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足的营养摄入是维护骨骼健康的基础.钙、 维生素D和蛋白质是国际公认的影响骨骼健康最主要的三种营养素,其中钙和维生素D作为骨健康基本补充剂在各国指南中已有详细推荐.蛋白质作为构成骨基质的重要营养物质,对骨骼的代谢、骨折的发生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其中蛋白质与钙和维生素D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其影响骨骼健康的重要途径之一.调查显示,我国居民膳食蛋白质摄入不足的现象普遍存在,尤其是绝经后女性、高龄老年人等骨质疏松症高危人群.本文对蛋白质影响骨骼健康的机制、补充蛋白质的骨骼健康获益以及膳食蛋白质摄入建议等内容进
目的研究下肢骨折患者血红蛋白量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2014年7月至2019年8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2 482例,男1 174例,女1 308例;年龄为(60.6±19.3)岁。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受伤时间、血红蛋白量、D-二聚体、合并内科疾病、双下肢静脉超声检查时间和结果。根据超声结果将患者分为血栓组和非血栓组,比较两组患者血
结直肠癌是一种全球高发的恶性肿瘤,其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确。肠道细菌能够通过多种方式参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其中特定细菌的富集被证实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高度相关。本文系统总结了结直肠癌患者肠道菌群变化的特点,并围绕与结直肠癌疾病相关的菌种以及如何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来治疗及预防结直肠癌展开了详细的讨论。
本文重点阐述了国内外近5年来已上市或正在Ⅱ/Ⅲ期临床试验的抗菌新药概况,包括新型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及其复合制剂、噁唑烷酮类、四环素类、氨基糖苷类、糖肽类、喹诺酮类、抗真菌新药、环脂肽类及抗分枝杆菌新药等九类抗耐药菌的新品种,介绍了27种新药的抗菌活性、耐药主要机制及临床研究等新进展,为临床应用这些抗菌药物提供了参考。
目的探讨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为医院感染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2020年1至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76例行根治性手术的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276例直肠癌患者中有42例发生术后切口感染,感染率为15.22%。单因素分析显示,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与患者性别、体质量指数(BMI)、是
目的探讨高侵袭性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高细胞亚型PTC(TCV-PTC)、靴钉亚型PTC(HV-PTC)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收集2009年8月至2015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诊断明确的21例TCV-PTC和10例HV-PTC作为高侵袭组,选取22例滤泡亚型及21例经典型PTC作为对照,整理临床及病理诊断信息,通过HE观察其组织病理学特征,选择肿瘤组织区域获取DNA,采用二代
口服盐酸中毒的病例临床少见,在毒物不明确的情况下容易误诊。本文对成功救治的1例口服盐酸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为临床类似病例提供诊治参考。
目的探讨第二代动力化前路方形区钛板螺钉系统(dynamic anterior plate-screw system for quadrilateral area,DAPSQ)的标准化置钉方法及其稳定性。方法截取6具防腐保湿处理的全骨盆标本,制作左侧髋臼高位双柱骨折模型,随机行第二代DAPSQ或前路重建钛板+1/3管型固定。将标本装载于Zwick Z100电子万能试验机,模拟坐位以200 N、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