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语文中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作文教学越来越受到小学教师的重视。作为一名小语教师,要真正将创新作文进行到习作教学中,就要更新教育观念,改进作文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显得尤为重要,让作文中的创新教学真正取得实效,必须依据新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中作文教学进行大胆创新,那么我是怎样引导小学生作文进行创造性学习。增进他们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作文中的创新能力呢?谈谈自己的做法。
【关键词】发挥主体;开展活动;激发情感;加强想象;注重教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作文训练是一项综合性的书面语言的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教学中存在教师包揽一切,导致学生写起作文来感到无话可说,不知从何下笔,千篇一律的作文比比皆是,缺少另辟蹊径,独出心裁的创新精神,因此作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尤其重要。
一、发挥学生的特长,解放学生的口、手和时空
解放学生是培养小学生作文创新能力的前提,只有学生解放了,才能培养学生作文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写作活动中来,让他们学会自己读书,自己领悟,自己动笔写作文。在作文教学实践中,首先要积极探索作文命题的民主性,因为现在农村已经不是小农经济,学生的生活已经从家庭、学校扩大到整个社会。让学生从感兴趣的话题入手,选出贴近学生生活的题目,克服静态的教师命题,教师要精心设计作文教学,交给学生撷取素材、选择角度和自拟题目的方法,让他们有写不完的内容,这样学生写起作文来,才有话可说。如在作文教学——做玩具说过程,首先让学生从家里自带素材,做出自己心爱的玩具,放在视频投影仪上展示在大屏幕上,让学生自己说出制作玩具的过程,同学们说的都绘声绘色,非常精彩。
二、走进丰富多彩的生活,激发学生作文的情感因素
诚然,作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并不是教师转变一下观念,学生就能写出好文章。写作文要求学生走进生活,获取写作源泉。这就需要教师给予培养,教师要不失时机、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有益活动,充实学生生活,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加接触新事物的机会,从众多的信息渠道中接触社会,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寻找、提炼写作的素材。目前小学生的空间只有学校和家庭两大块,如井底之蛙,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他们却与之无缘,设法让他们“从井底跳出来”带领他们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安排适量时间走向大自然和社会。因为美丽的大自然的每一株小草、一片绿叶、一朵浪花、一声鸟语……都会勾起学生的情思和遐想,激发学生写作欲望。广阔的社会更是一幅五彩缤纷的画卷,层峦叠嶂的山峰、熙熙攘攘的集市、生机盎然的乡村,广袤的日月星辰……到处有取之不尽的作文素材。如写美丽的校园,我带领学生参观有特色的校园建设的学校,让他们亲眼看见这些校园,见证这些校园的美丽,这样作文才是有本之木、有水之源,才能创新。有了作文内容,仅仅是作文的基础,多练习则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唯一途径。培养学生多读书、多摘录的习惯,培养学生写日记和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多读是学生提高作文水平的基础,一是多读他人的作品,二是多读自己的习作,常言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如世界著名作家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不就是在读但丁的《神曲》过程中诞生的吗?所以每一个学期我都规定孩子们课外读很多的课外书籍,到图书馆、新华书店等地方去饱览群书。同时还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小学生的情感是丰富而纯真的,只要引导他们用真情实感来写,不愁写不出情文并茂的文章来。教师付出了真情,孩子们和你就无话不谈、畅所欲言。教师要用心和学生交流,用情去浇灌孩子幼小的心灵,关心爱护他们,和他们平等对话,倘若如此,孩子们就会用真挚的感情优美的词句回报你。如我班的应晨曦学生,她的妈妈因患白血病去世了,寄居在外婆家,我经常和她谈心,让她从失去母爱的阴影里走出来,买些励志的书送给她等,然而在《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征文大赛中,她获得了学区一等奖,县征文二等奖。由此我想到了一句话:“亲其师,信其道”。“文道统一”的教学原则。重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才能写出好作文,作文才能有所创新。
三、加强作文的想象训练
新大纲明确提出:“要鼓励学生写想象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的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加强作文的想象训练,是提高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举措。首先,看图作文比抽象的命题作文更能激发学生兴趣,是帮助学生形象思维的阶梯。其次,在延伸情节中想象,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翱翔于想象王国,对培养学生作文中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其意义是重大的,正因如此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者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
四、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发挥创新能力
另外针对学生写作水平不一,应注意教学方法的选择。在学生命题、构思、立意,写出初稿后,要及时抽出一些习作当堂批改、评讲,并让学生讨论,让每个学生都动手、动脑、动口,各自参加到教学活动中去。这样学生有时间支配,就可以想之所想,做之所做,乐之所乐,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发展,创新能力得以充分发挥。
综上所述,作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是一种任重道远的艰巨工程,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与进步的动力,是民族兴旺发达的灵魂,一个民族要强盛不衰,必须增强全民的创新意识,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小学的作文教学也不例外,作文中的创新教育有待于今后提高探索。
