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考试焦虑与肠胃不适身心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yphil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考试焦虑是学生容易遇到的心理问题,结合“脑—肠轴”学说的相关理论,分析学生考试焦虑并伴有肠胃不适的症状,以缓解学生考试焦虑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主旨。通过实地调研,调查学生考试焦虑与身体症状。调查结果发现高校学生考试焦虑与肠胃不适症状具有较强相关性,从身心一致的角度提出心理辅导、中医食疗、运动免疫以及家长支持的可行性建议,以缓解学生考试焦虑及肠胃不适的不良状况。
  关键词:考试焦虑;肠胃不适;脑—肠轴
  一、 引言
  考试是学生时代不可避免的任务之一。在国内,学校教育需要培养学生一定的应试能力,设置各种不同标准的考试,包括中考、高考、研究生考试等等,学生成长的每一阶段都必须面对这些考试。但并非所有学生都有足够强的心理素质去面对大型或者小型的考试,常常会产生心理方面的问题,这有可能造成学生成绩不理想,甚至影响学生未来的事业发展。
  常见的与考试相关的心理问题有考试焦虑,它表现为考前过于担心焦虑、考中过于紧张不安以及考后过于后悔失望等复合情绪,同时伴随某些生理反应,例如嘴巴发汗、冷汗直出、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四肢颤动、睡眠不佳、大小便增加等。有研究者认为对成绩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学生考试焦虑,第二为躯体化症状,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影响通常是消极影响,即焦虑的程度与所得的成绩分数为负相关。
  在考试前后,学生应激反应常常与肠胃不适有关。有学者提出了过重的学业负担可能会导致肠易激综合症,即表现为腹痛、腹胀、排便次数规律紊乱以及大便性状发生改变。引发这种在考试关头偏偏肠胃不适的原因很多,从客观环境来看,首先考虑饮食因素。进食不卫生、高纤维或者高脂肪都可能对不同体质个体的肠胃造成负担甚至是伤害。
  除了遗传、性别、感染、药物等可见因素外,心理状态是很重要却容易被忽略的原因。从主观角度看,心理、精神状态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肠易激综合症,考试焦虑产生的过大情绪变化引发紧急关头腹痛腹急等不良后果。
  而事实上用以思考答题的脑、无法触碰的情绪与用以消化排泄的肠胃相去甚远,仿佛有一种机制将它们相联系。于是有学者提出了“脑—肠轴”学说。“脑—肠轴”首先在蛙皮素对胆囊收缩素调节作用的研究中首次提出,是肠内细菌与大脑间的双向通信系统,虽然机制并没有完全被摸清,但已知的交流途径包括:神经系统、内分泌、免疫以及代谢途径。这种上下双向调控是通过三个层次进行的:
  首先是中枢神经系统(CNS),其次是自主神经系统(ANS),最后是肠神经系统(ENS),三个层次将中枢神经系统和胃肠道系统联结起来,也是神经—内分泌网络系统。
  一般认知中,学生的学习深度、复习完整度不够会引发学生考试焦虑。某些同学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或者是非常要强、追求完美的A型性格特点也使他们在面临考试时紧张不安、发挥不佳。再者,父母过强的期待和学校社会的压力也是加剧考试焦虑的因素之一。
  甚少观点能从考试焦虑本身表现出来的客观反应作为切入点,结合生理因素分析考试焦虑的形成。
  “脑—肠轴”学说统一生理与心理因素,以较新颖的观点解释考试焦虑。通过高校调研,可以得出学生群体考试焦虑与生理应激中的肠胃不适的实际状况,并由此针对肠易激综合症提出相关建议,减轻肠胃不适,缓解学生考试焦虑。
  二、 调查研究
  (一) 调查对象:在广州某一高校抽取436人,其中男生占42%,女生占58%。年龄间隔区间为[17,23]。被試年龄总体涵盖大一到研一阶段。
  (二) 调查工具
