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真心感悟“父母之爱”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avalwe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判逆期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往往很容易因为学习或生活上的一点小事和父母发生争吵,使亲子关系变得紧张。部编版五上语文第六单元口语交际的话题刚好安排的是“父母之爱”,贴切学生生活。本次口语交际,意在让学生对父母不同的爱的方式发表看法,从而提高围绕观点选取材料的能力和讨论时的应对能力,并通过此次口语交际活动,引导学生客观理性看待父母之爱,以便更好地和父母相处。
  本次口语交际小贴士给我们提出了两个学习重点。第一,“说”。要求学生不仅能够围绕话题“父母之爱”发表自己的观点,还能够用恰当的材料来支持。第二,“听”。要求学生在尊重别人观点的基础上,还要对别人的发言给予积极回应,回应时注意要使用恰当的語气。针对我们班学生平时爱说话,不注重倾听别人意见的情况,上课前,我专门和学生们强调了这一点。
  每个父母都爱自己的学生,但表达方式却有所不同。教材给我们安排了以下三个小事例,让学生根据事例的内容发表自己的意见。
  事例一:李刚的学习成绩忽高忽低,考得不好时,爸爸会严厉批评他,批评完之后爸爸对小李说我们爱你,所以才这么严格要求你。
  事例二:王小雅的妈妈每天帮他收拾房间,整理书包,还陪他写作业。有一次妈妈连续几天不在家,王小雅不是忘了带文具盒就是忘了带作业本,自己的房间也是乱七八糟的。
  事例三:陈敏的爸爸晚上经常和他一起下象棋,周末还带她出去看电影或爬山。
  三个小事例都很贴切学生的生活,所以在“说”的这个环节中,学生都很感兴趣,个个积极举手发表自己的看法。尤其是看到有的事例和自己的经历比较相似的时候,有的同学没等老师点名就脱口而出。比如,在讲到事例一时,有个学生就直接说:“我爸爸也是这样的,每次考试我没考好时,就把臭我骂一顿,骂完后又简单地说了句是因为爱我才这样严格要求我的,但我觉得他这样好敷衍。”学生听了他这么一说,个个都兴奋地说:“是的,是的!”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情绪都开始激动起来。见状,我赶紧和学生解释说,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理解父母、体谅父母,让他们坚信父母是始终爱着他们的。听了我这话,就有一学生手举得高高的,还没等我点他的名字,就站起来说道:“陈老师,我知道爸爸妈妈爱我们,但是他们的爱总是没爱到点子上啊!”听了他的回答,学生的情绪都沸腾了起来,课堂纪律有点不受控制,学生都纷纷地讲自己爸爸妈妈平时怎么不理解他们,动不动就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从来就不听他们解释。
  这时,我清了清嗓子,只能用高分贝的声音让学生安静下来,待学生的情绪稍稳定后,我用自己身为两个学生母亲的角色来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并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获得学生心灵的共鸣。我对学生讲,我是两个小女孩的母亲,我有时候会跟他们的父母一样对待自己的学生,但这种做法绝对不是学生所说的敷衍了事,而是发自内心对她们的深切的爱。我永远地爱着自己的两个小宝贝,就像他们的父母爱他们一样,这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虽然有时候我的两个小宝贝会犯错误、做错事,我会对她们进行批评,甚至呵斥,但是这种情绪的宣泄,正好印证了我对两个小宝贝真切的爱而产生的急切之情。我爱我的小宝贝,就像学生们的父母爱他们一样,父母始终是学生最坚强的后盾,并不会因为他们做得不好或者犯了错误就不爱他们了。讲到这里,我用深切的眼神望着讲台下一双双清澈的眼睛,发现此时的课堂静的出奇,学生都若有所思地望着我,然后轻轻地点了点头……此时,学生们与我产生了共鸣,并对“父母之爱”重新思考和审视,并对父母之爱的表达方式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和理解。
  纵观整节课,我觉得还是比较成功的,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学生参与热情高涨,感情投入也比较深,特别在最后阶段,通过老师的引导,能够起到师生心灵共鸣的效果。对于理解父母不同方式的爱,学生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能够试着换位思考去体谅父母,初步客观理性地去看待父母之爱。但这节课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在“说”的环节虽然大家都乐于去说,但是学生争先恐后,课堂秩序比较混乱。此外,学生“说”的质量也比较差,都是随口说来,没有经过认真思考;第三,就是少数学生在“听”的环节上,出现情绪急躁,不能耐心“听”的现象,这一方面是我们班的一个顽疾。
  针对这些问题,我认为在以后的授课过程中:一是在备课过程中,要增强对课堂突发情况的预想预判,提高对课堂纪律的把控能力;二是要加强学生的课前预习,让学生提前对课堂内容有所了解,针对性开展课堂活动;三是注重学生日常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断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
其他文献
【摘要】作为班主任如何使“待优生”走出心理阴影,阳光健康成长呢?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以“善”相交,用“心”感化,静待花开,不失为良方。  【关键词】发现;信任;尊重;鼓励;等待  “培优辅差”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永恒话题,尤其是“待优生”的转化更是考验班主任的试金石。“待优生”的个性,或自卑,或逆反,或拈轻怕重,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小小挫折就破罐子破摔。作为班主任如何使“待优生
