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供配电自动化系统及技术的应用研究

来源 :装备维修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mplar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对高质量供电的需求不断提升,加强电力系统中的自动化建设程度成为我国电力系统发展的主流趋势。基于此,本文将对如何提升电网供配电系统的自动化应用水平进行研究,包括自动化功能、应用措施及应用安全性等内容,希望对相关人员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电网供配电系统;自动化技术;应用研究
  引言:电力企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企业之一,管理者应加强对电力工程自动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作为一种结合了多种科学技术的新兴技术,近年来,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迅猛,切实提升了电网运行的效率以及质量,为满足我国高质量供电需求提供有力保障。
  一、电气工程自动化功能研究
  (一)实时监测功能
  在自动化系统中,监控系统主要由电脑控制,通过自动化监控系统可以切实提升电网运行可靠性,因此,相关人员应注意提升对监控系统的重视程度。在电力系统实际运行过程中受各种主、客观因素影响,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故障,加强自动化监控系统的建设,可以有效提升故障排除效率。目前,监控系统中主要包括远监控系统可以实现实时监控整个配网系统运行,并自动分析系统运行参数,有效提升整个配电系统的运行程计量、系统运行参数检测、故障检测以及报警功能等,在云计算等技术加持下,进一步提高了可靠性以及供电质量,同时系统还可以智能化地制定故障解决方案,为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二)自动控制功能
  自动化控制系统是确保供配电系统平稳运行的重要保障。技术人员应明确一点,供电系统极易受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如气压变化、温差问题等,一旦出现问题,供配电系统极易出现故障。在应用自动化控制系统后,可以有效降低人为因素引发故障的概率,进而提升整个系统的运行质量。此外,通过利用自动化控制系统还可以实现远程操作控制配电系统的目的,提升工作的精准性,同时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负荷,并提升员工的生产安全性。
  (三)智能保护功能
  在传统配电系统中,人工控制是其主要控制方式,人工控制的劣势在于极易因人工失误,导致系统运行故障,这种故障不易被发现,使得日常信息处理工作受到极大地阻碍,降低工作效率,进而导致供电质量下降。而使用智能保护系统的配电系统,可以有效降低人为失误导致的系统故障,提升系统故障处理效率,最大限度地提升系统运行可靠性[1]。
  二、供配电系统自动化技术应用措施
  (一)提升网络及数据安全性
  在整个供配电系统中,电力调度环节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做好电力调度工作可以切实保障供电系统的运行质量以及供电效率。因此,供电企业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应注意全面提升自动化配电系统的网络与信息安全性。为此,相关部门在应在当前应用技术的基础上,应构建完善的电网调度体系,通过创新技术,不断优化现行的电网调配体系,强化电网调度系统的自动化程度,为提升调度系统的信息安全性提供有力保障。此外,管理人员还应不断对现有管理体系进行优化与完善,提升技术人员的管理权能,确保其最大限度地参与进电网调度系统的安全管理优化工作,避免因管理人员技术水平不足,引发的系统故障,影响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供电企业应注意保持电力调度系统的独立性,以单向输出的形式确保生产系统与控制系统相隔离,为提升系统运行安全性提供有力保障。
  (二)优化数据网络技术
  自动化供配电系统中需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的优势,科学合理地管理整个系统。因此,供电企业在实际发挥过程中,应注重根据我国法规制度,对现有数据网络进行优化,提升整个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全面提升电网配电系统的运行可靠性,满足我国发展对高质量供电的要求。此外,供电企业在建设自动化供配电系统时,应注意确保外部条件与电力系统自动化建设同步发展,降低电力系统对其他系统的依赖性,最大限度地提升电力系统运行安全性[2]。
  (三)强化关键技术水平
  计算机技术是整个自动化配电系统的关键技术,因此,供电企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应注意不断强化计算机技术水平,强化配电系统的智能化水平。自动化电力调度系统也是配电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通过电力自动化调度技术可以切实提升电力资源利用率,有效避免资源浪费的情况发生。
  (四)减低客观因素的负面影响