  1. 采用SCL90量表中的躯体化因子相关题目(12个项目),其中从躯体化因子中筛选出与肠胃不适相关的题目(1个项目)。每个项目由1~5五级评分法计分。
  2. 采用Sarason编制的考试焦虑量表(TAS),题目共有37个项目,各项目均为1~0评分,对每个项目,被试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答是或否。
  (三) 调查过程:将筛选好的量表分别送至合作高校及中学,以班级为单位统一发放问卷并作注意事项的指导,被试填写完毕后及时回收问卷。共发放问卷448份,剔除无效问卷后,收回有效问卷423份。将原始数据以焦虑因子分2分为界限划分为两批数据,并分别与躯体化因子中肠胃问题的分数作数据处理,使用软件为SPSS 22.0。
  (四) 调查结果
  1. 描述性统计
  从TAS结果上看,分数处于轻度焦虑(0~12分)的学生占64.65%,分数处于中度焦虑(13~20分)的学生占28.44%,分数处于重度焦虑(21~37分)的学生占6.91%。男生对考试的焦虑小于女生。若以15分作为考试焦虑较轻以及考试焦虑较重的分界线,那么男生平均分在15分之下,焦虑程度较轻,女生平均分略微超过15分,焦虑程度较重。从年级相关数据看,大一年级与大四年级的考试焦虑分数略高于其他年级;
  SCL90中躯体化的分数倾向与考试焦虑分数较为相似,均是男生的躯体化因子分小于女生。而男生与女生的平均因子分均没有达到阳性,说明被试大学生群体中出现躯体化问题的仍占少数。继续观察“肠胃不适”单个项目的分数,超过阳性分数2分的人数为109人。男生与女生均未达到阳性分数,而男生的分数略高于女生。可见,较女生而言,男生更有可能感到肠胃不适。而不同年级表现出的肠胃不适单项分数没有太大差异。
  部分变量描述性统计(M±SD)(n=423)
  考试焦虑躯体化因子肠胃不适
  男生12.56±2.861.22±0.341.34±1.45
  女生16.73±4.771.36±0.621.28±0.11
  2. 相关分析
  着重将考试焦虑的分数与肠胃不适单项分数作相关分析,得出二者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86,显著性系数小于0.000,考试焦虑与肠胃不适之间呈显著相关。即具有较高考试焦虑的学生,更有可能遭受肠胃不适的困扰;或者是易有肠胃不适感觉的同学在考试中表现出更强的考试焦虑。   考试焦虑与肠胃不适相关分析(n=423)
  rSig.
  考试焦虑*肠胃不适0.786**0.000
  三、 现状与分析
  (一) 学生考试焦虑与肠胃不适现状
  基于调研数据,可以发现大学生对待考试焦虑大多数处于轻度焦虑,即大部分学生仍能保持生活和学习的良好平衡,对待考试的情绪较正面。相对于考试压力较大的高三年级,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较为多样化,能从各方各面发展自我爱好和个人特长以展现自我,而不仅仅拘泥于考试成绩。但是仍有接近三分之一的大学生处于考试中度焦虑,主要是由大一年级与大四年级的学生组成。大一与大四是大学生涯中特别的时期,分别因为大学开始与大学结束。大一的学生仍保留着高中学习时对考试分数的紧张敏感,或者对大学生活充满愿景,积极性和主动性均较高,因此对考试较为焦虑;大四的学生一部分同学面临考研、考证等考试压力,且其结果将影响未来职业规划出路,引发学生的考试焦虑。
  男生的考试焦虑略低于女生,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男生对待考试时心理素质较好。女生的性格相较于男生,更偏于敏感内向,更容易引发焦虑。现代社会对于女性赋予的角色功能多样,地位也相应提高了,也倾向于高自尊、强进取心,表现为大学生阶段的女生对考试存在一定的考试焦虑,但个体对于克服焦虑的措施不够有效有力。男生则可能通过运动等外在的发泄方式调节自身考试焦虑。
  被试大学生中大多数是肠胃不适单项分数小于2分的,即大部分学生较少遭受肠胃不适的困扰,躯体化程度不强,心理素质相对较好。而接近四分之一的被试大学生表示肠胃不适,其中男生的肠胃不适的分数略大于女生,可见男生的肠胃躯体化特征比女生稍明显。
  肠胃不适项目分数与考试焦虑分数呈现正相关,说明了神经系统与内分泌消化系统的联系,是肯定“脑—肠轴”学说的实例。
  (二) 基于“脑—肠轴”学说的分析
  1. 中医整体观