【摘要】一个班级的人文环境——“气候”和“土壤”,影响着一个班级学生情感。而班主任是班集体的培育者,对班集体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也往往又是教育领域上的棘手问题。为此,本文围绕这一问题,通过一些实践的案例得出的经验与教训进行了剖析。笔者认为,只有给予后进生更多的重视关爱和激励,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及家长、同学的支持与帮助,增强努力的勇气,树立进步的信心,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关
【摘要】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单方面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师生互动较少,制约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为了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就需要增强师生互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关键词】师生互动;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通过师生互动的实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氛围得到活跃,学生的参与热情也能得到激发,同时教师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与教学效
【摘要】业财融合背景下,中职会计教学如何打造智慧课堂培养未来型人才?本文选取《企业会计》课程中的《购入原材料的核算(实际成本)》为例,通过“两平台三阶段七步教学”,构建业务财务融合的会计智慧课堂,以期在提升学生的核算能力的同时提升业财融合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业财融合;智慧课堂;教学实践  互联网 时代,业财融合背景下,财务转型、信息化教学改革势不可挡。教师如果不懂得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或资源来
[摘要]随着全球一体化发展和教学方式的改变,传统文化发展遇上了新问题。高中语文课程作为一门关键课程,在传统文化的渗透与传承方面担负着重大责任。基于此,本文首先研究了我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含义和发展情况,随后在四个方面分析了传统文化在语文授课过程中如何实现渗透与传承。以此来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中语文教学;渗透与传承  传统文化在我国具古老的历史,伴随着中华民族从贫困潦倒走向繁荣
【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到城市里来打拼,开创新天地。源源不断的农村人口流入城市,也使得农村留守儿童的人数在极具增加。这些孩子缺乏父母的陪伴与教育,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心理问题,尤其是对正处在身心发展关键时期的初中生,更要重视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及时疏导学生心理问题,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本文主要对农村学校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
【摘要】小学语文统编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加强语文文字运用加强语文和生活的联系,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真正落实了语文教学的性质定位。学生能将学习中的收获迁移运用于日常的自我语言表达,就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让语言文字运用深入语文课堂很有必要。本文首先探究了让语言文字运用深入语文课堂的四个方面的作用,接着探究如何让语言文字运用更好深入语文课
在2018年2月10日,我看到了一则报道:在合肥华盛大运城附近,发生一起车祸,一辆大货车转弯时不慎撞到了一辆电动车,车上两名男子一伤一亡。大过年的,发生这种事情真是让人伤心。  大型车辆出事故的情况已经屡见不鲜,主要原因是大型车辆轴距很长,难以操控,盲区较大。在拐弯的时候,由于车辆拐弯的内轮差,会导致车体内侧有将近2米的范围司机是看不到的。中国的车辆驾驶员都是在驾驶室左侧,在左转弯的时候,驾驶员通
摘 要 论述SolidWorks作为一种制图的辅助教学工具的必要性,总结了SolidWorks若干功能在制图教学中的灵活应用。  关键词 SolidWorks 工程制图 辅助教学 CAI  中图分类号 TP311.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2—2422(2006)05-0024—02
摘 要:就排球专题学习网站的考试、测练、评价模块进行探讨,着重论述其总体设计思想和实现方法。  关键词:网络考试 专题学习 设计 开发  中国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2-2422(2007)03-0040-02    1 排球专题学习网站的概述    排球专题学习网站的建设,是将排球教学、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新型的体育教学思想与模式有机的结合起来,推动排球教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