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tu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新教育是指依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有目的地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教育。本文就如何在新课程高中地理教学中实行创新教育,从多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关键词】新课标 高中地理教学 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是指依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有目的地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教育。它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教育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重任,推进创新教育责无旁贷。新课标高中地理培养目标之一是使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那么,在新课程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实行创新教育呢?下面本人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一点认识。
  
  一、创设良好的地理校园文化,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一个人创新的灵魂和动力,它主要包括好奇心、探究兴趣、求知欲、对新异事物的敏感性,对真知的执着追求,对发现、发明、革新、开拓、进取的百折不挠的精神。
  学生个性的发展离不开他生活的环境,个性是在与他的生活的环境相互刺激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鲜明个性是创新人才的标志之一,没有个性就没有创新。新课标下的高中地理学科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个性才能,个性的发展也是人的发展的基本内容,个性化使学生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独特的好奇心,强烈的进取、开拓、创造精神。
  结合学校“十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高中新课程下学校文化建设研究”,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地理校园文化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理想平台。建设学校文化的主要思路是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行为实践为主要形式,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让一批批学生的身心素质得到发展和完善并留下鲜明的文化特征。
  创设开放式多媒体地理园是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大特色。开放式多媒体地理园是以全方位开放,不受时空限制,突出学生参与,使地理学科课程教学和活动课程教学同步。地理园与校园文化融为一体,引入声光电与地理模型相结合,创造综合的育人效果。它使新课程高中地理教学从室内走向室外,开辟了一片全新的地理多媒体教学天地。地理园的仿真模拟地理环境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平台,地理园的隐性育人环境营造了充满诗情画意的氛围,使其不仅是教学小园,更是育人大园。它以新颖的结构设计和深层次的内在寓意潜移默化,渗入学生心中,促进了学生良好的创新思维品质的形成。创设开放式多媒体地理园,可以为学生提供广阔的个性发展空间,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供良好的平台。
  
  二、营造和谐、民主的地理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品性
  
  创新是人类独有的潜能。《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教育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有压抑创造精神的力量”。因此教育工作者更要善于发现蕴藏在学生身上的潜在的创造性品质。要挖掘学生的潜在创造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必须着眼于学科的课堂教学。对于中学生,只有在课堂上,教师强化其创新意识,帮助其树立一种推崇创新、追求创新的观念,才能使学生形成一种时时处处创新的意识。通过持续的训练和强化,学生逐渐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其创新热情才能被点燃,创新潜能才能被挖掘。同样,创新品质的培养,也只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循序渐进地引导、训练和强化,形成学生高层次的需求和远大的志向、坚定的信念、强烈的自信心、坚韧不拔的毅力、献身科学的内在动力和坚强意志、敢冒险、敢怀疑、敢挑战的科学精神和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素质。日积月累,学生的创新品质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
  要培养具有鲜明个性的创新人才,就要为个性的发展创设出宽松、和谐的环境,而学生培养个性的主要渠道在课堂教学。在课堂上,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和人格,以一种平等、博爱、宽容、友善、引导的心态来对待学生。教师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在立体的学习方式中发展智能,把学生作为真正的教育主体,以学生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一切课堂设计和教学策略、教学过程都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充分发挥而选择。同时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与教师一起选择、设计和完成多种教学内容,这就创设了一种新型的开放式的课堂结构,使学生做到主动参与、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在课堂中充分展示每位学生的个性。
  师生关系是影响学生成长非常重要的因素,也是与创新能力的培育息息相关的问题。传统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人格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和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而且还是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成绩的判定者,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下,不要说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可能得到发展,甚至连正常的人格也难以得到健康发展。
  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育需要给学生创造更多机会体验主动学习的过程,和谐、民主的地理课堂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主动探究意识和能力。新型的师生关系倡导能者为师,提倡教师与学生在不同时段内互为引导者,即时扮演、随时更替,这也正符合了青少年好强、好胜、好奇的心理特征。为了扮演引导者角色,促使学生放开胆量、开动思维,追求事实、质疑真理、挑战权威,发展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目标。
  