  从中医整体观理论看“脑—肠轴”学说,人体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各脏器之间相互协调运作,保证人体阴阳平衡、身心健康。学生感受到考试的压力,是外界的环境对人的作用体现,此时因压力造成的焦虑情绪是神志、情志的失衡,属于七情内伤。
  《素问·天元纪大论》有言:“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心主喜、肝主怒、肺主悲、脾主思、肾主恐。考试属于思虑过多,伤及脾胃,则易造成胃脘疼闷、胀饱、噎膈、上吐下泻、胃虚、胃炎、胃溃疡等症状,即学生在临考或考试阶段常發生如厕次数增多、肠胃疼痛等状况。
  而当考试“危机”解除,情绪放松,七情平衡,肠胃也恢复健康,也就是疾病的转归康复。
  这提示学生,当发生肠胃不适或是身体有其他问题时,可以从整体的角度解释疾病的发生,例如沿袭“脑—肠轴”的逻辑思路,发现其他脏器或者是心理神志方面的诱因。
  2. 西医肠微生物论
  西医学中强调观察的客观存在。研究者们发现肠道中的微生物是解释“脑—肠轴”的有利证据,大脑的功能和行为受微生物代谢产物的影响。短链脂肪酸,如丁酸、丙酸和乙酸是肠道的微生物的重点产物。虽然没有直接的证据表明目前存在的短链脂肪酸在人体通过血液进入大脑,但越来越多的发现间接证明了短链脂肪酸的活动。
  同时,迷走神经是肠道细菌与大脑间交流的重要途径。临考的学生本身身体素质不强,即肠道微生物环境较不稳定,则有可能通过迷走神经影响到大脑,并由此加剧因植物神经系统紊乱症状,引发焦虑。这提示学生可以从“脑—肠轴”的逆通道的角度思考,调节肠胃健康,为良好的精神状态打好身体素质基础。
  3. 精神分析无意识冲突理论
  从学生个人心理而言,焦虑是反映内心巨大矛盾的体现。结合心身医学与精神分析的相关观点,焦虑是源自于潜意识冲突状态,学生个体采取自我防御机制以克服这种焦虑并保持心理的平衡。但冲突不可能消除,于是在特定条件下就通过某种转换机制以病态的方式表现出来,形成各种心身症状。学生内心存在想取得好成绩以及自身能力可能不符的冲突,形成焦虑,“脑—肠轴”学说反映的就是此时学生的焦虑无法排解,以腹痛、拉肚子、尿频等形式表现出来的过程。精神分析学派提示学生应关注内心无意识冲突,将潜意识真正意识化,以获得焦虑释放。
  四、 可行性建议
  (一)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心理咨询帮助
  如今不少学校设立了心理咨询站,但利用效率却不尽人意。沟通能够帮助改善考试焦虑,并且改善胃肠道疾病学生的生活质量,这需要心理专业人士的参与,提前做好学生的心理工作。学校心理咨询中常用的疗法包括:
  1. 认知疗法:从心理过程“知情意”中的认知层面出发,运用艾利斯合理情绪疗法、贝克认知疗法等具体技术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存在对考试概念的不合理信念和不良认知,识别消极情绪,帮助学生改变过激烈的观念,建立合理期待和考试信心。
  2. 系统脱敏疗法:简单而言,就是让来访者逐渐提高对焦虑刺激的承受力,并直至习惯的过程。首先确定考试测验模式为行为刺激,并设立一套合理的程序,最低级开始至最高级,逐级放松、脱敏训练,以不引起强烈的情绪反应为止。
  3. 放松训练:教授学生学会放松肌肉,进而放松情绪的过程,例如呼吸放松、想象放松。通过放松训练促进睡眠质量的改善、焦虑情绪的缓解,保持心理和身体状态的稳定。
  (二) 保持饮食均衡健康,适当采用中医食疗法
  “脑—肠轴”学说给我们的启示是肠胃健康对大脑及心理有积极作用,肠胃健康的状态将缓解学生考试中因焦虑造成的肠胃应激反应。保护好肠道,对维持身体营养物质的吸收以及学生身体健康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适量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增加胃肠蠕动,清洁肠道。每天喝一杯酸奶或者喝一些含有肠道益生菌的饮料,或者吃一些含益生菌的食品,维持肠道微生物平衡。   中医食疗也是目前较受关注的方法。例如甘麦大枣汤,方中小麦为君药,养心阴,益心气,安心神,除烦热。甘草补益心气,和中缓急,为臣药。大枣甘平质润,益气和中,润燥缓急,为佐使药,具有养心安神,和中缓急之功效。使用养心安神类中药食材能一定程度上缓和学生的焦虑心情,改善睡眠状况。
