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健康干预 糖尿病 护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2.355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疾病,随着社会的发展,它已成为当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1],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糖尿病是可控制的疾病,糖尿病并发症是可防可治的[2]。进行系统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对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延缓和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回归社会起着重要的作用。2009年9月~2010年6月对130例患者实施系统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9年9月~2010年6月收治糖尿病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其中男77例,女53例,病程3~8年,文化程度小学55%,初中以上45%。
效果评价:①生化指标:测定每位糖尿病患者健康护理干预前后血糖水平。②调查患者健康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护理干预:
⑴干预内容:①饮食:包括饮食原则,食谱的选择。合理膳食,限制钠盐摄入(食盐量<6g/日),减少膳食脂肪,补充适当蛋白质,多吃蔬菜和水果,摄入足量钾、镁、钙、限制饮酒(每天酒精量男<40g,女<15g)。介绍食品交换法,教会患者自行设计食谱。②运动:指导患者进行中小强度长时间的有氧运动,如快速步行、慢跑、游泳、登楼梯,每项运动应≥30分钟。运动时间进餐后60~90分钟为宜。运动强度应循序渐进,保持中等强度的运动强度。③药物:向患者宣教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知识,胰岛素笔的操作、保管、存放的方法,低血糖临床表现及处理方法,根据监测血糖调整药物剂量。④心理:向患者说明积极的生活态度对疾病康复的重要性。同时对家属进行心理指导,减少家属应激、焦虑情绪。在患者焦虑、烦躁时能给予关心、理解、支持。⑤自我监测:包括尿尿糖和血糖的自测,教会患者正确使用尿糖试纸和电脑血糖仪,为调整用药,提高疗效提供参考数据,有效控制血糖水平。
⑵干预方法:采取因人施教,因病指导的教育方法。①设立调查表,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血糖水平、饮食习惯、吸烟饮酒、运动及疾病知识掌握情况等。②成立糖尿病俱乐部。③制作并发放宣传资料,介绍糖尿病的病因、危险因素、症状、综合治疗及健康的行为方式。④定期开展糖尿病讲座,内容有糖尿病的一般知识、饮食疗法、运动疗法。⑤组织收看糖尿病相关录像,针对不同层次的人群制定健康食谱和运动计划;请专家进行饮食运动健康教育及疾病相关知识学习,讲授与讨论相结合。⑥定期检查血糖,同时进行家庭随访、电话随访,发现存在的问题,对饮食控制不佳或不能坚持运动者,作为重点教育对象,进行个别指导,对坚持饮食控制和运动者给予奖励。
结 果
健康护理干预前后血糖水平发生明显变化。干预前空腹血糖在正常范围46例,干预后124例;干预前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范围50例,干预后126例;干预前糖化血红蛋白正常范围76例,干预后123例,有显著差异。
讨 论
在护理干预过程中,发现随着干预的进一步深入,患者对疾病知识掌握的更加全面,能加强饮食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身心、自我检测血糖并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使血糖水平明显下降。糖尿病患者需要胰岛素治疗和出现并发症需要住院治疗,其他时间需要自我管理。通过对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患者获得了健康知识、健康责任和健康行为,转变了不良生活方式,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学会日常饮食结构和药物用量调整。通过对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纠正了患者对疾病的态度,稳定了患者的情绪和行为,提高了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琼玲.自我效能理论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护理研究,2005,19(9):1804-1806.
2 孟昕.糖尿病教育的进展.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6):27.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2.355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疾病,随着社会的发展,它已成为当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1],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糖尿病是可控制的疾病,糖尿病并发症是可防可治的[2]。进行系统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对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延缓和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回归社会起着重要的作用。2009年9月~2010年6月对130例患者实施系统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9年9月~2010年6月收治糖尿病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其中男77例,女53例,病程3~8年,文化程度小学55%,初中以上45%。
效果评价:①生化指标:测定每位糖尿病患者健康护理干预前后血糖水平。②调查患者健康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护理干预:
⑴干预内容:①饮食:包括饮食原则,食谱的选择。合理膳食,限制钠盐摄入(食盐量<6g/日),减少膳食脂肪,补充适当蛋白质,多吃蔬菜和水果,摄入足量钾、镁、钙、限制饮酒(每天酒精量男<40g,女<15g)。介绍食品交换法,教会患者自行设计食谱。②运动:指导患者进行中小强度长时间的有氧运动,如快速步行、慢跑、游泳、登楼梯,每项运动应≥30分钟。运动时间进餐后60~90分钟为宜。运动强度应循序渐进,保持中等强度的运动强度。③药物:向患者宣教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知识,胰岛素笔的操作、保管、存放的方法,低血糖临床表现及处理方法,根据监测血糖调整药物剂量。④心理:向患者说明积极的生活态度对疾病康复的重要性。同时对家属进行心理指导,减少家属应激、焦虑情绪。在患者焦虑、烦躁时能给予关心、理解、支持。⑤自我监测:包括尿尿糖和血糖的自测,教会患者正确使用尿糖试纸和电脑血糖仪,为调整用药,提高疗效提供参考数据,有效控制血糖水平。
⑵干预方法:采取因人施教,因病指导的教育方法。①设立调查表,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血糖水平、饮食习惯、吸烟饮酒、运动及疾病知识掌握情况等。②成立糖尿病俱乐部。③制作并发放宣传资料,介绍糖尿病的病因、危险因素、症状、综合治疗及健康的行为方式。④定期开展糖尿病讲座,内容有糖尿病的一般知识、饮食疗法、运动疗法。⑤组织收看糖尿病相关录像,针对不同层次的人群制定健康食谱和运动计划;请专家进行饮食运动健康教育及疾病相关知识学习,讲授与讨论相结合。⑥定期检查血糖,同时进行家庭随访、电话随访,发现存在的问题,对饮食控制不佳或不能坚持运动者,作为重点教育对象,进行个别指导,对坚持饮食控制和运动者给予奖励。
结 果
健康护理干预前后血糖水平发生明显变化。干预前空腹血糖在正常范围46例,干预后124例;干预前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范围50例,干预后126例;干预前糖化血红蛋白正常范围76例,干预后123例,有显著差异。
讨 论
在护理干预过程中,发现随着干预的进一步深入,患者对疾病知识掌握的更加全面,能加强饮食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身心、自我检测血糖并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使血糖水平明显下降。糖尿病患者需要胰岛素治疗和出现并发症需要住院治疗,其他时间需要自我管理。通过对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患者获得了健康知识、健康责任和健康行为,转变了不良生活方式,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学会日常饮食结构和药物用量调整。通过对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纠正了患者对疾病的态度,稳定了患者的情绪和行为,提高了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琼玲.自我效能理论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护理研究,2005,19(9):1804-1806.
2 孟昕.糖尿病教育的进展.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