  三、实施“爱的模式”进行地理课堂教学,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新能力是创新的本质力所在,它主要包括:创新思维能力,创造想象力,创造性地计划、组织和实施某种活动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它能帮助学生形成主动探究意识和能力。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培养的主要途径在课堂教学,只有在课堂上,在教师经常性的引导和训练中,学生才能作为个体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并从多方面去思考、探索某种前所未知前所未有的新的东西,达到创新思维的新颖性和创新性的统一;才能通过有效的发散思维,重新集合信息,聚合出最优结论,并从多种联系、多种角度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机结合;才能根据事物的新形象,产生创新性想象,并立足于现实,实事求是,使创新思维的成果现实化。
  新课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实施创造性思维教学的内涵是通过新课程高中地理的内容及有计划的教学活动,以激发和增长学生创造行为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一种结构化的组织架构,用以发展特殊学习活动和教育环境。本人根据陈龙安提出的“爱的”(ATDE)教学模式,在新课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其教学过程由问、想、做、评四个要素组成。问:教师设计或安排问题情景,提出创造性思维的问题,以供学生思维,特别重视收敛性及发散性问题。想:教师提出问题后,应鼓励学生自由联想、发散思维,并给予学生思维的时间,以求创意。做:利用各种活动方式,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实际活动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付诸行动。评:师生共同制定评估标准,共同评鉴,选取最适当的答案,相互欣赏尊重,使创造性思维由萌芽状态而进入实用阶段。这种教学模式是在学生原有知识背景之上实施,强调爱的教育,以及提供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问、想、做、评的程序依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新课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应注意遵循以下原则:(1).充分肯定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2).客观地、事实求是地评价学生的观点;(3).不讽刺嘲笑、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4).注意引导学生以科学的态度分析问题、认识问题。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才会积极质疑,勇于创新,才会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通过新课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采用“爱的”(ATDE)教学模式的实验,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总之,人人都具有创造潜能,诚如陶行知先生在《创造宣言》中所说的“人人是创造之人”。创设良好的地理校园文化,营造和谐、民主的地理课堂氛围,实施“爱的模式”进行地理课堂教学,这是新课标下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裴新生,殷培红:《地理教育中的思维·实践·创新--创新教育丛书》.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0-1.
  [2]王岚:《地理教学中的能力培养》,《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0年7-8期.
  [3]朱勤罗:《创新教育呼唤创新型教师》,《地理教学》.2000年11期.
  [4]陈龙安:创造思考教学的模式与策略》.2002.
  [5]钟启泉,崔允,吴刚平:《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9.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中学)
其他文献
从政治高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历来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主张和优势。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良性运行机制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和社会协调的平衡机制之间张力的内在统一。根据当
摘 要:文章根据公司内部需要,讨论了建立资源库的意义、建库资源的收集、讨论了HDwiki建站的优势,以及基于HDwiki建立资源共享平台的具体步骤。  关键词:HDwiki;资源库;建站  1 建立资源库的意义  由于公司内部经常需要共享一些资源,所以如果有一个能够共享资源的平台,对大家都是一建好事,这样可以极大的方便内部资源的利用,而且对公司长期的资源共享意义重大。基于这样的需要,所以搭建一个共
【摘 要】实例教学方法是一种影响较大、深受欢迎的教学方法,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感到实例教学方法应用要特别注意解决好如下问题:坚持思想性、提倡趣味性、讲究典型性、强调启发性、注意针对性、方法多样性。  【关键词】实例教学法 课改 应用    案例教学法又称实例教学法,最早由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提出,20世纪2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率先采用,近年在我国各学科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它充分体现了政治课知识性和趣味性相
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关系高校及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全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大学生就业难,既有其客观原因又有其主观因素。找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对帮助大
【摘 要】本文从介绍中职学校学生英语学习现状入手,认为目前中职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严重不足。作为中职教师,如何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是最为重要的一件事。  【关键词】英语教学 兴趣 自信心    一、中职教育需要英语教学    中职学校主要是为社会培养直接从事生产、服务和管理工作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毕业生综合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决定其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岗位。因此,这就
摘要 通过对皖北地区高中化学教师素质结构现状的调查,分析其素质优势与存在的不足,以提高高中化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针对性。同时,为深化高等师范院校师范生教育改革,明确师范生培养方向,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皖北地區 化学教师 教师素质 调查与分析    新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化学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21世纪科学技术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