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苦的瓜子还能吃吗?

来源 :食品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ok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网上有一条微博很受关注。微博是这样说的:如果吃到带有变苦味的瓜子后,请马上吐掉,并用清水漱口,因为这种瓜子可能导致肝癌!瓜子一旦发霉,其中可能含有黄曲霉毒素,它是目前发现的化学致癌物中最强的物质之一,经常摄入可能增加患肝癌的风险。
  这样的消息,让不少爱嗑瓜子的人坐不住了,人们不禁要问,发苦的瓜子真有这么大的毒性?营养专家称,黄曲霉毒素毒性确实强,但苦的瓜子未必一定含黄曲霉毒素。
  A.黄曲霉毒素毒性很强, 但并非苦味瓜子都有毒
  瓜子有苦味跟它变质发霉有一定的关系。由于南方天气温暖湿润,农作物容易发霉变质,如果感染了黄曲霉菌,就会产生让人致癌的黄曲霉毒素。变苦的瓜子确实有含有黄曲霉毒素的可能,但并不是每一颗苦味的瓜子都是受到黄曲霉毒素污染的。
  发苦的瓜子也可能是被炒糊了或者虫蛀了,而且瓜子中含有40%~50%的脂肪,放久了其中的脂肪也会被氧化,从而产生苦味。所有的农作物都会有发霉的情况,特别是南方的天气,存放不当容易滋生霉菌,而其中的黄曲霉毒素就是一种毒性很强的致癌物质。
  B.坚果类最易霉变, 但偶尔吃到几颗没事
  偶尔吃到一两颗苦味瓜子不要紧,因为要引起中毒还需要条件。如含黄曲霉毒素的食品,一次性进入人体的量比较大,或者长期误食,才会中毒。由于黄曲霉毒素会在体内积累,较难排出,为此,市民在食用瓜子时,要控制好量,一天10~20克最好。此外,瓜子内的油脂较丰富,大量食用对身体也不好。
  C.吃瓜子最好先掰开看看,水果坏一半就不能吃了
  要避免接触黄曲霉毒素,就要避免食物发霉。南方天气潮湿,更要重视食物的储存,要注意把食物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并且得到适当的晾晒。此外,有些食物存放的地方如果不够卫生干净,或本来就存在黄曲霉菌,那食物放进去就会受到污染。
  花生、玉米等最好做熟了吃,高温下煮熟的食物吃起来比较安全。像瓜子等坚果类食物,不要嗑了就吃,最好掰开来看看果仁是否有变质,如果发现发黑、缩小、虫蛀、长霉等观感不好的果仁要及时丢掉,通常这样的果仁容易出问题。
  受到黄曲霉菌污染的食物也会具有传染性,在一袋瓜子里,如果一颗瓜子感染了黄曲霉菌,那么整袋瓜子都有可能开始霉变。要防止食物霉变,除了在存放上要干燥通风透气之外,还要经常晒一晒此类食物。食用果仁类食物时,除了注意食物的新鲜卫生之外,被抛光、有异味、有工业气味的也不能食用。
  值得一提的是,日常生活中,市民有时会遇到一些水果,其本身好一半烂一半,有些人会把坏的部分切去,把好的那一半吃掉。对此,专家指出,水果上有坏的部分,说明已经被菌类污染了,好的那一半也已经被细菌侵蚀,只是外表看不出来。就算只吃好的一半,也容易把细菌吃进肚子里,对人体有害无益,最好不要食用。如果表面能看到苹果、花生腐烂,说明已经被霉菌腐蚀得很严重了。遇到这样的情况,不要惋惜,要及时丢掉。
其他文献
甲午战争后,"侨资"被清廷认定为芦汉铁路建设的重要资金。盛宣怀与张之洞、王文韶等人共谋,将张振勋从南洋调回国内,共同参与铁路的筹建,张振勋侨领和富商的身份成为他们应付
2007年6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劳动合同法,并将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新《劳动法》的出台,企业应当如何应对新《劳动法》,是逃避还是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呢?“企业社会责任”是什么意思?教科书上的解释是“采取行动的时候,要关照自己公司采取行动的影响,尤其是那些弱势群体的影响”。这是最为简单的解释和见解,在全球化的今天企业应该承担起多大的责任?    华为沃尔玛突发大裁
近年来的教育教学改革,无论是强调提高学生素质,还是强调学生主体的发展,都充分体现了对学生本身、对学生个体的关注。特别是随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实行,让学生自主学习、张扬学生个性的教育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因此,以尊重学生个体的阅读体验为特点的批注式阅读教学也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如何帮助学生掌握这一方法,需要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不断提高指导技巧。  第一,赋予学生自主批注阅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