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尿道口旁阴茎包皮辦尿道成形术治疗近端尿道下裂的围手术期护理

来源 :中国现代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_hua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端型尿道下裂一期修复一直是泌尿外科难题之一,小儿发病率相对较高,由于其自我保护意识和配合意识较差,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也相对要高,因此围手术期的护理也十分重要。我科采用袖状蒂状包皮内板与尿道板连续皮辦修复(改良尿道口旁阴茎包皮辦尿道成形术)对近端型尿道下裂患者加以治疗,并采用针对性护理模式,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全文查看链接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研究超声诊断在复杂性肾结石手术中的作用。 方法 实验组的8例患者实施复杂性肾结石手术结合术中超声检查进行治疗,对照组的8例患者直接实施复杂性肾结石手术。 结果 实验组有1例患者体内残留1~2 mm大小的结石,对照组有4例患者体内残留1~2 mm大小的结石。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引流管拔出时间都比实验组患者的时间长,对照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比实验组患者的出血量多。 结论 对复杂性肾结石
[摘要]目的 探讨儿童IgA肾病的临床特征和误诊原因,以提高儿科医生对IgA肾病的诊断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8月~2008年8月我科经肾穿活检确诊的85例IgA肾病的临床资料。结果 267例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IgA肾病85例(31.83%),其中30例(35.2%)被误诊为其他肾脏疾病。结论 儿童IgA肾病I临床表现多样,容易被误诊。肾脏免疫病理检查可准确诊断IgA肾病,是避免误诊的最
[摘要] 目的 探讨IGF—ⅠR信号通路在西妥昔单抗抗HepG2细胞增殖中的作用。 方法 选用浓度递增的西妥昔单抗(5~500) mg/mL、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2.5~250) μmol/L及其抑制剂aIR3(2.5~250) μmol/L,单独或联合作用于HepG2细胞,观察IGF与aIR3对西妥昔单抗抗HepG2增殖的影响。 结果 细胞培养72 h后,单药西妥昔单抗对HepG2细胞增
[摘要]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不留置造瘘管的适应证及可行性。 方法 选择2010年8月~2011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无管化组)和B组(留置造瘘管组),回顾性分析两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情况。 结果 A组术后住院时间、疼痛VAS评分和术后恢复正常工作时间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 结论 经选择性的患者经皮肾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摘要] 目的 探讨“品管圈(QCC)”活动提升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效果。 方法 我院2010年5月~2011年5月以自愿报名方式先后成立11个QCC,共118名护理人员参加,医院及时请有关专家来院培训与辅导,帮助圈员掌握“品管圈”知识与手法,使各圈按期顺利完成。在活动开展前后用自制评分表对参与“品管圈”活动的每位圈员进行综合素质调查,内容包括运用QCC手法、团队凝聚力、积极性、沟通协调、自信心、责
[摘要] 目的 分析以精神障碍为首发症状的病毒性脑膜脑炎的临床特点。 方法 回顾3年来收治的以精神障碍为首发症状的病毒性脑膜脑炎病例8例,同时以典型症状首发的病例8例为对照,分析对比其首发症状、诊断过程及治疗效果等特点。 结果 实验组8例病例,平均年龄7.8岁,首发症状3 例表现为躁狂症状,3 例表现为抑郁症状;2 例表现为癔症发作。确诊时间平均为3.2 d,较对照组延长,头颅CT异常率较对照组显
[摘要] 目的 观察不同换药方法对肥胖患者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的影响。 方法 选择到我院就诊行腹部手术的肥胖患者122例,随机分为脂肪层深部探查组(A组)和常规换药组(B组)。A组在术后2~3 d进行切口脂肪层探查,发现油滴或渗液后放置纱布引流条。B组常规换药治疗。 结果 A组未发生脂肪液化,B组脂肪液化发生率为2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脂肪层深部探查换药,发现油滴或渗液后提前放置纱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手术方法  手术均由同一术者完成,给予患者经口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开放式鼓室成形术58例,完壁式鼓室成形术14例,经鼓室探查听骨链完整行单纯颞肌筋膜鼓膜修补术31例,对于置人假体的患者均在假体与颞肌筋膜问放入耳甲腔软骨,同时使用收集的骨粉填塞开放后的乳突术腔,并进行耳甲腔成形术,2周后抽取纱条并清理外耳道。所有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进行纯音听力
[摘要] 目的 探讨仰斜半截石位腔内泌尿技术治疗尿路多发性结石的安全性、可行性及有效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2例尿路多发性结石患者在仰斜半截石位下采用腔内泌尿技术Ⅰ期的治疗过程,并与采用传统的体外震波碎石治疗的32例患者进行比较。 结果 采用仰斜半截石位腔内泌尿技术治疗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平均HCG下降值、碎石成功率及结石清除率均优于体外震波碎石组(P < 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