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麻诱导期快速输液对腹部手术病人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来源 :中华麻醉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lijuan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晶体液和胶体液快速扩容对全麻诱导期腹部手术病人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ASAⅠ~Ⅱ级择期行腹部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3组(n=20).A组于诱导开始时,以15ml·kg-1·h-1匀速输入乳酸钠林格氏液;B和C组于诱导前20min内开始分别输入7ml·kg-1乳酸钠林格氏液和6%羟乙基淀粉,诱导开始时加快输液速度,20min内分别输入13ml·kg-1乳酸钠林格氏液和6%羟乙基淀粉.结果麻醉诱导后及插管后A组收缩压低于B组和C组(P<0.01).中心静脉压随输液量的增加而渐升高,升高幅度C组>B组>A组(P<0.05).麻醉诱导后,A组心脏指数(CI)开始下降,气管插管后仍低于基础值;B和C组诱导后CI稍增加,气管插管后B组渐降至低于基础值,但下降幅度小于A组,而C组无明显变化.外周血管阻力(SVR)变化与CI相反,A和B组麻醉诱导及气管插管后SVR较基础值增加或变化不明显,而C组下降(P<0.05)).升主动脉血液加速度指数麻醉诱导及气管插管后A组无明显变化,B组诱导后增加,气管插管后降至基础值水平,而C组诱导及气管插管后均较基础值升高(P<0.05或0.01).结论晶体液和胶体液快速扩容对全麻诱导期低血压有相似的预防作用,但预防CI下降的作用胶体液优于晶体液。

其他文献
肝脏多发或巨大肿瘤切除术时不可避免地发生反复的肝脏缺血和再灌注,而此类肝脏缺血再灌注(I/R)可导致严重的肝脏损伤;异丙酚具有抗氧化及对脏器I/R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1,2],但对反复肝脏I/R损伤的保护作用尚未定论.本研究拟采用大鼠反复肝脏I/R模型,通过观察肝脏I/R不同时期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变化,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肺灌洗是治疗重度肺泡蛋白沉积症(PAP)的有效措施.由于重度PAP患者存在着严重的弥散功能障碍,良好的麻醉和围术期管理是保证全肺灌洗成功的重要环节.本院自2000年11月至2004年5月对6例PAP患者成功地进行了大容量全肺灌洗治疗,现总结如下。
期刊
疼痛是心肌缺血时的一个重要的临床症状,然而在临床实践中,由心肌缺血引发的心绞痛症状与急性心肌梗死的程度往往不相平行[1],究竟疼痛仅仅是一种临床症状,还是在急性心肌缺血损伤的过程中发挥某种作用尚不完全清楚.丘脑束旁核(Pf)是内脏痛觉的重要整合和调制中枢,Pf内含有丰富的阿片能神经末梢及其受体,μ1-受体与痛觉调制有关,阿片类药物主要通过μ1-受体来发挥痛觉调制作用[2].本研究拟观察吗啡预先给药
期刊
老年人循环系统代偿能力差,硬膜外麻醉后容易发生循环抑制,连续腰麻(CSA)的并发症少,因其可以用滴定法用药,麻醉效果确切,麻醉平面容易控制,对循环功能的影响小,血液动力学较硬膜外麻醉和单次腰麻更稳定,在老年人下肢手术中广泛应用.自1996年Spinocath导管应用于CSA以来,因其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而逐渐取代微导管用于临床麻醉[1,2].过强或持续时间过长的应激对老年人机体产生有害的影响,硬
期刊
芬太尼复合异氟醚的麻醉方法已广泛用于临床.芬太尼反复注射可引起蓄积,易致术后苏醒延迟和延迟性呼吸抑制等并发症;异氟醚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呼吸,以上因素限制了其在唇腭裂修补术患儿中的应用.本研究拟通过比较唇腭裂修补术患儿芬太尼复合异氟醚与异丙酚复合曲马多的麻醉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
期刊
目的 研究吸入麻醉下不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对患者数量化脑电图及听觉诱发电位指数的影响.方法38例ASAⅠ或Ⅱ级择期手术患者,术中吸入异氟醚维持MAC 1.0,维库溴铵维持肌松,通过调节分钟通气量随机使PETCO2分别达到35、45、35、25、35 mm Hg,每个PETCO2水平稳定15 min,每次调整后10 min采取足背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监测并记录数量化脑电图参数及听觉诱
经典非转流原位肝移植术中需要阻断下腔静脉和门静脉,阻断期间回心血量突然减少,患者的循环波动较大,易造成机体内环境的紊乱,麻醉处理难度大.适宜的液体管理对维持术中循环稳定尤其重要.单纯的大量补液可造成患者围术期心、肺、脑、新肝、肾、凝血功能障碍;术中控制静脉压液体管理,可保证患者平安度过围术期.本院近几年来采用术中低中心静脉压(CVP)液体管理,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期刊
目的 观察术中持续吸入一氧化氮(NO)对体外循环(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病人炎性反应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42例拟在CPB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病人,ASAⅡ或Ⅲ级,年龄35~53岁,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NO组,每组21例.NO组通过肺和氧合器吸入40ppm NO.两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前即刻(T0)、CPB前即刻(T1)、CPB开始10 min(T2)、开升主动脉前即刻(T3)、开升主动脉后10
胸科手术中常需进行单肺通气,双腔管(DLT)插管是否定位准确非常关键,否则术中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1].目前使用的DLT主要是Robertshaw导管,因其无隆突沟,插入深度不易掌握,易出现肺隔离不全或导管错位,影响单肺通气的实施[2]。
期刊
患者女性,15岁,ASAⅡ级,体重35kg.诊断为特发性脊柱侧弯,拟行脊柱侧弯后路矫形术.既往史及家族史无特殊,临床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均未见异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