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科学家打造“大脑芯片”等

来源 :发明与创新(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huz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欧洲科学家打造“大脑芯片”
  
  不可否认,人们已开始挑剔传统计算机太不“善解人意”,只会按指令干巴巴地处理数据,人脑的通情达理和构造精妙又开始备受怀念。一个野心勃勃的想法渐渐浮出水面:复制人脑,敢不敢?
  如今,欧洲科学家正在紧锣密鼓地研制一。种迥异于传统电脑盼“大脑芯片”。这项“大脑复制’计划,由欧盟7国15个研究院所的FACETS(“多面”)项目发起。根据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他们正在构建一台像大脑一样工作的神经计算机。
  该项目负责人、德国海德堡大学的物理学家卡尔海因茨·迈尔介绍,这种新型“神经计算机”模仿大脑工作方式,将一张包含大量神经元和突触的网络压缩在单个芯片上。它将和人脑一样运行,只是更小更轻便。
  “我们正在记录人脑神经组织的数据,以期模仿大脑皮层的神经形态建立硬件模型,”卡尔海因茨·迈尔说,测绘、建模只是研究的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是建立模拟电子脑细胞网络,就是在单个芯片上建立一个有300个神经元和50万个突触组成的网络,就像人脑的神经系统一样。
  “我们充分利用突触的传导作用,产品体积将被缩小。而且因为神经元很小,这个系统运行比软件模拟快1000万倍。”迈尔教授说。小组用模拟电子代表神经元、用数字电子代表它们之间的传递,成功将一个由20万神经元和5000万突触组成的网络压进20厘米的单硅片上。
  这种神奇的“大脑芯片”是否能取代人类思考?对此,迈尔敦授说:“不,那只是个梦。”迈尔进一步解释,较之传统数字计算机,它的智能性会更强,在学习、自动组织、对模糊信息的综合处理等方面也将前进一大步。这些新优势将被逐步用于优化网络搜索、商业活动评估等领域。但人脑的情况要远远复杂于此,现在的探索只是管窥蠡测,更多人脑神奇的功能尚无从解读,“替代人脑”说更是无从谈起了。
  
