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网络侵权行为的归责

来源 :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网络侵权行为由于其发生场所的特殊性,因此此归责与传统意义上的侵权行为有很大的区别。为了在网络时代更好的惩处网络侵权行为,维护网络运行的有序及安全,以网络侵权行为特征及其构成要件为出发点,对一般网络用户及网络服务提供者的网络侵权行为归责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网络侵权行为;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
  网络侵权是指发生在互联网上的各种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行为。由于网络传播的匿名性以及实时交互性、超越时空性等特征,使得网络侵权行为具有不同于传统侵权行为的诸多特点。同时,由于网络侵权行为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性,导致人们对于网络侵权案件给予非常多的关注,因此也希望对网络侵权行为予以特别的规范。
  一、网络侵权行为概述
  (一)网络侵权行为概念
  网络侵权作为一种新的侵权形态,对其含义的界定在学术界存在着很大的争议。“有的学者认为网络侵权是指在网络中,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网络内容服务提供者由于过错,借助电脑网络、电信网络侵害他人权利、利益的行为。有的学者认为网络侵权是发生在网络环境下的侵权行为,所谓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并且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通过计算机设备和线路连接起来,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的系统。有学者认为网络权注重称谓是不科学的,实质上网络侵权仅指互联网上的侵权,指发生在互联网上的侵害他人各种民事权益的行为。它不属于构成要件方面具有特殊性的特别侵权行为,而是指发生于互联网空间侵权行为。”事实上,网络侵权这一概念仅仅是强调了侵权行为发生的媒介为网络,发生的场地为网络空间,以此与传统的真实空间中的侵权行为相区别;又因为网络侵权发生在网络这个特殊场地,这又与纸媒,有限电视广播侵权相区分。“司法界人士认为网络侵权是指未经权利人的许可,又无法律依据,擅自上传、下载,在网络之间转载或者在网络上以其他不正当方式行使由权利人享有权利的行为,①相反,若行为人的行为获得过全路人的许可,则不属于侵权。”“据此,我们可以将网络侵权定义为在网络空间中,行为人利用网络特性,基于主观过错或法律的特别规定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响应民事责任的行为。”
  (二)网络侵权行为特征
  1.网络侵权主要发生在互联网空间
  互联网上侵权行为的主要特征是加害行为发生在互联网空间,随着电脑操作技术的日益普及,任何一个掌握网络基本操作知识的人,只要登录互联网就可以毫不费力地实施侵权行为。这也导致了网络上的侵权行为日渐增多和多样化。
  2.互联网上侵权行为的责任承担者主要是网络用户和网络服务提供者
  在非网络环境的侵权,具有相应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实施加害行为的,应当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网络环境下发生的侵权行为,自己责任原则仍然适用,即直接实施侵权行为的网络用户和网络服务提供者要对自己的侵权行为造成的损害承担责任。此外,对于网络用户实施的侵权行为,网络服务提供者如果没有履行相应的注意义务,或者经过被侵权人的通知而未采取必要措施防止侵权行为的继续则可能依侵权法的规定而承担相应的连带侵权责任。网络空间的匿名性和分散性,使得在互联网空间发生的侵权行为往往很难确定实际侵权行为人,或者即使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追踪,但维权成本也过高。因此,在法律规定了网络服务提供者承担连带责任的情况下,被侵权人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大多会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承担侵权责任。
  3.网络侵权的侵害对象主要是非物质形态的民事权益
  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决定了互联网上侵权所侵害的权益的特殊性。互联网上侵权行为所针对的往往都是受害人的非物质形态的权益。如对人格权的侵害一般限于对名誉权、隐私权、姓名权、肖像权和人格尊严的侵害,而不会涉及对物质性的人格权如生命权、健康权和身体权的侵害。通常也不会涉及对人身自由权的侵害,互联网上的侵权案件大多涉及对知识产权尤其是著作权的侵害,但一般不会涉及对所有权或者其他物权的侵害。
  二、网络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
  网络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因责任种类的不同而不同,对于一般网络侵权责任,以行为、过错、损害事实和因果关系共同组成责任构成要件;而对于特殊网络侵权行为,仅以行为、损害事实和因果关系作为责任构成要件。
  (一)侵权行为
  这里的侵权行为是指行为人由于过错,或在法律规定的特别场合下无过错,违反法律规定的义务,以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通过互联网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行为。
  (二)过错
  过错可分为故意与过失。在一般网络侵权责任中,过错是确定行为人是否承担侵权责任的核心要件,是行为人行为时的一种应受谴责的心理状态,正是由于此种心理状态法律要对所实施的行为做否定评价,对行为人课以责任。网络用户或者网络服务提供者希望或者放任某种损害后果的发生或因疏忽、大意而未履行应有义务的,即构成过错。而特殊网络侵权责任,由于法律规定不以行为人主观上有无过错来决定其是否承担责任,过错也就不是其构成要件。
  (三)损害后果
  按照侵权法的一般原理,损害后果是侵权责任构成的必备前提,没有损害后果也就无所谓侵权责任。如前所述,网络侵权行为的侵害客体为人身权、财产权以及知识产权,且主要是非物质性损害。在网络环境下认定损害后果与传统侵权相比更复杂:由于侵害范围扩展至虚拟性权利,以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催生的损害多样化,使损害认定的难度大为提高;非物质性精神损害难以估算;侵权信息在广为传播状态下后果难于消除等等,这些都客观存在。有的学者因此提出应将其特殊对待,②但笔者认为网络侵权的上述特点并不足以使法律将其特殊对待,即仍应以损害的确定作为承担侵权责任的前提,没有损害则没有责任的规则在此依然适用。③
  (四)因果关系
  这里的因果关系是指行为人的侵权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联系。网络侵权往往涉及多个行为人,对一个损害后果,侵权信息的发布者、传播者、没有尽到注意义务的网络服务提供者等都可能负有责任,属于典型的“多因一果”,此时,区分造成损害的原因力相当困难。对因果关系的确定,目前有“必然因果关系说”与“相当因果关系说”。笔者认为,网络已成为民意表达的重要途径,对社会发展也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如采“相当因果关系说”则有可能阻碍网络发挥上述作用。因此,在认定因果关系上,宜采“必然因果关系说”。
其他文献
健全司法人员保障制度是司法改革的基本任务之一。2019年4月2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对《法官法》的修订。新修订的《法官法》(以下简称新《法官法》)吸收了司法体制改革的
目的探讨自发性腹腔出血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研究25例自发性腹腔出血患者的病因、诊断、治疗方法及疗效。结果25例均行手术治疗,出血部位缝扎11例,出血脏器部
建筑工程的项目涉及了较大资金额的投入,在建设中有较长的工期,并对有关技术也有较高的要求,由于在具体实施过程之中会遇到较多不同的影响性因素,故工程项目在建设之中极易产
从党的十九大到2018年全国两会,“高质量发展”是贯穿其中的高频词。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从量的扩张转向质
摘要:社会管理创新是三项重点工作之一,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执法办案便是广义上的社会管理。在检察工作立足于社会大背景变化的情况下,积极探索惩治、预防犯罪新方法和新途径,是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检察机关开展刑事案件检察工作中,应创新工作方法和工作机制,促进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服务和谐社会建设。  关键词:社会管理;检察机关;创新  社会管理创新是应对我国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发展变化,加强和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