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菜采收后应加强管理

来源 :科学种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ff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花菜一年有春、秋季两个营养生长期,采收结束后进入发根分蘖的秋苗生长期和冬季休眠期。这个时期往往容易被人们忽视。能否增加黄花菜的生长年限,发挥经济效益,达到年年高产、稳产的目的,关键在于采收后的管理。
  1. 拔秆割叶 黄花菜采收后,花秆逐渐干枯,要及时将枯秆拔除,未干枯的不可硬拔,以免伤芽。同时,将离地面3~5厘米的老叶割除,如割得太短,会损害隐芽萌发,留得太长则多消耗养分。拔秆割叶可促进秋苗发棵,增加翌年花枝数,显著提高黄花菜产量。
  2. 清园消毒 据调查,黄花菜普遍发生锈病、叶斑病、叶枯病和蚜虫等,秋、冬两季进行清园消毒,对防治其病虫害经济有效。黄花菜采收后,病虫害仍继续繁衍为害,于秋、冬季分别清园消毒1次,把梯壁、地头和四周围的杂草除净,连同黄花菜的病叶一起集中烧成泥灰。这样既能消灭病虫源,又能增加肥源。
  3. 深翻施肥 种植黄花菜的地块,经过采花期长时间踩踏,土壤变得板结,应在处暑至秋分选择晴天土干时进行全面深翻,促使秋苗生长期长、生根多、发大棵。植株四周要先挖空,铲断衰老根(可促长新根,促进新陈代谢)后用碎土填平,勿使根外露,以免水分蒸发后伤根。结合深翻施1次秋苗肥,每亩用人粪尿250千克、三元复合肥15千克混合土杂肥500~750千克培肥。
  4. 更新复壮 处暑后雨水较多,是黄花菜更新的好时机。对老根密集、霉烂根多新根少、苗丛矮小、薹秆细弱以及不抽薹的高龄衰老植株,要抓紧更新重栽;对病虫严重的要挖掘烧毁,用健株补栽;对栽培面积小、发重病的地块,最好全部挖掘更新或进行轮作改种;对混杂的劣种、不同花期品种,要及时淘汰更新,确保黄花菜高产、稳产。
  5. 培土护蔸 黄花菜一年种多年收,新根逐年从新生的短缩茎上发出,层层向上长而暴露于土外,故冬季必须培土,培土护蔸最好利用塘泥、沟泥、淤泥等,以护根防冻,减少无效分蘖。
  (作者联系地址:福建省周宁县农业局 邮编:355400)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福建油茶生产粗放管理,只取不予.在生产中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较多。目前,仍然是大面积油茶单产低。残次林比例大,生产效益差.油茶林存在“老、劣、病、残、荒”普遍现状。
林语堂的《浮生六记》英译本堪称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经典译本,其翻译策略值得学习和借鉴。文章分析了林译的四大特色。
一、营养性与经济性相结合  肉牛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量,与生长日龄、基础体重和目标日增重密切相关,日粮调配尤其是混合精料的调配,必须满足肉牛的实际营养需要。若没有条件使用全混合日粮(TMR),则肉牛日粮调配仍需精粗搭配,混合精料定量饲喂,青粗饲料自由采食。粗饲料是基础,其较大的容积能给肉牛饱腹感,保证瘤胃的正常生理功能,避免消化道疾患,还因其价格低廉而能维持相对较低的投入成本。要追求日粮成本最小化
近几年来,山丹县充分利用本县土地流转规模大、集中连片、辐射带动能力强等优势,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使洋葱产业逐渐成为全县农民增产增收的重要渠道之一。但是,由于多年连作重茬、种植密度大、栽培管理不到位等原因,造成洋葱病虫害呈加重发展趋势。为了减少损失,确保农民增产增收,现将山丹县洋葱生长期间的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一、洋葱软腐病  1. 发病症状 洋葱软腐病由胡萝卜软腐欧氏杆菌引起。该
本文是一例有疑病倾向的严重心理问题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求助者在其同学得肝炎后开始担心自己也会得肝炎,睡眠不好。咨询师根据求助者的情况采用了认知行为疗法,经过4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