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技术定位上颌第一磨牙钙化根管口的体外研究

来源 :口腔医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knn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体外模拟上颌第一磨牙钙化根管,评价3D打印技术打印的根管导板定位和疏通钙化根管口的准确性,为3D打印导板应用于口内引导磨牙钙化根管的治疗提供先期的实验依据.方法:选择24颗上颌第一磨牙(排除MB2,根管数量共计72根).所有根管术前均拍摄CBCT(A组),进行根管倒预备倒充填后模拟钙化根管,再次拍摄CBCT(B组),分析建立模拟钙化根管模型是否成功.确证建模成功后,针对所有模拟钙化根管,使用Eguide种植软件设计并打印3D导板,进行上颌第一磨牙钙化根管口的定位(C组),用ET20超声工作尖按照导板定位的方向去除根管口钙化物至根管口下方2 mm处(D组).使用mimics 21.0软件测量A、B组根管口和根管口下2 mm处最大近远中径和颊舌径的差值.3-matic13.0软件测量B、C、D组间在根管口及根管口下2 mm处的近远中向、颊舌向、冠根向偏差和角度偏差.结果:3D打印技术辅助定位上颌第一磨牙模拟的钙化根管口全部成功并疏通.A、B组的差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B、C、D组间三维和角度偏差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本实验中根管倒预备倒充填模拟根管钙化的方法切实可行,可以应用于后续实验.(2)应用3D打印导板定位疏通钙化根管口的方法精确度高,为口内3D打印导板引导疏通磨牙钙化根管提供前期的实验依据.
其他文献
严重创伤引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者病死率较高,及时评估患者心肺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状态,对提高救治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心肺联
背景近几年军事训练伤有不断增加的趋势,以下肢伤为主,其中膝关节伤更为常见。我们根据基层军事训练伤防治的实际需求设计了肌筋膜自治互治法,并在各基层单位进行了初步应用,旨在进一步明确该方法对训练性膝痛的治疗效果。目的观察肌筋膜自治互治法对军事训练所致膝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3月某基层部队军事训练所致膝痛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自治互治组和膏药组,每组各45例。自治互治组采用肌筋膜自治互治法治疗,按浅筋膜松解术、拔罐松解术和滚轴松解术三个步骤依次操作,每个步骤治疗时间为5 min,1次/d,连
目的:比较不同材料修复对老年根面龋患者疗效及微渗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114例老年根面龋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各57例.
背景高糖可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凋亡,而细胞因子Irisin对糖毒性所致的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目的探讨细胞因子Irisin对高糖环境中BMSCs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复苏BMSCs并将其分为对照组(Vehicle)、高糖诱导组(high glucose,HG)、Irisin干预组(HG+irisin;Irisin)和抑制剂组(HG+irisin+compound C,CC)。各组细胞培养3 d后,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
随着影像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口腔种植医疗也正经历一场数字化革命,发展为包括数字化信息采集、计算机辅助虚拟三维种植手术规划、数字化引导种植外科和数字化修复等多种数字化技术在内的综合诊疗方式,数字化的临床程序使得种植诊疗更加规范、种植修复实施更加精准,必将极大降低了种植修复并发症的发生,提升种植修复长期稳定的功能与美学效果。笔者将围绕数字化信息采集、种植修复前美学分析、种植外科辅助规划、种植体支持的修复体设计等计算机辅助种植规划与设计方面进行概述。
下颌骨髁突软骨是一种继发性纤维性软骨,其生长发育的调控过程可能更加复杂。近十几年来,国内外才渐有针对髁突软骨生长发育研究的相关报道。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parathyroid hormone related protein,PTHrP)是软骨代谢的关键调控因子,广泛参与软骨生长改建、形态发生及软骨内成骨的过程。同四肢软骨类似,PTHrP在下颌骨髁突软骨生长发育过程中亦发挥关键作用。深入了解PTHrP信号及相关因子在髁突软骨发育过程中的调节机制,可进一步明确PTHrP对颞下颌关节生长发育的影响,这对临床诊
背景热射病(heat stroke,HS)具有高致死率的特点,导致其发生的相关炎性反应的细胞学机制尚未探明。目的探讨大鼠发生热射病后血清及脾中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及血清中相关因子的变化。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Control组(n=10)和HS组(n=50),建立HS大鼠模型。HS组按发病后6 h、12 h、24 h、48 h、72 h取样时间点分为5个亚组(n=10)。检测各亚组大鼠血清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背景术前住院日直接影响医院床位资源利用,是衡量医院运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目的通过回顾一家大型三甲医院数据,全面探讨术前平均住院日的影响因素,为医院缩短术前平均住院日提供可参考的模式。方法通过HIS系统,提取某三甲综合性医院2019年1月1日-12月31日开展的61892例住院择期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影响术前平均住院日的主要因素。结果大型手术科室、主要手术间手术、大型设备检查、周五入院、临时取消手术等会延长术前住院日;开展日间手术可大幅缩短术前住院日。结论缩短术前住院日涉及管理的多个环节,通过综合施治,
目的:比较采用往复运动模式的WaveOne Gold(WOG)和采用连续旋转模式的Protaper Next(PTN)两种镍钛器械抗循环疲劳能力的差异。方法:将30支PTN X2和30支WOG Primary,放入特制的弯曲度为38°,曲率半径为5 mm循环疲劳抗力的测试装置中,计算器械折断所需的时间,测量折断部分的长度,并用扫描电镜观察器械断面形态。结果:WOG Primary的循环疲劳折断所需时间明显高于PTN X2(P<0.01),两组折断器械的长度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经过新型热处理并采用往
目的:观察牙周源性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牙的预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牙周病科2013~2015年同一医师治疗完成的74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牙临床资料,按牙齿存留与否分为A、B两组,根据年龄、性别、随访次数、基线及治疗后5年时牙周临床检查指数等分析影响预后的可能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法评估患牙的生存率。结果:74颗牙齿总的生存率为44.1%,5年生存率为52.5%。男性与女性、牙弓和牙位生存率无明显差异,随访次数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基线时平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