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cyclin G1表达与HPV分子亚型感染的研究

来源 :中国妇幼保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stscst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癌中细胞周期蛋白G1(cyclin G1)的表达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分子亚型感染的关系.方法:收集正常对照组(正常官颈组织)20例、CIN组44例和宫颈癌组28例,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活检或术后石蜡包埋标本中cyclin G1表达水平,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检测术前宫颈脱落细胞HPV分子亚型.结果:在正常对照组、CIN组和宫颈癌组中,cyclin G1阳性表达率呈上升趋势,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高危型HPV、HPV16感染率也均呈上升趋势,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宫颈癌组中,cyclin G1的表达率与高危型HPV感染率(r=0.382,P=0.045)、HPV16感染率(r=0.519,P=0.005)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cyclin G1在宫颈癌中的高表达,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关;宫颈癌中cyclin G1与高危型HPV呈显著正相关,可能通过协同作用导致宫颈癌的发生.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IVF-ET治疗中精卵孵育不同时间对胚胎质量及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189个IVF-ET周期按精卵共孵育时间不同分为短时受精组(A组,精卵共孵育2h)和传统受精组(B组,精卵孵
目的 观察多普勒超声检查在酒精性肝病治疗效果评价中的价值.方法 酒精性肝病患者共212例,分别在治疗前行多普勒超声以及肝功能检查,并经戒酒、药物等治疗1个疗程后再次行超声以及肝功能检查以观察多普勒超声检查评估酒精性肝病治疗效果的敏感性.结果 212例确诊的酒精性肝病患者在治疗前经超声检出95例,检出率96.70%,其中诊断为酒精性肝炎者共51例,诊断为酒精性肝硬化者共59例,治疗后43例酒精性肝病
目的:观察经阴道注水腹腔镜(Transvaginal hydrolaparoscopy,THL)在不孕症诊治中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53例不孕症患者进行THL检查和治疗,记录检查和治疗结果、术中后穹
目的 探讨超声刀与电刀在开放性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对行甲状腺手术的1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超声刀组患者100例,采用超声刀方式进行手术;电刀组患者82例,采用电刀方式进行手术,对两组患者手术平均切口长度、手术平均时间、手术平均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超声刀组患者平均手术切口长度为(36.7±6.1)mm、甲状腺切除术时间为(25.3±5.1)
目的:探讨血清孕酮与β-HCG联合测定在早期鉴别异常妊娠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08年1月在该院就诊的异常妊娠患者265例(其中血β-HCG组120例,孕酮+血β-HCG组14
目的 探讨血浆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评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期间心血管不良事件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120例符合诊断的单纯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入院时测定血浆NT-proBNP的水平,将患者分为≤中位数血浆NT-proBNP浓度组(A组)和>中位数血浆NT-proBNP浓度组(B组),观察两组住院期间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及心脏性猝死情况.结果 B组患者左室舒张末内径明显大于A组患者[
目的 探讨拉米夫定治疗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采用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4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拉米夫定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过程中,观察组肝功能损害率为10.2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37%(x2=4.21,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的肝功能相关指标以及HBV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稳态的改变对腭中嵴上皮细胞形态及腭裂发生率的影响,探讨氧化自由基在四氯二苯二噁英(TCDD)致畸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GD10 的SPF 级C57BL/6J 孕鼠随
目的 探讨奥拉西坦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对急性脑梗死脂蛋白磷脂酶A2 (Lp-PLA2)和S100B蛋白的影响.方法 12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62例,对照组6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奥拉西坦和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共治疗21 d.测定患者血清Lp-PLA2和S100B蛋白.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4%,高于对照组的90.3%(x2=3.96,P
口腔疣状癌(oral verrucous carcinoma,OVC)是一种具有独特组织学改变和生物学行为,有别于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的恶性肿瘤,发病原因目前尚不