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坡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t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犹记得少年时的一个深秋,跟着父亲去看坡,就是去守护收获完毕、来不及运送回家的庄稼。
  背着苫子走在乡路上,两旁庄稼婆娑,暗影横斜,极有情致,吱吱吱……田地里有促织不住地鸣叫,连响成一片,让这秋天的傍晚一点都不寂寞。天上圆月明亮,照得大地一片银白,周围散溢着成熟的秋稼的味道。朦胧的月光里,远处不时有红红的烟头,一明一灭,还有咯咯啦啦说话的声音,隐约顺风飘来,这说明看坡的人不少。稀疏的几颗朗星,在墨蓝的天空里,晶莹异常,田野里,无阻碍的秋风,习习吹来,涼爽宜人。乡村的夜晚,非常寂静,只有咴儿咴儿孤独的驴子叫声,从村子里隐约传来,让人联想到家的温暖。
  很快就到自家的地头了,挨着成堆的地瓜,铺好苫子,躺下来,感觉极其惬意。不知名的小虫儿,不知在什么地方,嚯嚯地叫着,旋律奇怪,似乎在这儿,也似乎在那儿,但是当你好奇地靠近寻找时,哪还有半点踪迹?一躺下,声音马上又响起了,很有“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的味道。仰望空中,月光洒下,如霜,如霰,身上的皮肤似乎也感觉到了月光的丝丝沁凉了,原野无比空旷,无边幽静。多少年以后,读到了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可飞,汀沙白雾看不见”诗句时,马上想到了年少时看坡的经历,很快心领神会,心有戚戚。
  夜逐渐深了,万物慢慢浸入宁静之中,我也开始慢慢进入梦乡。突然一阵老人的咳嗽声,把我从香甜的梦中惊醒,抓起手电,一跃而起,但满地里,哪有一个人影?循着声音找,竞有两个小小的东西在地头间,悄悄蠕动,蹑手蹑脚地走过去,猛地掀亮手电,顿时哑然失笑;光亮里,原来是两只刺猬!只见这两个刺猬,正在争啃着一个野生的甜脆瓜,哼哼的声音,就是他们发出来的。怪不得父亲曾经给我讲过,刺猬的叫声像才人咳嗽,看来的确是真的。抬头看看天,明亮的大月亮,已经西斜了,在西天上发着清光,笑着望着我们。
  再次躺下来,眼睛看虚空的上空,竟见有几只秋蚊,贴着脸,作白鹤飞舞状,袅袅娆娆,刚想停下来,停驻在我的脸上,可马上被刮起的秋风吹走了,肃杀的寒冬马上来临,这些幼小的生命该怎么样躲过寒冷的浩劫呢?令人生忧。天上的星座,明晰可辨,猎户星座上,有排成一排的三颗亮星,闪闪烁烁,应是人们常说的三星吧?想起母亲唱过的歌谣儿:三星赶圈扒(一堆暗小的星群),赶上圈扒过年了;圈扒赶三星,赶上三星过清明,便又沉沉地睡去了。
  睡眼惺忪里、有早起下地干活的人们、谈话的声音、再次把我惊醒了。起身一看,太阳已然东升,放射出万道霞光,万物都笼罩在一派金碧辉煌之中,整个田野,也似乎闪闪发亮了。
  (编辑 欣然)
其他文献
沉默是金。沉默的人往往性格內向,而外表的沉默却与内心的活跃恰成正比。孔子提倡“讷于言而敏于行”,他对沉默的体验远比一般人深。孔子最喜欢的大弟子颜回,居陋室寡言语,自得其乐。所以,大师的沉默,往往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思索与启迪。  史学大师陈寅恪,用沉默保持了自己的独立思想和自由精神。晚年的陈寅恪,在政治运动的浪潮中,要按照“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去研究、撰写、发表、出版史学的鸿篇巨著,已经是不可能
中国盆景大师王永康,作品曾连续三届在中国盆景界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中国唐风盆景展”上获得金奖,他因此被国际盆栽协会授予“国际盆栽大师”的称号。有次采访,王永康对记者讲述了自己如何从一个毛孩子蜕变成大师:  1951年,我出生在江苏常州一个普通家庭。15岁时,我的邻居中有一位早年的国民党军医。这个老军医整日侍弄盆景,不辞劳苦。我见老人家身单力薄,搬运盆景时显得很吃力,一得空就去帮助他。在与老人相处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时光飞逝,留下了岁月的痕迹。屈原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直伴随着我们的人生。一个人走在乡间的林荫道上,思绪就像漫天飞舞的柳絮,飘泊不定,随风飘逝。  我们一直在路上,远方有我们理想中渴望的人和事,旅途中的欢歌笑语,悲欢离合,装饰和点缀着我们的生活。每一次的停留,是我们心灵栖息的驿站和归宿,启程的时候,一切不复存在,留下的也只有岁月的痕迹。  生命不息,生活不
