本读懂课文内容,有相应的语言感受力,有一定的现实生活经验等等,这里所说的“阅读创造性”即学生阅读中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去思维、想象、概括、感悟等。并通过特有的方式富有个性特征地表现出来。如:再现语境,理解文章逻辑,想象画面和空白,概括内容和思想以及富有感情的朗读等等。实现“自我阅读”的目标,既要有能动的适应性训练,又要有创造的展示性阅读表现,二者的关系是辨证统一、相辅相成的。阅读教学只有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围绕“自主阅读”这一中心进行运转,螺旋式上升,学生才有可能进入“自主阅读”的境界。
三、教学实践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自主性阅读”教学为了促进每一个學生的发展,必须注重实践——阅读。为了自主性阅读更见成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1、应考虑阅读的层次性问题
即以适应性阅读为基础,以创造性阅读促进学生提高和发展。年级越低,越要侧重于适应性阅读的训练,随着年级升高,学生创造性阅读的比重可逐渐加大。就某一节课来说,既要考虑适应性阅读训练,又要适当地安排创造性阅读,灵活而多次地安排两种阅读实践活动。
2、要帮助确立适度的阅读目标
学生阅读拟差异性大,因而让每个学生确立与自己相适应的阅读目标则是“自主性阅读”教学的关键所在。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提供系列化的参考目标,如:(1)把某自然段读熟;(2)把文章读流利;(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背诵最喜欢的段落;(5)理解文章的逻辑顺序……等等,提供不同层次的学生灵活选用。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选择其中一个或几个目标,也可以自主确定其他的阅读目标。
3、要为学生创设自我表现的舞台
学生阅读成效如何,要有个信息反馈与自我调控的过程。如英语课上,把提问的权力还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利用旧知,学习新知,探索未知,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说出自己对文章的独特感受,给学生以表达交流的机会,培养敢于用英语表达的良好学习心理。在学生自主阅读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集中教学,更能起到导向和促进作用。
4、用良好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插上“自主阅读,自由表达”的翅膀
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点,选择适合学生水平的文章,同时教师加强阅读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有的通过表演来展示,有的通过画画来表达,有的通过写话来抒发,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学习的信心。
四、培养学生自主体验阅读技能的方法
1、读懂文章内容
默读是日常阅读的基本方式,是阅读训练的目标之一。略读是课外阅读的基本方法,通过略读,增加阅读量。速读也是课外阅读的方式。我们在课外阅读中有意训练速度,使阅读方式趋向多样化、科学化,如进行选择式的摘录、寻找信息的掠读和限时的阅读等训练,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2、对于不懂生字、词,适当借助字典
学生在“多读”中必然会碰到“生词”,对于不重要的、不影响文章大意的生词,我们首先让学生根据上下文猜测一下生词含义,对于重点单词就引导他们借助字典查找其读音、含义极其用法。
3、口头交流是一种省时省力、参与面广、收效快的形式
如长期坚持课前的Free talk,每节英语课开始,先让两位学生进行pairwork或朗读英语文章、讲英语故事、唱英语歌曲、学名人名言或谈点见闻,互通信息,阐述见解,交流课外阅读所得,不仅反馈了读书的情况,也提高了学生选择、归纳、概括、组织的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
指导中学生英语自主性阅读是新课程改革带来的挑战与机遇。自主性阅读与表达能力紧密相关,让学生“自由活动,自主探索、自我体验、自我感悟、自我提升”,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