  大麻变汉麻成为纺织新材料
  
  让人“闻之色变”的大麻,成了高档服装服饰、家纺产品的主要原料。日前,雅戈尔集团、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解放军总后军需部汉麻研究中心、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在北京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这一消息。
  大麻,原是毒性植物,长期以来因可提炼毒品而被各国禁种。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专门成立军用汉麻材料研究中心,完成了大麻改良育种,“云麻1号”、“云麻2号”等不具备提炼毒品的特性,统称“汉麻”。
  汉麻纤维是典型的功能型、环保型稀贵纺织纤维,具有吸湿、透气、舒爽、散热、防霉、抑菌、抗辐射等特性。汉麻的排湿性是纯棉的3倍,面料可在1小时内将附着的细菌消灭。汉麻织物可屏蔽95%以上的紫外线,在370℃高温时不改色,在1000℃时不燃烧,具有极佳耐热、耐晒性能。
  汉麻中心联合国内有关科研院所,通过4年多的技术攻关初步研制成功了机械脱胶软麻设备、闪爆加工设备、生物脱胶、高温蒸煮设备、分纤漂洗、液氨整理设备和纤维分级梳理设备及相关的工艺技术,在实验室和小试阶段获得突破性进展。采用的新工艺方法开发出的汉麻纤维除保持了原有优良性能外,还具有纤维长度长,柔软舒适的性能;利用该纤维可纺出60Nm的优质纯汉麻纱线,可与棉、莫代尔、天丝等其他任何材料进行混纺,研制出高品质的汉麻混纺纱线。目前,只有中国、加拿大、德国掌握了汉麻纤维开发利用技术。
  作为一种新材料应用到纺织服装业,大麻可缓解我国天然纤维紧缺的现状,改变纺织行业的原料结构:大麻纤维可代替石油、煤等矿物原料,减少对矿物能源的依赖,减轻能源消耗给环境造成的污染。大麻的综合应用研究被专家称为“新一代的纤维革命”。
其他文献
据美国《探索》杂志报道,作为举世闻名的德裔美国科学家,爱因斯坦是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赢得世人无尽的赞誉。不过,即便最伟大的科学家亦会犯下许多错误,作家汉斯·奥哈尼亚在一本名为《爱因斯坦的错误:天才的人性弱点》的书中,列举了爱因斯坦在科学探索过程中犯下的一系列错误。  以下即是爱因斯坦一生中犯下的23个重大错误:  1 1905年:爱因斯坦根据狭义相对论,在计算时钟同步过程上出现错误;  2
在快速发展的网络信息时代,人类生活面临着巨大的改变。在此领域的一些顶尖专家,提出了他们对未来十年信息科技发展的预测,向我们描绘出一幅闪耀着智慧光芒并充满创意的未来人类生活的新景象。    电子纸    微软首席研究员布斯顿称:“发明为必需之母”。过去百年的通讯科技史显示,任何将影响未来lO年的事物,必已先有10年的发展历史,例如lO年前网络让Ooogle得以成功,而网络当时业已成形10年。电子纸在
2006年,湖南省知识产权局受理了请求人周某与被请求人夏某型材外观专利制造、销售侵权纠纷一案。被请求人夏某没有答辩和参加口审。根据请求人提供的证据,经湖南省知识产权局公开口审查明,被请求人夏某将产品外观设计与专利外观设计专利权相同的型材产品加工制作成卷闸门予以销售。但因请求人周某没有提供足够证据证明被请求人夏某确实制造了侵权产品,故制造侵权不能成立,对于这一点,合议组的意见统一。但对于被请求人夏某
王世襄(1914-2009)是举世闻名的文物收藏家和鉴赏家,他兴趣广泛,热衷传统文化,能藏、能写、能玩,被誉为“京城第一玩家”。江湖传闻,王世襄年轻时听说安徽贵池刘惠之家中收藏有一架名琴“九霄环佩”,心生爱慕,便有意求购。托人打听之后,刘惠之要价两根金条,即20两金子,其时为20世纪40年代末期,作为一介书生的王世襄即便倾家荡产也拿不出20两金子。于是便有了这样一种说法,王世襄径直跑到当时民国四公
柔性太阳能灯    为了解决夜晚候车亭的照明问题,加拿大某大学的一个工程研究小组研制出了一款新的柔性太阳能电池,这一技术已经开始应用,为夜间出行的人提供便利。  研究人员希望这一电池原型能够帮助这项新技术进行商业推广。“我们的目标是为公共汽车候车亭提供一种干净的、廉价的电力。”这个项目的负责人说道,“太阳能技术还可以用来照亮候车亭的指示牌,也能为保障人们的安全提供照明。”  这一项技术的主要特点是
我中学毕业于上海华东师大附中,后来被保送到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系主任是季羡林教授。当时党和国家急需这方面人才。其实我高中擅长数理化,不喜欢外文,觉得英文是美帝国主义的语言,没有用,只是为了升学而学习,成绩还可以,但完全没兴趣。因为是组织推荐去北京大学东语系,我犹豫了一下还是去了。不情不愿学日语  当时北大东语系有日本语、蒙古语、越南语、朝鲜语、印地语(又称北印度语,印度的官方语言之一)、缅甸语
“并不是说其他国家的科学家没有意识到这个机会,只是中国科学家最快做出了反应。”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仙辉教授在谈及超导研究中说到。从捕捉信息到成果发表,陈仙辉只用了3个月的时间,他的速度似乎颠覆了人们对于基础研究“十年磨一剑”的印象。    一项突破“极限”的研究    今年2月,东京工业大学的研究人员最先发现一种新型超导材料——氟掺杂镧氧铁砷化合物,它的临界温度为26K(零下247.15℃)。而此前
编者按:2007年4月18日零时,中国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全面实施,全国铁路599列跨铁路局旅客列车按照新的运行图运行,列车运行图实现历史性交替。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我国铁路创建130多年来的又一历史性节点。此次铁路大提速的最大亮点,是在主要干线开行时速200公里及以上的动车组,部分区段运行时速可达到250公里。通俗地讲,动车组,就是车头之外,部分车厢带有动力。毫无疑问,从160公里到200
今年年初,南方冰雪灾害造成了严重的电网瘫痪,很多人冒着生命危险进行抢修,那一幕幕让人难以忘怀。笔者认为,电路的损坏过程应当是:冻雨落在供电线路上来不及下落就变成了导线上的冰层,当冰层的重量超过供电导线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就会导致电线杆一侧的导线首先发生断线,随后电线杆在另一侧电线的牵拉下就会发生倾斜,造成连锁反应,使很大范围内的线路被损坏。    为了给供电线路及时除冰,笔者设想了一种快速除冰方案:当
即将成真的科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