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e抗原滴度与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失败的关系

来源 :中华传染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d1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孕妇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e抗原(HBeAg)滴度与其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发生免疫失败的关系,探讨能否用孕妇血清HBsAg、HBeAg滴度代替血清HBVDNA浓度来衡量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后发生免疫失败的危险性.方法 178例HBsAg、HBeAg双阳性母亲的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后,随访至24月龄,32例发生免疫失败,用斑点杂交法检测孕妇临产前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浓度、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孕妇HBsAg和HBeAg滴度,研究孕妇HBsAg、HBeAg的滴度与其新生儿接种疫苗发生免疫失败的关系,并与孕妇血清HBV DNA浓度与其新生儿发生免疫失败的关系相比较.结果 随着母亲血清HBsAg、HBeAg滴度的升高,其新生儿发生免疫失败的危险性升高,当孕妇血清HBsAg滴度≥1:1 000、HBeAg滴度≥1:100时,分别有26.3%、31.4%的新生儿发生乙肝疫苗免疫失败,与当孕妇血清HBVDNA浓度≥125 pg/ml,新生儿发生免疫失败的危险性相当.结论 孕妇血清HBsAg、HBeAg高滴度与其新生儿接种疫苗发生免疫失败有密切联系,孕妇血清HBsAg滴度≥1:1 000、HBeAg滴度≥1:100能够代替血清HBV DNA浓度≥125 pg/ml作为衡量孕妇的乙肝高传染性的指标来预测新生儿发生免疫失败的危险性.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 建立套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PCR)加限制性酶切分析方法检测人巨细胞病毒(HCMV).方法 在HCMV直接早期蛋白EcoRIJ DNA片段内,自行设计两对引物,建立Nested-PCR检测HCMV DNA,同时结合病毒分离检测临床标本.结果 23例新生儿肝炎综合征患儿中,10例病毒分离及Nested-PCR均阳性;1例病毒分离阴性,但Nested-PCR阳性.对58例妊娠早期孕妇血
目的 了解上海医科大学华山医院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的发生率及其与细菌耐药性的关系.方法 双纸片法、酶抑制剂增强纸片扩散法、酶抑制剂联合三代头孢菌素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法和E-试验;Kirby-Bauer(KB)法测定ESBLs株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大肠杆菌中产ESBLs菌株占25%,肺炎克雷伯菌中为57%;上述产ESBLs株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和氨曲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