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英语书面表达成绩的策略

来源 :中学文科·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shuyi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面表达能力是英语学习的一项重要能力,书面表面题也是高中英语测试的重要题型——综合能力题型。它要求学生有扎实的语言基础,具备一定的审题能力、想像能力、表达能力和评价能力等。书面表达在英语考卷中约为30分,占总分的20%。因此要想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必须有胜人一筹的策略。
  
  一、开拓作文视野
  
  写英语作文的素材基于本人生活资料和英语水平,要实实在在地写,不要让人一看就觉得是胡说八道,这样别人肯定会排斥你的观点,得不到好的评价。再有就是思路放开,因每个人的经历、知识结构不同,思考习惯也不同,写的作文就不一样,所以,在看到一个写作题目时要从多个角度考虑,再着重从一个方面入手。
  
  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并非是一蹴而就的,它必须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环环紧扣,逐步地进行。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评分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基本功训练。
  书面表达能力首先必须抓好单项语言形式的基本功,如单词拼写和句子的结构,离开这些,书面表达就是空中楼阁,无从谈起。
  
  三、布局和谋篇
  
  谋篇是如何从整体上把握作文。英语的组段谋篇,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说英语的人思维模式的影响。英语的谋篇要求直截了当,环环紧扣,步步为营,也就是惯用主题句段模式。让我们分析一下短文:Soccer is adifficult sport to play.(1)A player must be able to runsteadily without rest.(2)Sometimes a player must use hishead to hit the ball.(3)Players must be willing to banginto and be banged into by others.(4)They must put upwith aching feet and sore muscles.这则短文主题就是第(1)句,(2)、(3)、(4)句是用来说明主题句的。其中第一句往往会概括主题思想,然后再引出具体事例和细节进行阐述。我们则受不同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的影响,思维模式与西方人存在明显差异。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不是直线型的,这样的结果是,修辞模式不是从主题入手,而是先围绕着主题评论,然后再以反复而又发展的螺旋型形式对某一思想加以展开。所以,我们在英语作文时,受其影响极深,导致主题不明确、脉络不清晰、描述或分析条理性差。因此,要写出好的英语作文,必须遵循英语的写作和修辞习惯。
  
  四、添彩之笔
  
  添彩之笔是指关键词句的精彩描述,及连贯过渡性词语。一些修辞手法的运用,会使中心思想突出、过渡自然、文体流畅。如:想从另一方面阐述时用“on theother hand”和“not only……but also”或“First,Second,Third…”;最后得出什么样的结论用“in conclusion”,“Asa result”,“It is clear that”,“from the above,we seethat…”等;阐述不同看法时用“Some people suggest…while some other people argue…”;举例说明用“forexample”;最后用“in a word”,“in sum”,“finally”,“atlast”等引出结论。所有这些词的运用,使文章自然流畅、回味无穷,可谓锦上添花,画龙点睛。
  综上所述,在写英语文章时,要遵循英语习惯,强调主题明确、思维连贯,层次和衔接要自然分明,才会使文章得高分。
其他文献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倡个性化、创造性阅读,这就需要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通过挖掘教材内涵和拓展外延,使学生不断生成问题,让学生在理解课文、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养成用怀疑和批判的眼光去看待问题的习惯。当前,我们教师在辩证评价“预设”和“生成”时尚存在争议。如何关注生成?如何通过生成教学激发课堂活力,激活课堂生命力?笔者想通过三个教学片段,来谈谈个人的想法:    一、提供生成的“温床”    孔子有云:“不愤
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交际,培养学生在口头上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教学中,很多英语教师仍只重视读写,忽视听说,走应试教育的老路子。而要实现科教兴国战略,就必须大胆改革,努力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以适应21世纪的要求。但提高口语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循序渐进,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才能达到目的。   如何进行口语训练呢?      一、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心理学认为,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所作出的一种心理反映。任何一种感情都具有信号和调节功能,即传导意图信息和引导行为方向的功能。每个人对一定的事物都有一定的情感,而有情才有感。   初中生在思想品德课时,往往带有浓厚的情感追求。如果把思想品德课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知识融于有情有趣的案例、事件或故事中,就能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思想品德课的积极性。
在新课程改革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历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探索,总结出一条可操作的重要途径,就是启发学生质疑问难,在激疑、置疑、解疑、存疑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一、引趣激疑,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前提      引趣激疑经过两个阶段:激起兴趣和引起探索。兴趣是创造性思维的先导,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心理学研究表明,疑易引起人的定向探究反射,有
纵观近几年来的语文试卷,作文占了“半壁江山”,要想在中考作文取得理想的分数,务必做到“一新一异”,即“立意新,表达异”。    立意新    “立意”,简言之。也叫确立文章的主题,它是全部构思活动的重要环节,“怎么写”主要靠它主宰,它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材料就像文章的“血内”,结构就像它的“骨骼”。有骨有肉四肢发达、体格健壮,这当然就好了,但是,它如果没有思想,没有“灵魂”,那只不过是一个躯壳而
我认为,课堂教学是实施学校教学的基本途径,教育教学的改革已成为人人关注的主题,被提升到议事日程上来,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减轻课业负担。  改革旧的教育教学观念,确立起与新课改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是本次新课改的首要任务。教改是攻坚战,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方法最终要转变到学生本人身上来,教师要教育学生成为学习和教育生活的主人,成为独立的、积极参与社会的、
英语学习的内容很多,其中最重要的环节是记忆词汇。日常学习中许多学生反映单词难记,很容易遗忘。其中,影响学生记忆效果的因素很多,我认为最重要的因素是兴趣问题。兴趣是驶向成功的翅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催化剂。无论何人何地,只有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并从中获得乐趣。   那么怎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认为以下几点非常重要:   1、教师要注重自身形象,尽情展示独特的
一、什么是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综合创新素质的教育。综合创新素质包括创新意识与动机(触及的是“想不想”创新的问题)、创造精神(决定“敢不敢”创新)、创新能力(包括创造思维与创造技能,解决的是“能不能”创新的问题)和创造个性(“善不善”创新)等要素。创新教育是通过“创造的引导者”——教师,应用创造性思维教学策略提供创造的环境,激发“创造者”——学生的“创造动机”,培养“创造的人格品质”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可以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强大的学习动力,促使他们顽强拼搏,努力学习。很多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比较分散,上课容易疲劳,坚持不住,因此上好一堂课就应该多设计些精彩的活动,以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一、在课堂学习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以歌促学  上课之前做些warm?鄄up(热身运动)。  通过教唱歌舒缓学生的压力,让他们进入轻松愉
“文史不分家”,这一浅显道理人人都懂。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历史承担着传承人类文明、延续生产生活经验、弘扬历史人文精神的重担;作为中学历史课程,历史教学又和语文教学一样,需要对其中的新事物进行认识,这里面就包括了“字音、字形、字词含义、篇章结构的分析、学生写作能力的训练等”。笔者认为,以上方面的教学应贯穿于中学各科当中,这并不是语文教学的专利,也不只是语文教师特有的责任。笔者在历史教学中就不断渗透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