  (三) 保持适当的运动,提高身体免疫力
  “脑—肠轴”学说中有三种联结机制,其中一种是免疫系统。前人研究表明,免疫系统的异常可能引起焦虑,其中重要的环节是免疫系统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最终作用在“脑—肠轴”中的脑端。学生肠胃不适,或者免疫抵抗力降低以及炎症状态增加,有可能加剧焦虑情绪。这提示学生可以通过一定的运动量锻炼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免疫力。同时,运动能够释放学生考试压力,降低焦虑的程度,学校组织相应的体育训练具有合理性。
  (四) 重视家长会谈,增加学生社会支持
  学生考试焦虑一定程度上来自于家庭的压力,父母对子女期望过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迫切,反映在学生身上就成了一种無形的心理负担,包括学生对自己学业容错率低、自尊心强,追求绝对完美。通过沟通工作,使家长认识到子女的心理危机,在家庭生活中给予子女多一些爱与鼓励,少一些批评与指责。更好的状态是邀请家长参与及配合心理辅导,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见证子女成长。
  五、 总结
  考试焦虑是当前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通过调研发现学生考试焦虑常常伴随肠胃不适等状况,结合当前研究热点“脑—肠轴”学说,进行中医、西医及精神分析学派观点的分析,通过“脑—肠轴”学说的启发,提出了有利于解决学生考试焦虑的可行性建议,包括心理辅导、中医食疗、运动免疫以及家长工作。“脑—肠轴”学说提示了当下身心医学结合的倾向,学校社会应关注学生的身体症状和心理问题,以关注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为主旨。
  参考文献:
  [1] Sa H,Wittchen HU,Zaudig M (1996) Diagnostisches and statistisches Manual Psychischer Sto¨rungen. Hogrefe,Gottingen.
  [2] 宋维真,张瑶.我国大学生考场焦虑个性特质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7(1):165-168.
  [3] 沈蕾.精神因素和应激在IB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0.
  [4] 唐湘华,吕永瑞,李颖霞,李旭辉.过重学业负荷对学生健康的不利影响[J].课程教育研究,2016(11):13-14.
  [5] Frissora Christine L.Nuances in treating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J]. Reviews in Gastroenterological Disorders, 2007,7(2).
  [6] Suarez F, Levitt Adshead J, et al. Pancreatic supplements reduce symptomatic response of healthy subjects to a high fat meal[J].Dig Dis Sei,1999,4(7).
  [7] Banks WA. Evidence for a cholecystokinin gutbrain axis with modulation by bombesin.Peptides 1980(1): 347-351.
  [8] Talley Nj. Howell S, Poulton R. The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and psychiatric disordsers in thecommunty: is there a link[J]. Am J gastroenterol, 2001,96(4):1072.
