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术治疗大左心房心脏瓣膜病并发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

来源 :中国循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w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外科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术治疗大左心房(左心房前后径≥60 mm)心脏瓣膜病并发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1至2015-12在我院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并同期采用Medtronic双极消融系统按改良迷宫Ⅲ手术路线射频消融(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术)治疗心房颤动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267例。根据左心房大小将患者分为左心房前后径<60 mm组(n=182)和左心房前后径≥60 mm组(n=85)。术后进行系统随访至少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外科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术治疗心房颤动的疗效。结果:(1)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射频消融时间左心房前后径<60 mm组18~32(24±4)min,左心房前后径≥60 mm组22~38(25±6)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恢复窦性心率患者的构成比:手术结束及出院时左心房前后径<60 mm组分别为156例(86%)、152例(84%),左心房前后径≥60 mm组分别为56例(66%)、54例(64%);术后3个月、6个月,左心房前后径<60 mm组分别为149例(81.6%)和146例(80.2%),左心房前后径≥60 mm组为48例(56.4%)和46例(5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267例患者,均无需安装永久起搏器,无手术死亡和射频相关并发症。结论: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术治疗心脏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左心房前后径≥60 mm组的疗效逊于左心房前后径<60 mm组,但总体疗效仍是安全、简便,有一定的疗效。大左心房的心脏瓣膜病患者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术仍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爱奇:信日前:吾盱签署相关协议,将把包括空中界面监控及无线网络规划在内的TEMS品牌产品业务转让给Ascom。根据该协议,包括瑞典总部180名员丁在内的近300名员1:将转至Ascom就职。
在产品质量抽查中,一些质量监督部门、生产企业或用户由于不熟悉有关标准要求,对家用电器电源线截面积测量方法存在一些误解,甚至做出错误的判定。本文从电源线种类、电源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