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文化导入,培养文化意识

来源 :考试·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zhi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的英语教学中交际因素在外语教学中作用的凸现使教师认识到文化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初中英语教学中应切实渗透交际文化,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
  关键词:跨文化意识;初中英语教学;渗透;文化导人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0104-02
  1 学习文化的必要性
  在英语教学中,以前我们主要强调让学生掌握语言技能,却忽略了与语言有关的文化知识。现代的英语教学中交际因素在外语教学中作用的凸现使教师认识到文化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英语新课程标准》把文化渗透作为一项课程目标,它强调英语学习要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和社会行为规范,增强学生对两种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提高文化比较能力,这样有助于学生对英语的理解,有助于他们得体地表情达意,英语词汇在长期使用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意义,所以在教学中除讲清其概念意义外还要介绍他们所包含的文化背景知识。
  由此可见 ,文化在语言教学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如何帮助学生学习积累相关的文化知识,培养学生开放合理的跨文化意识,是广大英语教师必须面对和研究的课题。
  2 跨文化意识在英语教学中缺乏的原因
  2.1 英语教师对于跨文化意识的掌握不足,其本身素质有待提高。
  从理论上讲,中国人学英语最理想的办法就是到以英语为母语的英美国家去,直接在英语文化的熏陶中学习英语。事实上,我国大部分英语教师对英语社会文化知识的掌握主要从书本中或他们的老师那里获得,对其没有亲身感受。
  2.2 教学方法不当。
  我国英语教育主要采用语法翻译的教学方法,注重语言形式和语法规则讲解,不注重口语表达的训练,更忽视语言文化内涵的介绍。实际交流时,学生口语中往往出现中国式英语。结果,学生口头表达"流利",书面语常出现不符合英语语言文化规范的中国式英语。
  2.3 英语教材内容的相对陈旧、落后。
  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英语教材大多为国内专家编写,很少由国外直接进口,而且变更的周期较长,因而内容滞后于社会现实生活。于是,我们自以为是地道纯正的英语,由于跟不上英美国家实际社会文化生活的步伐而变成了不是中国式英语的"中国式英语"了。
  2.4 缺少跨文化交际的语言环境。
  中国学生通过"二传"习得的些许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往往由于缺少跨文化交际的环境,因而不能内化巩固,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渐渐淡忘。
  3 初中文化教学的内容
  文化决定了具备此种文化的人的语言内容。不同文化其内涵有差别,外国人一般对不符合交际规则的文化错误常常耿耿于怀。如询问他们的年龄、工资收入情况等私事,会被认为是干涉他们的"privacy",见面就问"Where are you going?"大多数外国人听了會不高兴,这就造成了"文化休克"。又如外国人名,英美国家是名在先、姓在后。比如MichaelJo rdan,M ichael是名,Jordan是姓。英美国家的称呼也是很讲究的。朋友与同事之间直呼其名被认为是友好。但是在学校里,学生称呼老师是要尊称的。中学生可以称Mr. Mrs. Miss或Ms+姓氏。大学则称Professor或Dr.十姓氏。对待数字,中国人喜欢6、8,西方人不喜欢l3。学生只有获得了"跨文化意识",才能排除文化差异对交际的干扰, 初中英语教材中也涉及了英、美文化的差异。音标有英式和美式之分,一些单词的拼写、语法、功用等有着差异,表达方式也有不同,如"Floor"作"楼层"讲时,英国把一楼叫做"Ground floor",二楼叫做"First floor",而美国与中国的说法一样。对于英美文化差异,必须让学生明白,两种文化虽有不同,但无高低贵贱之分,只是注意实际应用中的一贯性。
  4 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的导入及渗透
  在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至少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文化知识的传授,二是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文化知识的传授主要是通过在英语教学中导人文化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可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实现:
  4.1 创设英语文化环境。
  良好的英语文化环境有助于学生进入学习角色。教室内的标语、课程表、均以英汉同时出现,办英语墙报,设立英语图书角等,让学生置身于英语文化环境中,从而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
  4.2 多元化地感受异国文化。
  ①成立"英语口语兴趣小组" 开展丰富的小组活动。
  ②举行英语晚会。
  ③唱英文歌曲,让学生感悟世界人口文化意识。
  4.3 运用比较和表演法学习词汇和句型。
  在教学中直接利用本国文化通过对比去发现两种文化的异同。教学时,对那些具有背景意义的词汇重点讲解,如"A white man(一个忠实的人)","Brown bread(黑面包)"等,教学时需告诉学生英美人常用颜色喻指人,这与本国文化是不相同的。这样以防学生单纯从词汇本身的意义做出主观理解。在句型方面教学时给学生设计一个微型语言环境,在具体语境中体验和感受语境文化要素和英汉文化差异。
  4.4 利用直观化教学手段。体验异国的文化氛围。
  充分利用一切可用的教学手段,创造一个文化语言环境,能使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体验异国的文化氛围。可以通过收集和利用一些有关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获得较为直接的文化知识,利用电影和电视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以及说话的表情、手势、音调、身势等。
  总之,初中英语教学中应切实渗透交际文化,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但如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学,仍是目前我国外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文化教学跟语言教学一样,没有定法可言,但是教学有法,只要我们认真研究,进一步探讨。一定能找出更多更好的文化习得方法。
  参考文献
  [1] 张延军.中小学教学新大纲及教材分析- 中学英语[M]. 北京 :当代世界出版社,2001.