  在电气自动化设备运行过程中,温度、湿度、恶劣天气条件等都会对自动化设备产生不利影响。虽然我国已经加强了自动化设备建设中对外界环境的要求,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还是存在因环境等客观因素影响导致设备瘫痪的可能。因此,综合考虑环境对自动化系统的影响,加强监控手段是提高自动化系统运转效率的重中之重[2]。在充分考虑到电气自动化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对环境要求比较高的前提下,企业应该着重注意设备实际运行过程中加大对环境管理的重视程度,尤其是自动化设施的使用环境,有针对性地解决空气湿度、气压以及温度对自动化设施的影响。另外,企业还应该重点提高自身自动化技术以及解决设备自身存在的问题。同时,由于设备表面凝结过于严重,可能会导致设备部件受损,导致出现一些不可预估的意外事故,因此,企业应该重视在相应区域加强监控,减轻设备受腐蚀程度,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三、配电系统自动化应用安全性研究
  (一)优化改造配电网络
  为提高自动化建设水平,相关单位可以在掌握城网网架调整的前提下,解决城市线路单线辐射的问题,确保最终形成单联络线路。通过掌握城网网架调整,还可以进一步解决线路联络中存在的问题,形成两联络线路。另外,在进行线路改造时,可以在主干线增加分段开关,解决线路架空分段不足的缺陷,进一步满足自动化分段的需求。对一些线路架空分段少,线路设计不科学的地区,需要加强对环网线路的建设。
  (二)加快馈线自动化建设速度
  为加快馈线自动化建设速度,相关单位第一步应加强电缆线路建设。技术人员应注意不同种类的电缆线路需要不同的建设方法。技术人员可以采用集中型馈线自动化方式,针对不参与重合闸架空线路及电缆混合线路的建设,确保线路运行平稳可靠。另外,在加强馈线自动化建设的时,可以通过分界开关将故障隔离,以避免故障影响主干线业务正常运行,为线路平稳运行提供有利条件。除此以外,在馈线自动化建设中应注意通过有通讯功能的故障指示器对线路故障进行及时辨别并报警,通过自动化系统,对故障来源以及故障原因进行分析,技术人员根据分析结果对故障区进行隔离,并恢复非故障区供电,尽量降低故障带来的负面影响[3]。
  (三)确保分界开关安装合理性
  在配电自动化建设中,为确保满足用户用电需求,可在用户侧添加分界开关,如果用户侧发生短路,则可将其与变电站连接起来,隔离电路故障;如果用户侧发生单向故障,则可将其分离。自动分离开关将与零电流数据相结合,确保故障问题及时消除。当发生短路问题时,变电站的出线断路器将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检测线路故障,并及时处理。在变电站的10千伏开关关闭之前,负荷开关将被及时切断,并确保与发生的故障相隔离。此外,变电站的断路器在分闸后,会由主站发出远程关闭命令,为线路的正常运行提供了基本保障。当单级故障发生时,分离负载开关可直接切除故障,这样可以避免故障影响主线路,同时减少故障对用户的影响。
  总结:综上所述,配电系统自动化发展是供电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供电企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应注意创新技术,最大限度地利用现代科技的优势,强化电力系统的智能化程度,为满足我国高质量供电要求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孙道芳.自动化控制电力供配电系统的发展探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000(006):2698.
  [2]龍剑.浅谈当代电气自动化技术在供配电系统的分析及应用[J].科技资讯,2018,016(022):30-31.
  [3]张城海.试论电气自动化技术在供配电系统中的应用[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8,000(009):336.
其他文献
摘要:光伏发电是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新能源技术,而且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光伏电站的建设数量也在逐年增加,同时也在不断向规模化的运维方向发展。智能化的运维能准确鉴定并及时消除故障点,因此不断提高光伏电站的自动化运维能力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首先简单的介绍一下自动化智能化运维的重要性,随后给出自动化智能化运维管理系统的功能,最后对光伏电站自动化智能化运维的发展方向进行分析。以此仅供相关人士进行
背信罪的保护法益,对于增设背信罪,确定其构成要件等具有重大意义,对此我国学界尚观点不一。背信罪是后现代工业社会的典型财产犯罪,财产犯罪侵犯的是刑法上保护的"财产权",
摘要:本文通过对经过能效测试的177台锅炉的综合分析,讨论了排烟热损失q2和气体不完全燃烧热损失q3以及散热损失q5对燃气锅炉热效率的影响。提出降低排烟温度和寻求最佳运行过量空气系数的是减小锅炉热损失,提高锅炉热效率的关键工作。  关键词:在用锅炉 能效测试 热效率   1、前言  随着国家环保问题的日益突出,国家对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江苏省,南京市也相继实行了打赢蓝天保卫战2
协调是领导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领导干部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如果协调不得法,就容易“按下葫芦浮起瓢”,表面上的微澜不兴掩盖着事实上的惊涛骇浪,当时勉强抹平而事后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