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前路减压术患者靶控输注瑞芬太尼联合颈丛阻滞的效果

来源 :中华麻醉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ejiang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颈椎前路减压术患者靶控输注瑞芬太尼联合颈丛阻滞的效果.方法 择期行颈椎前路减压术患者20例,ASA Ⅰ或Ⅱ级,年龄30~64岁,颈丛阻滞满意后,在手术开始前5min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初始血浆靶浓度为1.5 ng/ml,术中根据患者情况及手术刺激强度调整目标浓度,每次递增或递减0.2ng/ml,直至镇静达Ramsay镇静评分2~3分,或镇痛达口述镇痛评分(VPS)0~1分,手术结束前5 min停药.于颈丛阻滞前(T0)、颈丛阻滞后10 min(T1)、手术开始后5 min(T2)、30 min (T1)、术中气管牵拉明显时(T4)和术毕(T5)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BIS、Ramsay评分及VPS评分;记录呼吸抑制、肌肉僵硬、恶心呕吐及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记录每例患者瑞芬太尼的最大血浆靶浓度,计算其平均血浆靶浓度.结果 与T0时比较,各时点MAP、SpO2和BI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时HR降低(P<0.05);Ramsay评分和VPS评分T2时开始升高,T3、T4时达高峰,T5时下降(P<0.05),Ramsay评分均为2~3分,VPS评分均为0~1分,镇静镇痛效果良好.无一例发生不良反应.瑞芬太尼的最终血浆靶浓度范围为1.5~5 ng/ml,平均维持浓度为(3.4±1.0)ng/ml.结论 瑞芬太尼低血浆靶浓度TCI联合颈丛阻滞用于颈椎前路减压术安全有效,可以达到清醒镇痛的目的 ,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价糖尿病大鼠痛性周围神经病变时脊髓小胶质细胞的活化。方法SD大鼠25只,2月龄,雌雄不限,腹腔注射1%链脲佐菌素60mg/kg以制备大鼠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模型,取造模成功的10只SD大鼠作为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组(DM组),另取10只同月龄SD大鼠作为对照组(NC组)。分别于注射前(T1)、注射后2、7、14、21、28d(T2~6)时称量体重,取尾静脉血0.1ml测定血糖水平,
期刊
目的 探讨乳化异氟醚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时NF—kB活性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48只,体重230~280g,随机分为4组(n=12):假手术组(s组)仅穿线不结扎;缺血再灌注组(IR组)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min,恢复灌注120min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脂肪乳剂组(L组)经股静脉输注30%脂肪乳剂4ml·kg^-1·h^-1 30min后制备模型;乳化异氟醚组(EI组)经股
期刊
由James P.Rathmell主编,倪家骧翻译的《影像引导下区域麻醉和疼痛介入治疗图谱》(中文翻译版)已由科学出版社于2009年6月出版发行。该书描述了疼痛诊疗注射技术和有关影像解剖,主要针对在放射影像引导下对急慢性和癌性疼痛如何进行治疗操作。全书共分为4部分,第1部分为影像介导下注射的基本技术,如放射线的安全性,放射造影对比剂,以及在影像介导下注射的药物药理学;
期刊
芬太尼是临床常用麻醉性镇痛药,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应激反应.舒芬太尼是芬太尼的N-噻吩基衍生物,其镇痛效应较芬太尼强5~10倍,且具有起效快及无组胺释放等特点[1].研究表明,等效剂量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相比,舒芬太尼对患者血液动力学影响较小[2-4].本研究拟比较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复合麻醉下腹部手术患者的应激反应,为临床选择适宜麻醉方法提供参考。
期刊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器官发育尚未成熟,循环系统及呼吸系统的储备能力有限,对药物的耐受能力较差,各种检查及治疗本身即可导致心律紊乱,甚至心力衰竭.另外,实施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术时要求患儿安静、配合,且术后苏醒迅速.因此,选择合适的麻醉管理方案,减少麻醉药物对患儿的影响,维持生命体征平稳,并保证介入治疗顺利进行是手术的关键.本研究拟观察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术患儿喉罩下异丙酚-瑞芬太尼联合局部浸润麻醉的
期刊
期刊
贝朗麻醉科学委员会与贝朗医疗(上海)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于2007年首度设立了“贝朗麻醉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连续三年得到全国麻醉学界的积极响应与支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期刊
按照制定的检索策略检索Pubmed、Ovid、EMBase、Medline-CD Rom、CNKI、CBM等数据库,文献检索至2008年9月.选择择期非心脏手术老年冠心病患者围术期应用β受体阻断剂的随机对照试验,收集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资料进行Meta分析.检索筛查后纳入18篇随机对照试验,包含病例数2578例.对纳入研究进行整体分析,结果显示:β受体阻断剂可降低非心脏手术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围术期心肌
患者,男性,82岁,主因糖尿病30年,左下肢发凉,左足趾反复感染、疼痛2年入院.2年前自觉左下肢发凉,左侧第1足趾反复化脓、坏死、渗液及麻痛,抗生素治疗仅短期缓解,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睡眠.入院查左下肢皮温低于右侧,轻度紫绀,踝关节以下尤其明显,足背动脉搏动弱,左足第1跖趾关节肿胀发黑,挤压后有少量脓性渗液从内侧窦口渗出.拟在局麻下行影像引导经皮腰交感神经毁损术。
期刊
食管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病死率高 ~([1]).手术治疗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但术后易发生肺部感染等呼吸系统并发症 ~([2]),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抑制并发症的发生.研究表明,术后镇痛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3,4]).本研究拟通过比较常规肌肉注射镇痛剂、术中冷冻肋间神经、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和病人自控肋间神经镇痛(PCNA)的方法治疗食管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