  [9] Sarason, I. G. the Test Anxiety Scale: concept and research. In C.D. Spielberger
其他文献
摘要:历史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记录,将历史列为学科,则是希望学生们能了解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自从历史学科被列入中考必考科目之后,初中历史在中学学习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初中历史老师在课堂教学时,一定要注意不能一味地生搬硬套,全盘灌输,导致学生不能转化吸收,产生对学习历史知识的抵触情绪,要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督促学生主动学习。老师需要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建立创新型课堂,让学生产生课堂带入感,感受到历史
摘 要:综合思维是地理核心素养之一,是地理学科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种思维方式。本文旨在探索改变过去区域地理复习靠死记硬背的低效率学习模式,在复习过程中基于综合思维的要素视角,探究区域各要素间的综合联系,基于地方视角,探究区域特有的地理特征和人地关系,基于时空视角,探究区域各要素的发展和演进,重视学生知识结构和思维体系的建构以及区域地理的学法指导,进而提高复习效率。  关键词:综合思维;区域地理;高考复
摘 要:众所周知语文是学生接触汉语、古诗词等文化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初中语文有着大量的古诗文阅读。要求学生通过古诗文阅读积累文化知识,丰富知识面。但是学生在注重课内古诗文阅读的同时还需要兼顾课外古诗文的阅读。掌握课内外古诗文阅读技巧,从而在扎实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自我,达到新时代对人才能力、素养的要求。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初中古诗文课内外对比阅读技巧,以期通过研究提高古诗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摘 要:《幼儿园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实现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双赢。  关键词:家园合作;主题活动;开展策略  一、 家长参与幼儿园主题活动的现状分析  开展主题活动时,常常需要家长共同收集与该主题
摘要:初中物理教材中的插图具有非常鲜明的特征,学生在预习知识时对插图的应用有益于提升之后的听课效果、锻炼自学能力、产生学习的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有较大的帮助作用。  关键词:课前预习;初中物理;插图运用  在物理教材当中,有很多丰富多彩的插图,具体并且形象地展示了知识点,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有益于促進学生思考,提升学习的效果。插图在各个版本的教材中的使用非常普遍,在物理教材中的应用可以展示一
摘要: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化成主动参与学习,努力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培养和激发学生素质和能力,更新知识和观念,努力掌握学生的身体、心理特点,提高学生的课堂活动积极性,让体育课更有魅力。  关键词:体育课;兴趣;灵活运用  在中学体育新课程改革中,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充分保证学校体育課和学生体育活动。然而目前在体育课堂上却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因素,许多同学虽然喜
摘 要: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材虽然是我们达成教学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但不仅仅只有这个资源,在数学课堂中能产生许多有效的教学资源,有一种教学资源就是学生在课堂中发生的错误。在课堂上学生出现错误时,我们应把握时机,巧妙利用错误,让学生在错误中理解新知,在错误中巧学新知,在错误中纠正不足,使其成为有效资源,促进学生学习,让它为数学课堂呈现精彩。  关键词:错误;数学课堂;精彩  英国一位心理
摘 要:漳州历史中考由漳州市命题已经有12年,然而2017年福建省迎来了第一届的全省统一考试,考试命题由福建省教育考试院出题,无论是在题型结构还是考试范围上都有做调整,再加上历史教材版本存在不同地区的差异,例如福州、厦门地区使用人教版教材,漳州地区使用华师版教材,泉州地区使用北师版教材。对于漳州考生而言,最重大的改变还在于今年的中考采用闭卷考试,因此今年的中考不确定性增加。面对2017年中考新形势
摘要:实验是帮助高中生学习生物知识最直观的一种方法,堪称高中生乐学与速学的一条捷径。在高中生物新课标中,培养和强化高中生实验技能与能力也被列为一项重要的课程目标。面对当前生物实验模拟化、纸笔化现状,如何给学生设计更具真实性、趣味性和有效性的课堂实验值得教育者深思。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此进行了深入探析。  关键词:高中生物;实验;创新;方法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进行了重
摘 要:在初中阶段,化学学科知识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实验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来促使学生具备基本的探究思维。在问题意识培养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法、生活化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方式全面培养学生的问题思维,促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和实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初中化学;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在当前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化学从传统应试教育成绩提高目标,转变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