作者简介:殷洁,女,1970年生,在安徽省肥东县店埠学区中心学校任教;小学高级教师,年级组长兼语文学科带头人。
(编辑:马梦杰)
【关键词】发挥主体;开展活动;激发情感;加强想象;注重教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作文训练是一项综合性的书面语言的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教学中存在教师包揽一切,导致学生写起作文来感到无话可说,不知从何下笔,千篇一律的作文比比皆是,缺少另辟蹊径,独出心裁的创新精神,因此作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尤其重要。
一、发挥学生的特长,解放学生的口、手和时空
解放学生是培养小学生作文创新能力的前提,只有学生解放了,才能培养学生作文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写作活动中来,让他们学会自己读书,自己领悟,自己动笔写作文。在作文教学实践中,首先要积极探索作文命题的民主性,因为现在农村已经不是小农经济,学生的生活已经从家庭、学校扩大到整个社会。让学生从感兴趣的话题入手,选出贴近学生生活的题目,克服静态的教师命题,教师要精心设计作文教学,交给学生撷取素材、选择角度和自拟题目的方法,让他们有写不完的内容,这样学生写起作文来,才有话可说。如在作文教学——做玩具说过程,首先让学生从家里自带素材,做出自己心爱的玩具,放在视频投影仪上展示在大屏幕上,让学生自己说出制作玩具的过程,同学们说的都绘声绘色,非常精彩。
二、走进丰富多彩的生活,激发学生作文的情感因素
诚然,作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并不是教师转变一下观念,学生就能写出好文章。写作文要求学生走进生活,获取写作源泉。这就需要教师给予培养,教师要不失时机、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有益活动,充实学生生活,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加接触新事物的机会,从众多的信息渠道中接触社会,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寻找、提炼写作的素材。目前小学生的空间只有学校和家庭两大块,如井底之蛙,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他们却与之无缘,设法让他们“从井底跳出来”带领他们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安排适量时间走向大自然和社会。因为美丽的大自然的每一株小草、一片绿叶、一朵浪花、一声鸟语……都会勾起学生的情思和遐想,激发学生写作欲望。广阔的社会更是一幅五彩缤纷的画卷,层峦叠嶂的山峰、熙熙攘攘的集市、生机盎然的乡村,广袤的日月星辰……到处有取之不尽的作文素材。如写美丽的校园,我带领学生参观有特色的校园建设的学校,让他们亲眼看见这些校园,见证这些校园的美丽,这样作文才是有本之木、有水之源,才能创新。有了作文内容,仅仅是作文的基础,多练习则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唯一途径。培养学生多读书、多摘录的习惯,培养学生写日记和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多读是学生提高作文水平的基础,一是多读他人的作品,二是多读自己的习作,常言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如世界著名作家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不就是在读但丁的《神曲》过程中诞生的吗?所以每一个学期我都规定孩子们课外读很多的课外书籍,到图书馆、新华书店等地方去饱览群书。同时还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小学生的情感是丰富而纯真的,只要引导他们用真情实感来写,不愁写不出情文并茂的文章来。教师付出了真情,孩子们和你就无话不谈、畅所欲言。教师要用心和学生交流,用情去浇灌孩子幼小的心灵,关心爱护他们,和他们平等对话,倘若如此,孩子们就会用真挚的感情优美的词句回报你。如我班的应晨曦学生,她的妈妈因患白血病去世了,寄居在外婆家,我经常和她谈心,让她从失去母爱的阴影里走出来,买些励志的书送给她等,然而在《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征文大赛中,她获得了学区一等奖,县征文二等奖。由此我想到了一句话:“亲其师,信其道”。“文道统一”的教学原则。重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才能写出好作文,作文才能有所创新。
三、加强作文的想象训练
新大纲明确提出:“要鼓励学生写想象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的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加强作文的想象训练,是提高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举措。首先,看图作文比抽象的命题作文更能激发学生兴趣,是帮助学生形象思维的阶梯。其次,在延伸情节中想象,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翱翔于想象王国,对培养学生作文中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其意义是重大的,正因如此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者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
四、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发挥创新能力
另外针对学生写作水平不一,应注意教学方法的选择。在学生命题、构思、立意,写出初稿后,要及时抽出一些习作当堂批改、评讲,并让学生讨论,让每个学生都动手、动脑、动口,各自参加到教学活动中去。这样学生有时间支配,就可以想之所想,做之所做,乐之所乐,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发展,创新能力得以充分发挥。
综上所述,作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是一种任重道远的艰巨工程,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与进步的动力,是民族兴旺发达的灵魂,一个民族要强盛不衰,必须增强全民的创新意识,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小学的作文教学也不例外,作文中的创新教育有待于今后提高探索。
作者简介:殷洁,女,1970年生,在安徽省肥东县店埠学区中心学校任教;小学高级教师,年级组长兼语文学科带头人。
(编辑:马梦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