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的LTE术式与CTLE术式治疗Ⅰ~Ⅲ期颈段食管癌的围手术期及远期疗效比较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无气腹腹腔镜下经膈肌裂孔游离食管的颈段食管癌切除术(LTE)与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CTLE)治疗Ⅰ~Ⅲ期颈段食管癌的围手术期及远期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同仁医院胸外科200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的Ⅰ~Ⅲ期颈段食管癌行微创CTLE或LTE术式的连续158例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均衡组间混杂因素的影响后,匹配40对病例(CTLE和LTE术式各40例),其中男43例,女37例,年龄51~81(62.5±7.0)岁,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主要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重症监护病房监护时间以及术后肺炎和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率)及远期预后。

结果

LTE组的手术时间[(148.0±31.3)min比(201.3±48.3)min)]、术中出血量[(192.6±77.9)ml比(387.8±112.4)ml]、重症监护病房监护时间(0 d比1 d)以及术后肺炎(0比15%)和心律失常(2.5%比20%)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CTLE组(均P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医学影像的人工智能系统在辅助疾病诊疗方面已展现出巨大潜力,但医学影像数据孤岛、数据隐私安全及数据行业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严重阻碍了人工智能赋能疾病诊疗。通过结合联邦学习和FAIR科学数据管理准则,可从技术上缓解上述问题对构建医学影像人工智能系统的影响,进而发挥多中心数据的最大价值,开发出更加高效、准确的疾病诊疗系统,指导基于医学影像的人工智能技术在疾病诊疗领域落地。
中国老龄化人群正在快速增加,而由于担心麻醉及手术后高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使得具有外科适应证的老年患者接受麻醉的比例相对偏低。在过去5年里,中国麻醉医师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力图最大程度地改变这种现状:(1)建立老年患者麻醉与多学科评估及优化体系,以期改善老年患者的术前功能状态,加速患者术后康复进程;(2)发布基于国内外麻醉医师的高水平临床研究的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管理多学科专家共识,以期提高中国老年患者的临床实践水平;(3)开展多种形式的线上老年患者疑难危重病例讨论会,以提高老年患者麻醉与围手术期管理
目的探索老年患者胃镜检查镇静时瑞马唑仑半数有效剂量(ED50)和95%有效剂量(ED95),观察麻醉期间的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20年7至11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行胃镜检查老年患者39例,其中男18例,女21例,年龄65~82(72±5)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或Ⅱ级。顺序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μg/kg及试验剂量瑞马唑仑,瑞马唑仑起始剂量为0.17mg/kg,依据改良Dixon序贯法确定下1例患者的剂量,若前1例患者胃镜检查时有阳性反应,即胃镜置入咽腔时或者置入后2min内患者出现呛咳、
目的探讨血浆核内不均一核糖核蛋白A2/B1(heterogeneousnuclearribnucleoproteinA2/B1,hnRNPA2/B1)、β淀粉样蛋白42(amyloid-β42,Aβ42)及磷酸化tau蛋白(phosphorylatedtauprotein,P-tau)水平在术前诊断老年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cognitiveimpairment,MCI)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20年6月至2021年3月于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行择期手术患者200例,年龄65~80岁。根据国际MCI工
目的探讨少阿片类药物对老年胃癌手术患者术后谵妄(postoperativedelirium,POD)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21年9月期间在浙江省肿瘤医院行限期胃癌手术的老年患者13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阿片全身麻醉组(A组)和少阿片全身麻醉组(B组)。术后镇痛泵配方为:A组:0.2%罗哌卡因 1μg/ml舒芬太尼溶液;B组:0.2%罗哌卡因溶液。术后3d内每天上午8点和晚上8点之间行1次POD评估。主要观察指标是术后3d的POD发生率,次要观察指标包括术后3d的麻醉相关不良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