摘要:本文以Photoshop图层教学为例,对教学过程中的核心素养进行了深度挖掘,为在教学设计中落实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培养提供了新的视角。  关键词:图层;教学设计;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21)06-0027-02  随着新课标核心素养的提出,信息技术教学培养方向已经从学科素养走向核心素养。那如何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落实核心素养培养呢?本文
一张老相片上,一枝桃花,没有一片叶子。太单调了,可惜,真可惜!“红花还须绿叶衬”,红花美,有绿叶陪衬,更添韵味。“红”与“绿”,颜色的对比;“花”与“叶”,物象的对比。对比,审美的一大原则,也颇有搭配、合作的意思。  冰心《谈生命》:“愿你的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有了云翳的衬托,外露的霞光才是璀璨的。  时隔多年,我赏花的水准变了。再看这枝桃花,依旧鲜嫩欲滴,何况当年那景。桃
不久前,“北京人艺”演出了话剧《我爱桃花》。笔者观赏了演员尹铸胜和梅婷“让多少爱可以重来”的情感戏剧之后,当即激起我对当年一场桃花梦呓的怀想。不过,它不属于儿女喃呢的情爱范畴,而是知识分子的一曲梦中彩虹;在那旋而即逝的桃花梦中,深藏着中国的历史的经纬,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的生命绝唱。故而笔者行文,将当年驿路桃花之情梦,呈现给今天的读者……  上  记得,前几年香港凤凰卫视采访我时,曾问我这样一个问题:
古人说,“仁者乐山”,我不敢以“仁者”自居,但出生后取名就含有“山”字,冥冥之中,山与我,似乎有着割不断的情缘。  我总觉得,人与自然在本质上是血脉相通的。遥想两千多年前,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便觉山是人类的老师,它教人开阔眼界,神游八荒。试想,置身于秀山峻岭,侧耳有虫鸣鸟唱,松风阵阵,举目是浓绿滴翠,雾岚戏风。到得山顶,又觉天高地迥,万里风来,群峰皆伏于下,于是陶然悠然,顿生逸兴
1  爱毁灭了一个人,一定是这个人被爱绑架了。香风艳酿,到后来,成了毒。  这毒,是罂粟,越爱越依赖,城池坍圮,江山倾覆,醉生梦死。然而,突然爱到不爱了,这毒已经离不开了,心被绑架,情已沦陷,最后,慌了手脚,乱了心思,没了方向。  你用最浓的痴情,买到的是最荒凉的破败,以及最深的绝望。  2  爱到最后,一定还要让对方看到你最初的影子。  也就是说,无论爱走了多远,让对方最初怦然心动的那一种感觉,
朋友失恋,醉了酒,和我诉苦,问我如何消除心中的痛。我告诉他,痛是你心中的一棵草,你迁就它,纵容它,只会让它更加肆意地生长。唯一解决的办法就是连根拔起,那样或许会牵连出你的血肉,令你肝肠寸断,却会换来一个健康、晴朗的明天。这样总好过你浑浑噩噩地度过暗无天日的每一天。就像病入膏肓的人,若来一剂以毒攻毒的猛药,反而会有回春的奇迹。  一番话令他醍醐灌顶,第二天见到的他,果然是脱胎换骨面貌一新,犹如从即将
如何在“不争之争”中获胜?老子道出了七种秘诀:居善地、心善渊、与善容、言善信、正善直、事善能、动善时。  “善”的类型诸多,有具体的又有抽象的,有外在的又有内在的。善,是做人之基石。先做人,后做事,做人就是在道德、规则、法制的范围内做事。  这里的“善”,是善于的善,擅长的善,是长于能做好的善。我想,做领导工作的,做机关工作的,做官乃至做人,都应抓住一个“善”字,才能在现在的工作岗位上改进自己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