  [2] 薛中华.文化与中学英语教学[J].合肥教育学院学报,199 4, (4 ).
  [3] 黄远镇.新课程英语教与学[J].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 03 .
  [4]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英语课程标准解 读 ( 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 陈励.谈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 研 究 ,2004,(1).
  [6] 宋更宇.从文化视角看中国式英语.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3).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0097-01  在广大的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和努力创新下,素质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优异成绩。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语文教学。常听不少语文老师说:"过去我们教得是那么轻松,学生成绩并不差;现在我们教得这么辛苦,学生成绩却不尽人意。"症结何在?反思多年的语文教学之路,我们惊奇地发现语文教学的问题表现在几个方面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0093-01  作为从事教学工作的农村一线教师,经常进行公开课教学和聆听校内、校外教师的公开课、观摩课、评优课。时间一长,也看出了一些门道,积累了一些看法,受到了一些启发。我就目前农村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做一简单介分析,并提出一些并不充分的应对策略。  1 对课文内容、篇章结构和主题思想的分析比较重视,轻视了
期刊
摘要:新课程标准下的英语有效课堂,是当今高中英语教学中一个重要的课题,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在新课程标准的理论指导下,针对当前的教育现状和问题,探究行之有效的措施是具有现实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关注学生的兴趣、采取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英语;有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00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0101-01  一所学校内教研组建设的好坏与否,直接影响着一所学校的教学质量,关系着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反过来说,学校的发展、教师本身的业务水平同时又制约着教研组的建设。  语文教研组的工作指导思想是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根本,以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为主导,狠抓常规管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
期刊
摘要:中国历来的教育无论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都将德育教育列于首位。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传统教育、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得到熏陶、认识得到升华、觉悟得到提高。  关键词:儒家文化; 道德教育; 中专学生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0085-01  "建国军民,教育为先。"(《礼记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0103-01  小学英语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启蒙阶段,对学生的终生学习起着重要作用,而学好英语的关键就是必须掌握一定数量的单词。小学生初學英语单词,普遍感到英语单词难读、难记、难写,而影响到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加强小学英语单词的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单词,是小学英语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1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0099-01  "教育是什么,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说过。培养学生读书习惯是良好的学习习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长时间来,数学教师不重视指导学生读书,不重视在读书中学会学习。怎么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读数学书的习惯,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和技巧呢。  1 积极引导,让学生学
期刊
摘要:视听与感知;提高聋生阅读能力;图文对照,集思广益,培养作文能力。  关键词:视听与感知;阅读能力;写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0098-02  美国哲学家培根有这样一句名言几乎众所周知,那就是"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它把书对人的影响力,对人的心灵塑造说得形象而深刻。让聋生在整个中学阶段尽可能多读书,拓宽阅读
期刊
摘要:在新课程深入实施的背景下,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已势在必行,那么,如何有效的开展呢?笔者以为当从学生的个体独特性、教师的个性发展、文本的多元化解读几个方面予与关注。  关键词:新课改;个性化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0086-01  阅读是发生在阅读主体与阅读客体(即文本)之间的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现代心理学认为:阅读过
期刊
摘要:高三教学约有三分之一时间在讲评课中度过,如何提升试卷讲评课的效率,直接影响着高三教学的质量。通过多年的教学,对讲评课的功效、瓶颈、准备、反思等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提出了一些可供借鉴的方法。  关键词:功能;瓶颈;准备;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0094-02  高三既是高中三年的"收官"阶段,同时也兼顾着基础知识的巩固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